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企业理念     
中国本土企业“以小搏大”必须掌握三大秘诀面对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形势,中国本土企业要想做到以小搏大,以弱胜强,有三大秘诀不可不察。第一个秘诀是集中优势兵力。与军事策略类似,在综合实力明显占优的跨国公司面前,本土企业需要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也就是说,至少是在起步阶段,本土企业需要集中自己的资源在某一个细分市场上,这一点经验,几乎为所有的军事案例所证实,也为所有的商业案例所证实,关键问题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如何应付跨国公司的反击?第二个秘诀是快速行动。这一点颇类似于毛泽东提出的“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力缺口"的合作模式与知识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投资的契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以知识为源泉,学习为手段,来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国际化重要的战略选择。同时,必须正确衡量与跨国公司之间存在的“能力缺口”的大小,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选择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模式。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穆易 《新财经》2012,(2):90-92
在环保“紧箍咒”面前,本土车企与跨国公司的技术暗战早已开打。凭借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已经在节能汽车产品和技术上抢得制高点。但尚不能断言本土车企就一定不能走出一条技术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即将“入世”,“入世”后,世界经济会通过两条渠道对国内经济形成影响。一是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一方面关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会使外国有竞争力的商品大量进口,对国内进口竞争产业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的放开,会促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扩大生产和出口。二是投资自由化进程中,外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会利用自身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国内,导致某些产业迅速发展。为了“入世”后经济能够获得良好发展,山东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考虑上述影响。   一、“入世”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不甘示弱、“与狼共舞”,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分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国际化战略会给我国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从而使我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一、中国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竞争的辽阔草原上,有羊、狼、豹子、狮子等多种动物,其中羊代表没有竞争力或竞争力不强的本土企业,狼代表竞争力较强的本土企业,而豹子代表跨国公司在华的合资企业,狮子是纯粹的跨国公司。近年来,“羊、狼、豹子、狮子”无不到武汉商业这块绿地上角逐争食。“物竞天择,适生存”。武汉本土商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繁衍出了一只只令豹子、狮子也心惊的“土狼”,他们正带领着武汉商业从“羊”时代迈向“狼”时代……  相似文献   

7.
彭丽红 《开放导报》2001,(11):11-13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投资与消费信心的削弱,不确定性预期导致的审慎投资与消费, 不仅恶化了企业的竞争环境,而且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基础, 许多企业不得不靠开始裁员以度难关。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国内市场的巨大开发潜力以及中国即将加入WTO等,一方面强烈吸引着国际资本和人才流入,成为全球经济亮点;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纷纷抢滩必将对中国企业形成重创。因此,在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甚至取消的进程中,加速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将是中国企业赢得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竞争格局,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已经占据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大部分份额。面对新的国内国际环境变迁。内资企业面临的现状是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迎战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必须学习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经验。提高内在的国际竞争力。取得全球化经营优势。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内资外资发展绩效对比、全球化经营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产业组织、提高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综合竞争力的作一点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传教” 从零开始创设一个行业 1995年,黄家声以该美国跨国公司亚太区总裁的身份来到广东进行客户拜访,发现当时中国的实验室非常落后,而中国国内并没有实验室设计和建设的企业,他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10.
自从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以跨国公司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以来,近30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活动在全球的扩展与深化,关于跨国公司形成机制及其活动原理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了,且已形成诸多自成体系的理论、派别。其中尤以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后来的发展水平理论较为引人瞩目,国内对上述理论也作了不少评介。但是,对被国外学术界视为“分析跨国公司的有力工具”甚至是“关键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如狼似虎地抢滩中国市场,给本来就有点脆弱的本土企业带来严重威胁。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要生存,要抗争,本土企业瞄准跨国公司的软肋,使出克敌制胜的招术,虎口夺食,拼抢一杯“羹”。  相似文献   

12.
刘勇 《中国经贸》2005,(9):27-27
“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的对立关系,最终必将会形成一种更加和谐统一的发展态势。但是,无疆界投资的实质又决定了这始终是一场针锋相对的抗争。在长达20多年的中国外资引进的里程中,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形成“烽火连城”之势,在包括技术专利、市场垄断以及能耗方面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当代经理人:根据您的研究,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上是否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后,以欧美大型垄断资本为代表的第二代跨国公司开始全面进军中国,它们在商品市场上运用种种手段与国内企业竞争。全面挤出国内企业,从而使需求从国内企业转向跨国公司。本文通过分析“挤出效应”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反“挤出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不断的管理创新是本土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市场竞争,适者生存。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实施本地化经营,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的今天,本土企业必须不断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采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管理创新,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最终将企业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为民族工业的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土企业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与国际“对标”,深入查找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全面采用国际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05,(11):1-1
近年来,面对国内市场饱和、竞争日趋加剧的现实,浙江企业纷纷踏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数量众多的产业群“被迫”从本土走向国际市场,以维持成长并消化丰沛的生产能力。可以说,产品市场国际化是目前省内企业发展的明显趋势之一,然而,在国际化道路上,最大的困难未必是来自跨国公司的打压,企业如何强化自身对国际化的理解和谋求持久的市场势力才是更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苏州模式"的反思及区域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与日韩出口导向模式不同,“苏州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招商引资来发展出口加工业的外向型经济的典型模式,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尽管苏州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能迅速推动当地工业化进程,但是这种模式极易导致外资经济与本土经济的二元化发展格局,引发空心化危机。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外资主导的出口加工模式必定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新苏州模式”转型。新模式的设计应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本土企业加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为此,苏州模式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促进本土企业与外资加工企业的嫁接和配套。  相似文献   

18.
研发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活动使得研发资源的流动加快。天津应密切追踪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新动向并制定新的发展思路,加快研发中心的集聚,并趋利避害.培育和提升本土研发水平。争取建成跨国公司研发的集中地。借助全球研发资源的再配置有利于研发中心向天津的集聚,笔者建议:1.调整招商重点和策略,与“科技招商”和产业创新对接,吸引跨国公司来津设立研发中心,探索其与本地企业和项目合作的新机制。2.加强企业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3.构建“政府扶持+市场驱动+金融支撑”的机制.加快培育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东道国市场为分析框架,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三个不同时期建立数量经济模型,推导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不同关系。模型充分显示:FDI进入东道国市场带来的竞争和示范效应促进了本土企业的不断成长;随着投资量的进一步增加,加速了本土企业的两极分化,即崛起和破产,本土企业的生产总量表现为基本保持原来的水平;而大规模引资使得东道国市场逐渐被垄断,导致本土企业的萎缩,外资对本土企业的成长产生了阻尼效应。本文得出引资边界的不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经济效果这一结论。最后,文章提出了几点引资边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磊 《科技和产业》2006,6(12):14-18
研发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新战略正逐渐显现,这种战略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现状做出总结,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选取上海进行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从长远和全局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有利于促进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有利于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经济体制的完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