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使用ERP系统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2005-2018年的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我们发现ERP系统使用提高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这是因为ERP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信息质量以建立更有效的薪酬契约,还可以改善内部控制以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另外,ERP系统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促进作用在信息技术投资更多和战略激进度更高的公司中更显著。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使用ERP系统的经济后果,为企业解决代理问题、改善薪酬契约的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创新投资项目周期长、不确定性大、难以评估等特点导致公司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本文结合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考察公司薪酬契约在事前激励公司高管从事创新投资以及事后约束公司高管侵占创新投资资源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事前的高水平薪酬可以促进公司高管从事创新投资。其次,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被用来约束高管在创新投资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很可能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实施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会计确认所带来的溢出效应。进一步考察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创新的影响与其他治理机制之间具有替代效应。本文关于代理冲突影响创新投资与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关系的结论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14-2018年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将产权性质区分为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性质新能源企业中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2012—2016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运用公开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管非正常变更能够传递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信号.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发现,高管非正常变更与内控缺陷披露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企中得到加强.研究结论为探究高管变更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因提供实证支持,进而对规范高管变更的相关信息披露机制进行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国企与民企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为国企改革提出意见。实证结果是:我国上市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国企与民营企业在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国企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不匹配。国有企业应更进一步深化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让市场决定高管薪酬。  相似文献   

6.
黄国兵 《云南金融》2012,(5X):277-277
文章研究国企与民企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为国企改革提出意见。实证结果是:我国上市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国企与民营企业在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国企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不匹配。国有企业应更进一步深化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让市场决定高管薪酬。  相似文献   

7.
业绩指标、业绩风险与高管人员报酬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通过提高高管人员报酬——业绩敏感性来激励高管人员努力工作,要受到业绩指标选择和业绩风险大小的影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公司规模、股权结构和公司成长性因素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报酬契约能够针对高管人员职责的不同,合理选择业绩指标的报酬——业绩敏感性。但是,实证研究没有发现业绩风险大小对高管人员报酬——业绩敏感性有影响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王向 《投资与合作》2011,(11):263-263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未来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2~2015年深沪两市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了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验证了政府干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业绩依然是影响国企高管薪酬的一个主要因素,二者是正相关关系,而政府干预会削弱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支晓强  童盼 《会计研究》2007,(10):73-81
本文考察了业绩报酬敏感度对企业内部现金流与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文章发现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不仅受到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的影响,而且受到了股东-经理代理问题的影响,但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强。另外,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和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受到公司控股股东所有权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产权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正向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从实证的视角验证了COSO等内控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的作用范畴已拓展至非财务信息领域;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说明可以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实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依据机构持股具有的"有效监督"假说和"利益冲突"假说,本文从三个维度实证检验机构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持股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大于3%)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抑制作用更强,验证了机构持股的"有效监督"假说;与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抑制作用更大;与短期机构投资者相比,长期机构投资者更能抑制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此外,终极产权性质会影响机构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治理监督作用,总的来说,机构持股对内控缺陷抑制作用在非国企中更为明显,且不同类型机构持股对内控缺陷抑制作用在国企与非国企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组织社会学的规则理论解释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关注内部控制作为规则的执行问题,并从规则理论的视角提出内部控制的执行机制,认为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的融合机制与执行中的权力分享制衡机制是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核心要素;执行反馈机制是组织知识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持续演进。  相似文献   

15.
组织设计、管理控制系统与财权制度安排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王斌  高晨 《会计研究》2003,(3):15-22
任何组织都离不开管理控制系统。有关盈利与非盈利组织的划分意义不大。对于盈利组织而言 ,其管理控制系统主要由经营控制与财务控制两大系统组成 ,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企业组织 ,尤其是企业集团组织 ,财务控制系统的构建可能比经营控制系统的构建更为有效。结合国内外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我们认为集权型财务控制体系及相应的财权安排 ,可能是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产权理论为工具探讨了股票发行制度的内在机理.与一般的产权解释不同,笔者认为股票发行决定权是产权在发行制度中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股票发行决定权归属使得股票发行制度有不同的效率.在此基础上,从股票发行权的视角来检验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变迁,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一个股票发行决定权逐步市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研究大多从某个特定角度出发,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规范与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等方面。对内部控制执行机制整体框架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今后可从此方面对内部控制执行机制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宗坤 《银行家》2004,(10):132-134
布氏的《英国法释义》已经出版近两个半世纪。不幸的是,这本普通法经典却被华语圈学术界长期忽略。这是一种悲剧性的忽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面板数据的内控质量、产权属性与公司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上市公司的内控质量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区别于现有研究,我们利用了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回归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层次挖掘。研究表明:内控质量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内控质量能够Granger引起公司价值的变化。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其公司价值越大;而且,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的内控质量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并且,随着时间进程的不断推移,上市公司内控质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更为密切,说明上市公司的内控质量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