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轶容 《浙商》2011,(13):64-65
许多中国企业正试图用机器来替代人工,以破解用工荒。但对于众多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小企业来说,“技术改造”这四个字不啻为奢侈品。  相似文献   

2.
“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诚实是人生晟大的财富”。走进大门,一整面墙就这几个简单的字。对面是一整版文化墙,大红灯笼高悬,办公室里的人们谈笑间。无拘无束的样子。简单、明快、轻松。凸显在新年的气息中。“诚实、劳动、快乐”,这六个质朴得几近平淡无奇的字,在谭木匠公司却是一字千斤、异乎寻常。见到公司老总谭传华。他同样简单朴实。笑容扑面,亲切得如久违的长辈。记者还是禁不住问到:“为什么要把这六个简单的字定为企业的理念?为什么它能支撑企业发展为木梳行业的冠军?”“因为在公司的创业与发展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六个字带来的好处,企业理念是企业的根。”他的回答也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3.
“近、精、静、净”四个字,在汉语读音上几乎没有差别,但其含义完全不同.笔者这几年在同各地高端休闲服务业管理精英闲聊时,不少人都会用不同的表述讲到高端管理秘诀,概括起来就是“近、精、静、净”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决非易事.一些管理行家认为,“近、精、静、净”四个字,对于一个高端休闲服务企业,既是一个企业的管理理念,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周雪梅 《浙商》2007,(12):49-51
继2006年浙商大会推出全社会第一份“社会责任”榜单之后,“社会责任”这四个字已经成为浙商群体当中评价一家企业是否“优秀”的核心标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朱为众 《新财富》2010,(7):50-52
很多中国企业都把“以人为本”写进了企业文化,但执行的却多是家长式的“以人为本”,这和西方跨国公司基于尊重人文价值的“以人为本”南辕北辙。在像郭台铭这样白手起家的商业领袖群体中,这一特征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自己和企业的个性时,翟美卿的回答只有四个字:“离经叛道”  相似文献   

7.
“酒店管理”这四个字谁都知道,但是把“管理”两个字分开来说,来讲、来理解的就不多了。特别是从酒店员工流失严重的根源讲起,这两个字的分量,哪一个轻、哪一个重,如何把握就很有探讨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8.
“晒工资”的背后是否引发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公平性的思索,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自古人就有充分认识的管理激励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以人为本”逐渐成了众多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口头禅。但到底何谓议人为本,以人为本在不两的企业中有着怎样不同的内涵,以及怎样才能算是以人为本,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给予明确的阐释和界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领导如何从“道”、“新”、“严”、“和”四个方面进行管理思想创新,如何掌握和运用以“应变”和“公共关系”为主要内容的领导艺术。强调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充分发挥领导力的作用,才能使企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内外双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每家星级饭店的客房里都有信笺,但我们北京温特莱酒店的信笺设计却与众不同,在信笺的右上角印有中英“客人专用”(From The Guest Rooms)的黑体字,格外惹人注目。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不断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推动下的积极创意。四个字中蕴含着服务、管理和营销,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以小见大”,使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2.
樊力 《商界》2010,(8):62-66
如果真按传言中的2亿元人民币赞助费计算,南非世界杯上的“中国英利”四个字,一个字便价值5000万元人民币。这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企业究竟有何隐秘又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13.
等待戈多     
《经贸世界》2006,(7):1-1
6月,第二批直销牌照出台呼声最高的月份。 整个直销界就像水开前的临界状态一样,积聚了巨大的能量,也传出很多关于某几家企业会在几号几号拿到牌照的消息。但是,当我做完本期杂志,盘点在这个月直销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的时候,“等待戈多”四个字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就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谢付亮 《浙商》2005,(2):102-102
一般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经营效率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事实上,经营效率高多半是在企业发展初期才具有的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初具规模后.其经营效率便逐步降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张飞”领导“诸葛亮”、三个领导一个兵、公司是个“足球场”、“嫡系部队”之外无信任等四个因素使然,换句话说,要提高民企经营效率就必须突破这四个障碍。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冬天”,行业和企业面临大环境的压力,对很多企业来说,他们甚至面临着四个字——“生死转型”。我想,未来中国市场恐怕不需要今天这么多的品牌。在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是怎样的品牌呢?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14,(8):65-65
一流的企业家都善于把握时机,一旦看准时机,就要快速出击。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平时的准备。没有准备,就永远没有好的时机。“认清形势、顺应趋势、积累实力、把握时机”,这四点是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更是企业每天的功课和长久的历练。做好这四个关键点。企业可能会走得更远些。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品牌》2005,(7):3-3
在过去的十年里,“品牌管理”四个字在中国商业领域里知名度大幅提高,许多企业家都纷纷尝试在自己的企业中开展品牌式的管理。但是十年过去了,在国内企业中,真正实现了品牌式管理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也可以说是基本没有。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管理中,不论是管理的主体,还是管理的客体,其归根结底还是“人”。本文就企业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在领导者、员工队伍等管理方面的具体运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商业文化》2007,(4):51-51
由于欣赏“黑松林”这个商标,在一篇文章中曾转引关于黑松林的故事,因此认识了黑松林粘合剂厂的董事长刘鹏凯。这是个有心的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索,凡归纳都诉诸笔端,此书便是以杂文的笔调叙述企业管理上的心得,举一反三,兴味盎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