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的战略决策。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政资职责分开。成立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职责相分离,国资监管机构成为国有资产的唯一出资人代表,政府其他部门今后不再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改变了过去“多龙治水”的局面。第二,权利责任对应。国资监管机构实行“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较少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3.
熊爱民 《当代经济》2006,(17):40-41
党的十六大把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为此提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决定:"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极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随后的2003、2004两年内,作为国务院和各省、市(地)三级政府直属特设机构的国资监管机构(一般定名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相继成立.国务院还明确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机构、部门不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从而为实行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打开了一条现实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透视国资委     
国资委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历史性重大突破,实际运行结果并不象预料的那样理想,国资委明确定位的艰难在于其现有职能决定的政府“特设机构”身份。国资委没有能够监管起同级政府所有企业国有资产以及“自己管自己”的体制、功能结构、激励机制和方式亦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1.抓紧组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自上而下依法建立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重要组织保证。2004年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把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尽快建立起来。各地要加快组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进度,还没有挂牌的省、区、市,要抓紧落实“三定”方案,尽快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市(地)一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组建工作也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争取再用半年时间完成这项工作。国有资产较少的市(地),可以不单独设立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6.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重塑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深圳市政府为了解决政府机构改革中行业主管部门撤销之后,国有资产管理相对弱化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设立了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政府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行政性公司)。深圳市政府为其确定的职能是:公司受市政府的委托,管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享有收益权和投资权。它是我国政府机构中,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管理社会经济职能的机构分离的首例。1988年,国务…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特设机构,担负着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重任。从当前的情况看,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应重点在落实规章制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盐城市小企业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代理记账认知、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代理记账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小企业与代理记账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等一系列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竞争性国有资产运营方式日益多样化。面对这种新形势和新变化,对竞争性国有资产监管既要强调"监督"的职能,更要强调"管理"的职能,从"产权管理"和"产业管理"两个层面着手,强化竞争性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管,真正实现竞争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0.
集团公司管理体制存在着母子关系不顺、母公司功能的发挥仍有待强化、母公司作为国有资产授权投资机构的职能和权限尚未落实、母公司的职能不健全等问题。完善中国集团公司管理体制,要健全和完善母公司的功能,处理好集团内部的集权分权管理,绝对控制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优化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1.
财政监督是财政的重要职能,是财政部门在收入分配活动中,为保证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财经目标而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对于维护财经法纪、规范经济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执行财政这一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①管理的两种思路 理论界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大体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政资不可分开思路,一种是政资可分开思路。② 一种观点认为,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是不可能分开的,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双重身份,行使双重职能,但应该把双重职能看作是国家总体职能的一部分,因为一方面,无论国有资产由什么机构来运作,它始终由政府来充当国有资产的代表,在国有资产的事情上,始终是政府说了算;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不充当产权所有者,委托人不到位,国有资产的安全更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均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能。目前,国家已明确国资委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等领域进行监管,即对18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能,其余则分别由各级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能。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对所投资的国有资产拥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仅此,就会涉及许多相关法规的修订,并且对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出资人职能进行整合与归并,也需要很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细化。  相似文献   

14.
邵宁 《资本市场》2014,(2):10-10
<正>国有资产彻底资本化,将为下一步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首先,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本监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是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监管职能和股东职能是分离的,由行政性出资人机构行使监管职能,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行使股东职能。这样的职权划分它的行为边界会更加清晰,职责和性质的  相似文献   

15.
李九领 《经济师》2009,(5):52-5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其宏观调控的任务日益繁重.海关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之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占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文章主要从国家机构设置及海关职能定位、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宏观调控的过程等三个方面,分析论证海关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中共青海省省委、省政府批准,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今年4月正式成立,这标志着青海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省国资委主要职能的规定,省国资委是经省政府授权,代表省政府依法统一履行企业国有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证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证券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之一: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致使其监管职能难以得到充分的释放。1.我国《证券法》第166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本法对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未作明确指定,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是证监会。但从现行管理体制看,国务院证券委依然作为一个协调机构在起作用,此外国家债券、金融债券的发行仍由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管理。可见,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客观上仍存在法律界定不明确和监管主体多…  相似文献   

18.
对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困扰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较多,如制度建设缺陷、人员因素等。应结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各方切实履行出资人和经营者的职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定性、定位于“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上,从而要求国资委强化出资人的商业性运作,淡化其行政管理色彩,同时也就决定了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应当坚持“精减、高效”的原则、监管机构与商务运作机构分开的原则以及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原则。应按上述原则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志刚 《经济》2014,(7):116-11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和总纲领,同时也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战略调整明确了方向。在国资监管职能面临着从"管资产"、"管企业"向"管资本"、"管市场"重大转移的历史背景之下,完善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工程招标(以下简称"采购招标")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