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北京市土地挂牌出让市场发展过程2002年5月9日,为了规范土地出让市场,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11号),标志着土地挂牌出让制度正式建立。2002年8月26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格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265号),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开始由协议出让逐渐转变为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简称招拍挂出让。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北京市土地供应实施招拍挂制度以来,经历了国家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并实现了土地供应方式的重大转变,即经营性用地停止协议出让到全面实施招拍挂出让的转变,土地公开交易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本文通过对2002-2005年北京市招拍挂方式出让的104宗居住地块进行跟踪分析,从宗地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公开出让(以下简称招拍挂)制度正式实行并发展至今,已有六年多的时间。该项制度通过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历程,揭示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自2002年5月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土地交易有形市场相继建立,招拍挂也逐渐替代协议成为主流的土地供应方式。今年1月,国务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土地招拍挂管理,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河南省新密市国土资源局从建立健全制度人手,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规定的程序,创新思路,丰富服务形式和内容,完善土地招拍挂机制,促进了土地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出让制度与房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的土地价格出现了不合理上涨,这与近年来实行的土地出让制度息息相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议出让与土地招拍挂方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土地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运行,因而土地出让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1、土地出让的双轨制,2002年以前,土地出让市场中95%以上的土地是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因此,市场机制几乎不发挥什么作用,土地出让金的收取随意性大。这不仅使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总量受到损失,而且也不利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要求从2002年7月1日起,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即“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实施以来,全国“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在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资讯     
【土地新规】土地出让不得对竞买者设限11月1日起实施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规定,通过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的建设用地,将不得设置限制性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各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化程度进行评估,研究土地使用权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市场而不是政府部门计划手段实现配置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本文利用DEA-CCR模型和K-W检验评估我国各地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四川、海南、宁夏4个省(区,市)是DEA-CCR相对有效的,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我国土地出让市场化进程相对均衡.提高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招标、拍卖出让比例,规范出让程序,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维护土地市场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9.
一、土地一级市场的拍卖主体按照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土地市场交易的产权是各种不同权利组合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土地拍卖实际上就是土地使用权的拍卖。土地一级市场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其主要市场活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按规划要求和投资计划及使用年限,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决定,土地一级市场是国家垄断的市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让土地使用权。政府通过土地供应计划和规划,对出让土地的建设规模、土地开发计划、土地的位置及面积、土地的使用要求作出规定,并根据这些规定和需要,对土地出让活…  相似文献   

10.
万州区     
万州区狠抓国有土地有偿使用,2007年出让国有土地84宗,面积176.36公顷,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58亿元,已入库1.2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100%和60%。该区通过规范地价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和土地拍卖机构的拍卖行为,确保了土地出让中的公开公平公正;加大经营性用地及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力度,对40宗106.27公顷经营性用地和8宗35.98公顷工业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并对1宗办公用地进行了招拍挂出让探索,最大限度地显化了土地资产价值;加大欠缴土地出让金追收力度,追缴三峡移民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欠缴土地出让金55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土地供应政策的变化,将北京市商服用地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土地供应政策对商服用地市场的影响;同时,运用土地竞租曲线和土地-资本替代弹性方法分析商服用地招拍挂出让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上海市规定住宅用地挂牌出让的现场竞价规则由公开叫价改为一次性书面报价,旨在降低上海市住宅用地的价格.本文在价值相容和可显示信息的假设下,分别建立两阶段升价拍卖模型和混合拍卖模型,刻画改革前后的挂牌机制,指出:竞标者的均衡策略可解释土地挂牌出让中开发商集中在现场竞价阶段内出价,且更倾向在混合拍卖中隐藏信息的行为;当竞价过程中更易于显示信息时,混合拍卖的期望收入低于两阶段升价拍卖,这表明混合拍卖方式能够降低土地价格.上海市的土地交易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泛采用的完成工程交易的主要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等不同的招标方式,选择报价低、技术强、信誉好的承包商,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工程招标投标市场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不正当的竞争导致各种豆腐渣工程频现。如何保障双方利益,携手合作、实现共赢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力工程设备采购评标方法利弊分析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标是电力工程设备采购的一个重要手段,合适的评标方法是招标成功的关键。论述和分析了电力工程设备采购不同评标方法的利弊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评标方法的改进思路,给出了招标人选择合适评标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泛采用的完成工程交易的主要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等不同的招标方式,选择报价低、技术强、信誉好的承包商,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工程招标投标市场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不正当的竞争导致各种“豆腐渣”工程频现。如何保障双方利益,携手合作、实现共赢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范力勇  田洪伟  范丽娜 《价值工程》2010,29(10):255-256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增加迅猛,建设用地需求与建设用地供应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地王"频现、房价猛涨等与土地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引发了对城镇土地有偿使用采用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为主的城市土地供应方式的思考。城市土地租赁机制是土地有偿使用机制的有效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王佳宏 《价值工程》2014,(32):123-12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恶性竞争逐渐减少。本文通过阐述合理低价法的含义及与投标报价之间的关系,以及报价策略,分析投标报价决策和清单单价报价的技巧,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招投标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worldwide to auc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new highways to the bidder that charges the lowest toll. The resulting highway franchises often entail large increases in the value of adjoining land developments. We build a model to assess the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allowing large develop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auctions. Developers bid more aggressively than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companies because lower tolls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ir land holdings. Therefore developer participation unambiguously increases welfare, yet this increase is not necessarily monotonic in the number of developers participating. Welfare also increases when large developers can bid jointly.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both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Hong Kong's land market. Such a relationship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substantial debate among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The study highlights several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and particularly various competitive strategies. In Hong Kong, land can be acquired through public auction, redevelopment and lease modifications. Thus, those developers without a sufficient land bank tend to be very aggressive in land auction. However, in the land a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is keen and the land acquired expensive.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leading property developers do not take the largest share in the land auction market. We argue that the developers tend to locate themselves in a suitable market position or strategic domain, within which they sustain competitiveness by increasing their market shar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property developers undertaking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large-scale projects tend to hav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rofits from such projects.  相似文献   

20.
I characterize optimal bidding decisions in bidding markets where each agent does not perceive she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market outcome. Using a foreign exchange bidding framework to provide a micro-foundation for the shape of a bidder's payoff function, I show that (1) in a discriminatory auction a bidder bids for a price that equals the 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her bid quantity, and (2) in a competitive auction a bidder bids for a price that equals the value of the average product of her bid quantity. An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comparative properties of thes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