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涉及农户、个体业主与相关担保人之间的农信社小额贷款纠纷案件不断起诉到法院,在案件审理和执行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法院在执行小额贷款纠纷案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借旧还新增加还款风险。农信社为完成新增贷款回收任务,要求借款的农户将原欠贷款本息合计,重立新借据,这种做法不仅虚增账面利润,掩盖信贷管理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在调查中发现,2009年2月23日,借款人王某偿还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贷款本息共计15267.3元是从信贷员朱某个人账户上下账偿还的。经调阅监控录像后得知,借款人王某是从自己在农信社的存款账户中将15270元转入到信贷员朱某 的账户上,委托朱某代其偿还。在外地汇款还贷的操作中,存在客户将资金汇人信贷员在本社或他行开立的结算账户、信贷员支取现金后代客户偿还贷款本息的做法,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不仅容易形成收贷收息不入账、诱发信贷员的操作风险,而且汇款中收款人为信贷员,  相似文献   

3.
应收贷款本息的足额收回是检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重要标准。我行的信贷管理工作在上级行的具体指导下,全行职工牢记农发行的使命和性质,紧紧围绕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要求,既保证收购资金及时供应、防止资金流失,又足额收回贷款本息,1998年4月至1999年底全行新增粮油库存值(含必要的合理费用)与新发放贷款比例、销售货款回笼率、回笼货款归行率、收贷率均达100%,不合理资金年均下降10.1%,信贷资金合理运用率保持在99%以上,基本上遏  相似文献   

4.
实施以贷款风险管理为主的贷款五级分类,是我国金融企业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化解金融风险、加快与国际接轨、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举措。农信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利于客观反映贷款质量、准确预测信贷风险,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但从实际工作来看,由于存在地区性差异、观念上差异,农信社在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阻力,难以客观地反映资产质量,如何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已经成为农信社亟待研究的课题。按照银监会的总体安排,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时间为2003年四季度;第二阶段为试点阶段,时间为2004年;第三阶段是全面推行阶段,时间为2005年。为配合银监会关于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总体安排,本刊对部分试点单位或试点单位的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人士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推出“农信社如何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专题,供各地农信社在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中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5.
监管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有些农信社,各类贷款特别是农户贷款中,以贷还贷、以贷收息、收息转本、多次展期等形式的“转贷”现象较为普遍,一些贷款甚至“转”了六七年之久,已形成事实上的沉淀,但仍归属为“正常”贷款,有较大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3月21日起,人民银行在8个县(市)农信社率先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以后,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此项政策的出台扩大了农信社贷款利率管理权限,使农信社有了更大的贷款定价自主权和盈利空间,同时也对农信社的信贷管理及风险定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案例2006年3月7日,时任A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法定代表人张某为其妻李某提供保证担保,向农信社借款4万元。合同约定:农信社向李某提供贷款4万元用于建房(张某和李某现住房为张某婚前购买);贷款期限为2006年3月7日至2009年12月31日;贷款月利率为5.85%;张某对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提供连带保证担保。2007年,张某因经济问题被判刑。贷款到期后,张某、李某未偿还贷款,农信社遂于2010年3月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以缓收贷款利息(实为减免部分利息)的方式来鼓励贷户全额偿还贷款本息,这已成为清收不良贷款策略之一。但由于各级联社对该类业务没有统一操作模式,个别基层社业务人员只求清收效果,不顾风险防控,其潜在风险已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长期稳健发展。笔者结合具体业务实际,  相似文献   

9.
近日,按照银监会及省联社关于“123工程”的安排,笔者在工商银行广东省某市分行的个人金融业务部和信贷管理部进行交流学习。该分行1999年以来发放的15亿贷款余额中不良贷款仅有100多万元,排除不良资产剥离因素,不良贷款比率控制在1%以下,深感该行在信贷管理方面对农信社有可借鉴之处。本文试图以农信社高管交流学习的视角对工商银行信贷管理特色作初步探讨,并分析其对农信社信贷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农信社的金融资产主要是贷款。贷款品种的创新与质量的优劣,体现着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栏目集中了几篇各地农信社有关贷款品种创新与管理的典型事例,供读者参考。近年来,广西区联社加强信贷管理,严控信贷风险,不良贷款持续下降。截至2008年5月末,全区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700.77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比区联社成立时的2005年9月末下降54.70亿元,不良率下降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问题已置换不良贷款复杂,清收难度较大。央行专项票据发行以前,农信社信贷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信贷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所置换的呆滞贷款时间跨度较大,贷款户数较多,覆盖面较广,结构较为复杂,清收难度较大。同时,由于所置换呆滞贷款时间跨度较长,部分贷款户已死亡甚至绝户或者完全失去偿还能力,企业已关闭、倒闭多年且无任何剩余财  相似文献   

12.
实行贷款风险分类对农信社来说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是对50多年来农信社信贷管理工作的一次革命,对农信社的全体信贷管理人员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检验。为落实好银监会的有关工作部署,今年4月以来,我们(?)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发行总行出台了一些单项商业性贷款管理办法,在信贷管理基本原则与管理方式上体现出与政策性贷款的区别,但商业性贷款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再造商业性贷款流程。根据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的不同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从“客户申请→受理与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报备→与客户签订合同→提供贷款→贷后检查→贷款本息收回及评价”的商业性贷款的基本流程,强化商业性贷款决策程序制约,实现信贷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信社贷款的持续增加,新增贷款劣变率高,不良贷款绝对额大,不良占比高,贷款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农信社在产业信息、员工素质、科技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效管控风险的能力较差。而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增强对贷款风险的管控和化解能力就应当建立和完善农信社的信贷管理体制构架。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传统的经营理念、僵化的信贷管理模式、机械的额度限制,单一的服务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黑龙江省庆安县农村信用联社因地制宜,根据农信社的经营特点和市场定位,在总结联保贷款、信用贷款和保证担保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农户授信联保贷款“一证通”新业务产品,为农信社找准市场定位、提供高效便民服务、拓展信贷业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粮油信贷管理的基础工作,对管好收购资金,实现封闭运行十分重要。总行提出抓“两基”、达“三新”的思路是非常及时的、正确的。粮油信贷管理的基础工作应涵盖哪些内容呢?从规范信贷管理的角度看,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信贷管理的基本制度,科学的信贷统计监测体系,规范化的操作程序,高素质的信贷队伍和严格的考核办法,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从粮油收购贷款的运动特点来看,信贷管理基础工作不是某一环节的管理,而是贯穿收购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覆盖了收购、调销、储存、货款回笼和收贷收息等各个环节。粮油信贷管理台账与月报表集中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涉及16省市的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去年10月、12月,银监会相继下发了《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通知》和《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方案(试行)》,对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了今年为该项工作的试点阶段,明年将在全国农信社全面试行贷款五级分类,并于2006年停止执行四级期限管理的分类制度。这一时间表充分表明,继商业银行之后,我国农信社已经正式拉开了信  相似文献   

18.
总行领导同志在江苏省江都市支行积极做好非保护价粮棉信贷管理工作、实现去年支持购入非保护价粮棉贷款“双结零”的经验材料上作出批示:今后的非保护价粮棉收购,就是要在粮棉年度内实现结零,收回贷款本息。这样,既支持了粮棉收购,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企业发展,又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借款人或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贷款而以资产抵偿农信社贷款本息的情况大量增加,农村信用社取得的抵债资产也逐渐增多。如何加强抵债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提高其效益性,已成为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7日,银监会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正式成立。同日,由领导小组组长唐双宁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2006年农信社全面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