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严海蓉 《开放时代》2010,(6):102-120
20世纪80年代关于“知识分子负担”的讨论凸显了脑力劳动(业务工作)和体力劳动(家务劳动)的矛盾,使家务劳动的问题成为一个阶层的特有负担,而遮蔽了性别的问题。重读80年代的小说《人到中年》可以读出以下问题:家务劳动在话语上怎样变成了一种负担?陆文婷为什么只能代表知识分子,而不是女性?谁是家务劳动理想的、合适的承担者?“知识分子负担”的话语如何为保姆进城搭台?对小部分家庭而言,雇佣家务劳动是用阶级的关系“解决”家务劳动中性别分工的问题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不足的问题。社会主流对家务劳动的定位、认识和处理反映出改革时代的现代化进程中,脑体、城乡和男女这三组社会差别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社会”所构建的乃是知识分子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自由空间。它的知识背景表现为社会构成形态从纵向二分模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到横向三元模式(政治—经济—文化)的转换。前提则是市民社会的形成。并以此为过渡,完成自身对政治社会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只有首先对成为教条与幻象的“左翼”进行反向的解魅除魔,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个体知识分子本身的批判性理想;只有对“左翼”符号标签“冷漠”待之,才能让批判实践真正地活跃。而要摆脱这种幻象游戏(“安德森犯规事件”就是其最近的恶性事例),只有先放弃“左翼”(内含符号权力的知识分子标签)之后,才可能真正地成为“左翼”(专注于批判与反抗权力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战国时代和秦汉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入手,提出“学在官府”与“学在民间”两种发展模式,并通过引入“职位社会”、“品位社会”的观察维度,考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征与社会大背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战国时代和秦汉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入手,提出“学在官府”与“学在民间”两种发展模式,并通过引入“职位社会”、“品位社会”的观察维度,考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征与社会大背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首先独创性地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阐明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继而通过领导权理论阐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以此为理论线索,可以探讨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1946年,在美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所长霍克海默收到其同仁洛文塔尔的来信,这封信带来了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在德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对“社会研究所”的著作和刊物的热衷“有甚于食物”(《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第319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版,以下凡引该书,均只注页码)。同时,战后的德国百废俱兴,官方急于希望前纳粹时期的著名知识分子回国,而对于召回成立于1923年后因受纳粹迫害而于1933年迁往美国的社会研究所则尤为迫切。在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的我国文坛,出现了如鲁迅所说的“谴责小说特盛”的局面,当时的一些作家,有感于戊戌变法失败,特别是庚子事变后的国势积弱,“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遂以小说“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这一方面是小说创作的繁荣,另一方面是小说理论的发展。在清末谴责小说作家中,吴趼人(名沃尧)不但著作丰富,而且,以其“著纸万言,不加点窜”的艺术才情和创作实践,对历史小说的创作,对小说艺术的特征,以及小说的社会作用等问题,都发表过许多有益的见解,很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作长程观察的分析报告.在界定“问题”内涵的基础上,作者从中国现代化追求与知识分子的诞生相交织的特点,揭示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来自西方的知识在中国社会缺乏应用条件,正是新式知识分子对秩序不满但又没有力量主宰自身命运的共同根源.论文焦点在1949年以后的历史时段,作者分别以反右与“文革”的成因为对象,着重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应用条件不足的矛盾,如何导致当政者与知识分子的互不信任,以及推动前者对后者的政治压制.从改造“分子”到改造知识,是意识形态链条上相邻的环节.最后借助对改革开放后相关学潮背景及其演化的讨论,完成对知识分子问题正在消失的历史判断.把文献解读与体现社会结构变迁的数据相结合,从知识社会学角度透视现代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作长程观察的分析报告。在界定“问题”内涵的基础上,作者从中国现代化追求与知识分子的诞生相交织的特点,揭示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来自西方的知识在中国社会缺乏应用条件,正是新式知识分子对秩序不满但又没有力量主宰自身命运的共同根源。论文焦点在1949年以后的历史时段,作者分别以反右与“文革”的成因为对象,着重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应用条件不足的矛盾,如何导致当政者与知识分子的互不信任,以及推动前者对后者的政治压制。从改造“分子”到改造知识,是意识形态链条上相邻的环节。最后借助对改革开放后相关学潮背景及其演化的讨论,完成对知识分子问题正在消失的历史判断。把文献解读与体现社会结构变迁的数据相结合,从知识社会学角度透视现代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庆 《经济师》2007,(5):24-25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政治紧密相连,是统治者的附庸,这一事实导致了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思想、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的丧失,使知识分子失去了作为社会精英应有的社会作用;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新世纪的世界潮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带来知识分子的新生。  相似文献   

12.
题目作者期数·理论广角·略论“北京共识”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启迪…………………………………………………………王雨辰(1)从“北京共识”看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世界意义…………………………………………………陈食霖(1)“北京共识”: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因其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而备受党和国家重视,被视为“国家的宝贝”;由于他们从旧社会走来,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与新社会不和谐的东西,因而又是国家教育和改造的对象;经过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初步被确立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於梨华是以描写旅美华人知识分子生活著称的作家。她的小说在海外华人中,尤其是在青、中年知识分子中,拥有广大的读者。近年,她的一部分作品在国内出版,也很受欢迎。首先是由于她真实地描写了“无根的一代”中国人飘泊异乡的寂寞、  相似文献   

15.
革命不是知识分子喊一声“欢迎”它就来了,也不是知识分子喊一声“告别”它就去了。同样,革命也不是在利刀下不公正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增长就可以避免的。一个社会的稳定必须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它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第59届联合国大会倡导的2004/2005联合国年(2004年9月14日至2005年9月13日)以9月14日至16日召开“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为标志。这次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因为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遭遇了挑战。大会在结束时再次重申,如果说联合国的作用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联合国的作用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过。然而,与人们对联合国进行重大改革所寄予的较高期望相比,大会依然留下了许多遗憾。2003年9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向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时指出,联合国正处在一个“叉路口”:它要么被边缘化,要么实现复兴。边缘化的忧虑始终挥之不去。特别是未…  相似文献   

17.
<正> 林彪、“四人帮”在他们肆虐的十年间,竭力推行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知识分子被当作反动的社会力量,横遭凌辱和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知识恢复了名誉,知识分子也得到了解放。党中央已经明确宣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这些已经成为调动我国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但同时必须看到: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封建的传统观念和小生产的狭隘偏见还在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头脑,我国经济、政治制度的许多具体环节还存在着缺陷。这些又妨碍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  相似文献   

18.
王蒙的小说《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是一个极具丰富性、复杂性的人物,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间产生一系列矛盾之举。“头、身、足”的异位使倪吾诚既无法实现生活理想,也无法回到传统生活。在倪吾诚的众多矛盾性中,“言行不一”是一个突出特征。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的今天,借倪吾诚人物形象的矛盾性分析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状况,并寻找中西文化友好交流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秉承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承担文化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齐慕实 《开放时代》2003,(2):137-144
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覆盖知识分子研究中的种种议题。然而每一学科和其自身特定的研究、分析方法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做出了具体的贡献。在北美学术界这些不同的学科方法促进了诸如“演讲”、“社会组织”、“生活阅历”这些分析范畴的应用,同时它们还引发了专业化、商业化、民族主义、法治、公众领域和市民社会,以及自由主义等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作者所探讨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知识者的价值观念与心态,主要清理这一运动中知识分子的“国家”,“生命价值”观念.作者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对“爱国”这一概念的思维定势,这一运动中的知识者对国家的感情是并不能以“爱国”一词来界定的,他们的思考更深邃,是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爱国主义”,他们对文化变革、个人健全发展的关注重于对政治运动的关注;在具有了强烈自省精神的同时,他们对个人价值的理解也超越了古代士人的价值观念,而代之以“以学术为天职”、充当社会的良心的现代知识分子价值观;与此同时,他们独立不羁的民间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战斗姿态首次显现在作为群体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