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强化绿色施工理念、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加强政企良性联动,推动浙江进沪建筑施工企业绿色转型 上海是浙江建筑企业在外施工规模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浙江进沪建筑企业有8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浙江进沪建筑企业在沪实际情况,对与浙江业务主管部门联系相对紧密的200多家企业中的20%(42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别选取了国企、民企、总包、分包等不同类型4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相似文献   

2.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对家电下乡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提升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对北京、广东、浙江、四川等地24家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调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爆发式增长,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是大势所趋,是农产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体现。围绕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主题,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相关部门开展了面上情况调查,并赴龙游、遂昌、西湖、桐庐四县(区)和浙江省茶叶公司、浙江兴合电商公司、杭州艺福堂茶业公司等系统内外7家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对全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如何推进发展形成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14,(16):58-61
正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青睐制造、矿产和批发零售领域截至2012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共计有1.6万家中国投资主体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2.2万家海外企业。尽管涌现了一些成功者,但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缺乏经验的企业,容易陷入艰难的困境之中,有的甚至遭遇了彻底的商业失败。4月16日,世界经济论坛携手Strategy(原博斯公司)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佳实践:应对运营挑战》(下称《报告》),对125家领先的中国全球化企业进行调研,深入解析中国企业的"走出去"现状、挑战,以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6,(24):51-51
日前,天津市在全国率先搭建“政采电商平台”,市政府采购改革率先“触电”。23家电商企业经过投标竞争,最终5家全国知名电商和3家本市电商中标。2016年6月底前,首批8家中标企业将接人市政府采购中心电商平台,实现产品全网推送、全网比价、网上采购等功能,2016年7月1日试运行。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8,(21):30-31
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为原则,按照高标准招商引资、高质量加快建设、高规格优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在聚焦产业特色、塑造小镇形态、整合小镇功能、培育小镇文化等方面付诸努力,一个赋有电商特色的小镇正悄然崛起.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由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6604.8亿美元,较上年排名前进两位,位居全球第11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全球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一批批中国企业奔赴海外,拓展国际市场。中  相似文献   

8.
8月12—16日,“2010香港第二十一届美食博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0余家参展商和2000多家采购商参加了展览活动。武义县工商联组织了浙江田歌实业、金华寿仙谷药业、武义茶业、浙江采云间茶业、浙江武义马府翠绿茶叶等5家养生产品生产企业参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跨境电商有助于企业扩展国际化路径,加速全球生产、分工环节的重新整合,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文章以我国253家出口型制造企业调研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对跨境电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显著的驱动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增加研发投入和提升品牌效应是跨境电商促进企业升级的主要渠道。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府应加大对跨境电商宣传和支持力度、优化电商生态环境、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与品牌创造,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跨境电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翁寿康 《浙江经济》2014,(15):32-33
世界500强在浙江投资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地区,企业数和投资总额占比均超过九成。截止到2013年底,全省累计批准166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78家,投资总额237.2亿美元,分别占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合同外资投资总额、合同外资总额的5.1%和3.9%。我们重点选取杭州、宁波、嘉兴三地进行了调研,形成这一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1.
程惠芳  冯煜 《浙江经济》2010,(15):26-27
在146家工业行业龙头企业中,改革开放以后成立的企业为101家,占工业龙头企业总数的70%左右,其中有26家企业在十年内成长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有16家龙头企业生命周期已经达到60年之久。2000年以来,浙江已经进入大型骨干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阶段。146家工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所有制分布中119家是民营企业,浙江工业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民营企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46家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杭州(44家)、宁波(23家)、绍兴(22家)3个市地,杭宁绍三个市地的龙头企业数占全省工业龙头企业总数的61%,龙头企业的地区集聚趋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在城市电商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企业在我国掀起了以县域为单位的农村电商的发展热潮。浙江是中国农村电商发展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而地处浙江宁波的象山县农业和渔业资源都非常丰富,在发展县域农村电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广泛的代表性。文章通过对象山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浙江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可人 《浙江经济》2017,(24):53-53
企业家是浙江经济崛起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浙江过去诞生了全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座中国农民城,现在又创造了全球瞩目的阿里帝国,等等。大量企业家的创业创新,始终是浙江经济大省的支柱力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江经济已先于全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15):24-25
国家质检总局对双端荧光灯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广东、上海、浙江、陕西、山东、江苏、福建、辽宁、吉林、湖北等11个省、直辖市41家企业生产的41种产品,合格24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58.5%。  相似文献   

15.
正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共计有1.6万家中国投资主体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2.2万家海外企业。不过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相关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方兴未艾的"走出去"并不顺畅,尽管涌现了一些成功者,但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缺乏经验的企业,容易陷入艰难的困境之中,有的甚至遭遇了彻底的商业失败(详见《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16期《中国企业全球化两大悖论——高投入没高回报,好战  相似文献   

16.
盐城农产品电商的运营效率缘何不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江苏省盐城市统计在册的农村网店总数已逾一万个,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人数超过35000人,开展网络销售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200多家,涉及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平台达20多个。其中,今年新增网店1630家,新增从业人数6000余人。盐城市已建成东台市新街镇等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5家、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等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19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二。这19家示范村就建有网店  相似文献   

17.
上海、广东、浙江等30个国内省区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北大、清华等20多所国内高校,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30多个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360家国内外著名企业,3.5万余项高新技术,在高交会的平台亮相。参展企业收获颇丰,论坛讲座启迪思想,参观市民看得过瘾。  相似文献   

18.
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富》杂志公布的2007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以下简称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显示,随着世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总额和利润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世界500强企业及其排位在企业和行业、国家和地区分布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国企业(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上榜数量达到35家,比上年增加5家。  相似文献   

19.
8月6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公布了2006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进入全国100强的浙江民企为31家;进入全国500强的浙江民企达到203家,占总数的40.6%,至此,浙江上榜500强的企业总数已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厉恒 《中国西部》2012,(28):104-109
2012年9月初,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这份榜单中,东部地区有355家企业上榜,占71%,比上年减少了10家;中部地区有59家企业上榜,占11.8%,比上年增加了3家;西部地区有62家企业上榜,占12.4%,比上年增加了7家;东北地区有24家,占4.8%,比上年减少了5家。就东部和西部而言,东部地区依然高居榜首,其500强席位继续保持领先,占据了71%的比例;而像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一个省的500强企业数量就相当于西部整个地区的80%以上,这组数据向我们表明了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环境依然堪陇,企业缺乏发展壮大的良性土壤,受历史条件、经济基础、政策法规、地域条件、技术传播等条件的限制,我国西部地区的企业转型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毕竟西部地区的企业结构依然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农业、制造业等仍然是西部地区企业的主导形态,第一、二产业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500强,西部离东部究竟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