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快、最具代表性的高技术产业。预计下个世纪初,信息产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取得发展的动力和扩大规模的基石,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探讨分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结合云南省的现状,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更好地发展我省的信息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布什政府及时制定和启动了“新能源政策”,以推动美国乃至全球以煤炭为基础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煤炭产业的“复兴”,以寻求美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煤炭新能源产业”由此将成为未来10年里全球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产煤大国,应及时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努力使煤炭产业成为我国21世纪最具潜力和活力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发动机”和“孵化器”,它对促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发达国家的专利成果转化率高,风险投资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是当今最时尚的高科技名词,从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到纳米丝绸,再到纳米水、纳米油,甚至纳米房……及信息技术、基因工程之后,纳米技术又成为一颗新的科技明星。据调查,到2010年,纳米技术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世界第二大产业,将拥有1.44万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纳米经济灸手可热,专家认为,谁能在这场遍及全球的“纳米决战”中抢占一席之地,纳米技术就能为谁带来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5.
施正荣.这位偏居于江苏省无锡市一隅的“海归博士”,悄悄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5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怎样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课题。对我国来说,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关键是我们能否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推动世界制造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刊2004年第9期曾发表《西部高耗能产业:“套狼”不能丢“孩子”》的报道。报道称,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高耗能产业遍地开花”、“高耗能产业西移”、“发达国家普遍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迫使这些项目向境外转移”等等。最近,《新华每日电讯报》等媒体又纷纷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现将有关报道摘编如下,希望能进一步引起有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规律来看,我国的比较优势将决定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谁将成为这个“世界工厂”的真正主人呢?我们不得不面对产业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服务外包产业从2007年起步,2008年迅猛发展,追求的是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谋求的是产业结构深度转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出人意料地成为无锡市优化发展的“试金石”,在传统产业一片“难”声中,无锡市大小服务外包企业紧抓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纷纷将制造业中的非核心服务环节外包的机遇,不仅生产保持稳定,还增加了订单,全年持续10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中无锡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世界农业正在形成以生产和消费有机食品、形成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开发绿色农业技术和开展农产品绿色营销为主的绿色浪潮,它比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要丰富得多。我国虽有发展绿色农产业的一定条件和基础,但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农业绿色浪潮下,我国农业更多地是面临着冲击和挑战。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措实,发展我国绿色农产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前景产业导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琪  王晔 《经济学家》2003,(4):50-54
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格局为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现实依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惑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决定了中国参与全球化必须以“前景产业”为导向;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总体框架”明确了我国前景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且从当今和未来看,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教育产业确实在全球化中前景广阔,潜力无限,能够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2.
产业空心化曾出现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这些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的提速,靠低成本劳动力生存的企业被淘汰,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但是能否迅速填补这一空缺,靠谁来填补,这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产业“空心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印度能在世界先进技术——计算机软件业领域后来居上,制造奇迹,成为发展中国家发馁高新技术的典范,说明信息技术在新技术革命中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印度发展软件业的经验,对于我国确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以适应新经济产业迅速崛起的趋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中国制造”看作靠密集型劳动力赢得世界市场,那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新一轮服务产业转移的机遇,向世界提供知识密集型的“中国服务”正成为趋势。在此间召开的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服务外包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面对国际现代服务产业的转移趋势,未来几年,中国将大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并给予服务外包企业一定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5.
崔晔 《经济咨询》2005,(2):37-38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并正以每年3%的速度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购买能力总和也相当可观,目前我国老龄产业每年市场潜在消费能力高达3000亿元。“银发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一年前,为迎接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实践表明.这些政策是及时的和有效的。目前中国经济正逐步回暖.已成为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的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向好的迹象。在此背景下.“后危机时代”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我们应紧紧抓住后危机时代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我国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和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由亚洲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突破。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国,这说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被称之为“朝阳产业”。然而,由于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总是滞后于超常速度发展的旅游形势,其水平仍然停留在一般旅游从业人员的水平上,造成旅游产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匮乏。这一现象与不断发展的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商务旅游、出境旅游和更加频繁的国际交往极度不相应。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适应世界旅游组…  相似文献   

18.
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国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扶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要政府行为。首先简略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然后根据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今后我国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工厂"--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我国制造业企业确立“世界工厂”地位,或是“世界工厂”体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应采取的战略性对策,即非核心技术战略,非技术领域创新。  相似文献   

20.
安化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孕育了多名世界羽毛球冠军。安化县应当把“世界羽毛球冠军之乡”的影响力作为品牌立县的支点,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实施“品牌立县”与“产业兴县”两大战略互动,并以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