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理论界的讨论中,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突破传统理论,承认了市场调节的作用,把它作为一种补充的调节。第二次突破是认为计划与市场不是“板块”式地发挥作用,而应该是“渗透式”发挥作用,不存在主和辅的问题;第三次飞跃是认为“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并具体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模式。我们体会,计划与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 我想,我们在讨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时,可否不直接讨论两者如何结合,而去认真讨论一下如何搞好我们的计划体制和计划工作,使商品经济有计划、高效益地发展与增长。因为直接讨论两者的关系。容易产生形而上学的观点,先把两者分割再结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板块论”、“渗透论”等。有的习惯提法在科学意义上还需要进一步推敲。如“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总感到有些不确切。这一提法会使人以为“计划经济”这一块可以超越市场,“市场调节”这一块可以不要任何计划,两者的结合就成了“无市场的计划经济与无计划的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同义语。这样的两者结合怎么会实现计划经济呢?事实上,与计  相似文献   

3.
周登科 《经济问题》1991,(12):29-31
最近,我国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就农村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造成我国农业萎缩徘徊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太大,只有强化直接计划干预,农村经济才能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还有人认为,市场化是再次调动农户增加农业投入的新动力;但绝大多数同志都赞成“板块模式”的设想,即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直接计划调控,而对那些需求弹性大、市场供求偏松的农副产品则主要实行市场调节。本文试图结合农户的投资行为,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深层次透视,并从中悟出一个农村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设西安科学工业园区,目前基本上有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一是“正规园区说”,另一种是“联合挖潜说”,本文作者结合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并从西安市情和我国国情出发分析,认为单纯采用上述两种观点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行。作者在分析两种观点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挖潜与正规园区结合说”的新观点,即:在近期内,先采纳“联合挖潜”说的观点,深挖我市蕴藏的科技潜力,并同时积累经验和资金;待到十年左右后,再采用“正规园区说”的观点,在南郊建立高技术开发区,从而逐步建成西安式的科学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5.
实现经济的和谐和有秩序运行是以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条件的,而资源的配置则通常是通过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或手段进行的。现实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可以而且能够结合以共同调节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还停留在所谓“板块拼接”和“主辅定位”的机械的理解上,还没有把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升华到经济哲学的高度,这样就必然出现理论阐释上的不确定性和实践操作上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6.
<正> 计划调节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制定并组织执行不同形式的计划对国民经济进行指导和管理,以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一种调节机制。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指令性计划,即国家通过直接下达具有强制性或约束力的指标来保证实行的计划;二是指导性计划,即国家的计划指标只作为参考,主要靠运用经济杠杆来引导实行的计划。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两种计划形式都要自觉运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就是计划调节。有一种观点,把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说成是计划调节的第三种形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的自发调节,限于小商品的自发调节,是局部的,而且是小范围的。资本主义的自发调节是全局性的和大范围的”。这样把不  相似文献   

7.
<正> 1984年以来,我国在指导性计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必须看到,我国的计划体制改革并未出现实质性转轨,相当一部分企业处在“指令性计划无指令,指导性计划无指导”的真空状态,产品积压、投资重复、停工停产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指导性计划实施的深化已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指导性计划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我们认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重点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即“笼子”和“鸟”的关系,实行多种管理形式,大的抓住,小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我国经济的非均衡状态出发。从计划工作的规划,协调、配额三者统一的角度,探讨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即:规划、协调、配额三者都应考虑价值规律的作用;它们都意味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或调节,属于高层次调节。不同于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它们对经济的调节都存在一个“度”。在一定的客观经济形势之下,计划的“度”与市场调节的“度”是互补的,经济运行状况的好坏决定着计划的“度”和市场调节的“度”。随着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二者的“度”也就相应地调整。最后作者指出,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应拘泥于“经济中的计划部分究竟以占多大比例为最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引言自1978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及展开的:一是通过下放自主权,重塑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来逐渐承认与确立企业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在保留传统的计划机制的条件下,通过计划与市场并存并逐步提高市场调节比重的“双轨制”渐进改革模式来逐步建立与完善市场机制。可以说,“双轨制”迄今贯穿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因此,“双轨制”具有非常高的学术吸引力,国内外学者对此作过众多的论证与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已有的研究文献却大多集中在“双轨制”下的市场轨产品价格或市场与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基本特征,理论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如板块结合论、渗透结合论、胶体结合论、内在统一论、宏观与微观结合论等等,但实践证明,这些说明,都没有准确反映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基本特征,因而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板块:缺憾的福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经四年的坎坷,中国的创业板最终以中小企业板块的形式于2004年5月27日在深交所降生。从中小企业板块到创业板市场,又是一条渐进之路。“渐进”意味着需要不断地演化。刚刚降生的中小企业板块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尽管有“四个独立”的原则,但“两个不变”使那些创业板的热望者感到了些许失望。北京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深交所这次开通中小企业板块,在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组织结构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于深交所而言,走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艰难了。所谓“四个独立”是指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两个不变”即所遵循的…  相似文献   

13.
设计经济体制尤其是计划体制改革的方案和步骤,首先要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经济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我认为,这是一种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合二而一”并使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理想的、长期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战略地位 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战略理解,我们可以把江苏分成六个板块:东南板块:苏州、无锡、常州,西南板块:镇江、南京;东中板块:南通;西中板块;扬州;东北板块:连云港、盐城;西北板块:徐州、淮阴。 从这张战地图上可以看出:江苏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南北或东西都是“两头带中间”,从而形成“苏州、无锡、常州”、 “南京”、“连云港”、“徐州”四个战略支点,而经济发展最快的则是“东南板块”的苏锡常。由此,能够作出这样的判断,苏锡常是江苏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而南京、徐州、连云港也是不可忽视的战略基地,江苏现代化将是四大基地的发展和扩展的过程,特别是苏锡常这一最重要的基地向西、向北的发展和扩展的过程。 二、战略功能 苏南在江苏现代化事业中的功能有以下诸方面:  相似文献   

15.
略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有许多问题需要理论界研究。现将研究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组织形式及特征 1.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具体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流通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运作方式是,通过利益纽带,将  相似文献   

16.
生产关系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主要观点,即人们所熟悉的“三分法”与“四环节说”。我们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没能准确地说明生产关系的内容。按照我们的理解,生产关系应该是社会生产的条件和形式的统一,即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社会形式这二者的统一。本文试图在对“三分法”和“四环节”两说的分析中阐明自己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7.
十年价格改革是由以“调”为主发展到以“放”为主,由以计划调节为主发展到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板块”结合的调节为主的过程。在第一阶段(1979~1984年),价格主要由计划机制支配。国家按统一的标准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提高了矿产品等基础产品的出厂价,降低了加  相似文献   

18.
浅谈二元机制的“凸性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文兵 《经济师》1995,(8):9-10
浅谈二元机制的“凸性组合”焦文兵当代世界各国经济都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二元机制经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也正是要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来调节社会经济运行。所以,探讨计划和市场实现最佳结合,即实现二元机制的“凸性组合”,对我国经济的高效健康运...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预算的法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否定了仅以计划性来概括“政府预算”的传统观点,指出“计划”仅是政府预算的关键形式,而经济性也非政府预算的实质,唯有“法治性”才是政府预算的基本内容和活的灵魂,是区别于任何其他财政范畴的根本性质。它由市场经济所决定,市场和资本通过政府预算的法律权威,直接控制了政府的经济命脉,使得政府活动必须符合其根本利益。我国现有的政府预算制度离法治性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必须强化我国政府预算的法律性、计划性、归一性、公开性和政治程序性  相似文献   

20.
<正> 刘国光同志自70年代末以来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诸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目标设计、经济体制改革起点模式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等等。一、清算与突破正如刘国光反复强调的那样,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经济模式的一个根本性变革。这种变革首先需要对传统理论来一个根本性清算。他自己就是在我国较早进行这种批判性研究的一位经济学家。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被传统理论搞得最为混乱的问题之一。1979年他就批评了把市场同自发性等同起来和把计划经济同自然经济混为一谈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结合的主张。80年代初,他在计划与市场如何结合问题上提出了两点有价值的见解。第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