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会计制度具有诸多优势,能够满足财政管理需求,符合会计核算的新要求。文章针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关论述,分析了新累计折旧计提的优点,以及事业单位存在的累计折旧计提的不足之处,阐述了固定资产相关的使用年限,希望对相关财务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已经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在新制度下,通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将单位财务行为规范化、标准化,确保财务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向。文章主要针对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重点阐述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正式出台,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带来了一次重大变革。固定资产折旧属于此次变革中一个明显创新,要求全部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基于此,文章就累计折旧在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变化及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史峰 《中国经贸》2014,(19):253-253
2013年1月起正式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内容、计提折旧、计价和入账管理提出了新的规定。这样就给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带来了一些新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将根据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计价按取得时的成本计价,对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没有予以明确,只对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盘赢盘亏、报废毁损等做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王国鹏 《中国经贸》2014,(2):159-159
本文主要是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涉及固定资产的一些问题,如增加、维修、计提折旧、处置等会计处理,从而帮助广大会计人员学习固定资产核算。  相似文献   

7.
孙华 《新西部(上)》2009,(8):64-64,53
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弊端以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提出可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相似文献   

8.
自2014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新制度最大的突破和亮点就是要求高校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文章提出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并就在新制度下如何合理计提和分摊折旧成本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我国会计理论界争论已久的问题。特别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策划、制定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及会计专家学者要求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呼声再起。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不宜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下面,笔者对此谈一点初浅之见。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核算规定以及结合实际业务操作,笔者认为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没有明确规定计提折旧,维修支出核算科目不细化,资产配置不合理等,这样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实际情况,管理疏漏。针对此现状,浅谈一下解决相关问题的几点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瑾 《北方经济》2006,(14):61-62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但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在"固定资产""投资基金"的核算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固定资产支出核算科目过多,没有规定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对预算外资金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程度等.针对现状,本文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革新财务报告体系和运行监管,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2.
陈瑾 《北方经济》2006,(7):61-62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但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在“固定资产”“投资基金”的核算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固定资产支出核算科目过多,没有规定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对预算外资金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程度等。针对现状。本文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革新财务报告体系和运行监管,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3.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着固定资产支出核算科目过多,没有规定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对预算外资金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程度等问题.为此,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具体方法,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资产和净资产的变化。因此,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利于真实记录学校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全面反映高校会计信息。有利于为固定资产更新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5.
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行,使应计制原则更加明确,大多数院校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是通过固定资产核算体系来分析的。文章主要介绍固定资产,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讨论,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折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资产折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折旧定义的变化——更具体 原来的相关会计制度中,将折旧定义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其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比较抽象,未具体说明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是什么,是多少。新颁布的中将折旧定义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应提折旧额进行系统的分摊”。定义中明确了计提折金额为应提折旧额,同时指出应提折旧额为“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这个规定,既明确…  相似文献   

17.
童耘 《中国集体经济》2014,(24):109-110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过程中难度很大。文章介绍了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变化的内容,通过新旧会计制度对比分析了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固定资产折旧和基建并账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预付款归属问题、交付资产使用中重复入账和账面资产和实际资产不符问题、抵消金额不准确问题和固定资产核算模糊问题。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文章就基建并账提出预付工程款划到预付款、明确核算账户、统一核算标准等建议,而对固定资产提出折旧方法灵活化和设置阶梯式过度价值标准等提议。  相似文献   

18.
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是财政拨款,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不计成本。这是水利事业单位也是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共性。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水利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水利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管理的好与坏关系到水利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乃增 《魅力中国》2009,(27):28-29
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问题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通过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监督,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已成为会计理论与实务界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提折旧,将其价值逐渐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通过销售收入使资金回笼。但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不按规定提取折旧,而是根据当期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从而达到调节成本和利润的目的,将折旧作为成本利润的调节阀,任意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