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要研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存在的形式,还应研讨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关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先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表明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占主体地位,不肯定这一点就不是社会主义者。同时也需要有其他分配形式作补充,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其次还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既能克服平均主义,又能防止两极分化。最后又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说:按劳分配就是“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1页)又说:在按劳分配条件下,生产者享有个人消费品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11页)  相似文献   

3.
一、商品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弄清商品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实质是弄清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和马克思当初设想的按劳分配有什么区别。由于马克思当初的设想,人所共知,故这里不再赘言,但为了叙述方便,还有必要提到。1、按劳分配所实行的经济条件或环境不同。马克思所设想的是与商品经济不相联系的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都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容性。在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公式中,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相安”地相合在一起,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从动态上讲,商品经济的运行,对按劳分配的贯彻和实现,发挥着积极的机制作用,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水火关系。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的机制作用,最主要的表现在:只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得到检验和净化,把劳动所得的报酬和所提供的劳动量一致起来。我们知道,按劳分配的核心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多劳  相似文献   

5.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由此触发了一场关于按劳分配原则是存是废的争论。最近有些同志撰文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按劳分配,是以产品经济为实现条件的,由此推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同商品经济不能两立。要实行按劳分配,就必须是产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必须另择其他分配原则。我认为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分配原则,它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内核只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而不以公有制经济是按产品或商品的形式进行组织和运行为转移的。后者只能制约按劳分配的非本质方面,即制约按劳分配原则实现的具体  相似文献   

6.
7.
侯风云 《经济师》1993,(9):39-41
<正>一、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层次 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要求应该从两个层次上贯彻执行。第一层次是生产单位之间必须实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即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只有当生产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花费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任何超出社会必要劳动以外的多余部分不能被社会承认,因而  相似文献   

8.
科尔内认为在传统管理体制下运行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短缺”。凯恩斯把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矛盾概括为“有效需求不足”,本文试图将“短缺”与“不足”统一起来探讨商品生产条件下更具一般性的“短缺”问题,以及“短缺”在何种条件下表现为社会经济效果问题或社会就业问题,由此建立一个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在该理论体系中,对国民收入超分配现象以及它产生的整个过程,可以作出较为令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我国现阶段,如何有效地贯彻好按劳分配原则,目前在理论上、实践中都未很好解决。近年在有关问题的讨论中,曾提出过不少好的见解和措施,如有关工资和效益挂钩问题,如何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等等。但这些观点大都是从微观角度考虑问题的,其缺点是,只考虑了企业与职工之间、不同劳动者之间等局部的或微观方面的劳动与分配关系,忽视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制约按劳分配落实的许多复杂的宏观经济因素和条  相似文献   

12.
常修泽 《经济纵横》1991,(10):24-32
“资产重组”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存量资产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更新过程。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推动资产存量的重组使之趋于协调和有序地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了克服我国原有资产重组机制存在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需要从明晰产权边界入手,通过矫正偏置的资产组合机构,改革原有的国产管理体系,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重组机制,使我国的资产存量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中逐步地引入了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价格机制,一种灵活的定价形式——企业定价,也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如何评价企业定价?怎样进行企业定价?在企业定价过程中必须解决哪些问题?这不但是摆在理论工作者而且是摆在实际部门的经济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完善社会主义价格形式体系;对于搞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对于深化  相似文献   

15.
邓春玉 《经济师》2002,(6):45-46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 ,理论与实践相比具有独立性 ,理论上的预测与现实实践的运行则更具有差异性 ,因此 ,对马克思创立的按劳分配理论应该运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给予新的思考和认识 ,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维来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有观点否认按劳分配理论的价值,认为按劳分配理论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表现,仅是不能实现的一种道德化的追求。实际上,按劳分配理论不单是先哲们头脑里的构想和假设,在社会主义的现实中,它的合理性来源于实际的经济条件,并且由于实际的经济条件而得到实现。文章对四种有代表性的否定按劳分配理论价值的观点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7.
<正> 小企业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间的过渡需要变革,所以总是伴随某种危机或问题。管理人员若能适时顺势,危机会冰消雪融,问题可迎刃而解。事先了解危机的起源以及每个阶段预期达到的目标将会自然而然地完成转变。本文将着重阐述这五个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漫长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其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而需要长期努力,持之以恒。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如何进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做一番粗浅的探讨。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历史进步不可超越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以市场需要为出发点,以市场交换为直接目的,自由、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通行原则,追求利润是商品经济的内在动力,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它对道德…  相似文献   

19.
李伯东 《经济论坛》1999,(10):26-26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目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既定前提条件,这已是勿庸置疑的。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我们不仅仅应该认识这一既定前提条件,更应认识“个别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已经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极...  相似文献   

20.
按劳分配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始终的一种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的表现。但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条件的发展变化,按劳分配具有不同的特点。一、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