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三农”问题目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三农”问题中。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则是重中之重。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国内外实践看,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农民的增收呈正相关关系,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因此,针对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村公共物品存在外溢性经济效果的特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改善我国的农村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找到并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农民增收。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税费改革又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捉襟见肘。本文就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方涛 《特区经济》2011,(9):178-179
本文以保护农民享受公共产品消费权为出发点,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以及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建议,以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一直以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在中央把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处于城镇化前沿的城郊农民增收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成都市为例,在统筹城乡经济的背景下,阐述了城郊农民的收入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了影响城郊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破解城郊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负担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已成为中国社会非常突出的公共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是当前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农村,农民除了交纳农业税收外,还要向乡镇政府和集体经济交纳"三提五统"和各种"杂费",农民负担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不准超过上年农民纯收入5%的上限.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不合理,加重了农民的税外负担.因此,要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必须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入手,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秦敏 《特区经济》2014,(5):78-80
长期以来,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农业进步的一个瓶颈。本文在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直都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税费改革以来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以后.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便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迫切任务。但自前我国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理论思考层面。对于现实的农民需求状况不知或知之甚少。如何从实证性的角度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建构给学界提供一些参考.笔者利用工作关系于2005年2月-2006年8月对湖南省浏阳市、长沙县等地农村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调研与考察.希望借此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做一些理论上的思考与实证上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扩大农民就业 "三农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不断深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增收难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扩大农民就业.  相似文献   

11.
史明瑛  朱德开 《特区经济》2008,(11):177-17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调查分析合肥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实和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和建立持续增长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NGO的发展与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面临的难题。农村NGO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有利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当前,农村NGO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障碍在于其法律地位不明确、资金来源不足、发展环境不优、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对此,必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筹资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内部管理等措施来促进其参与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3.
张黎 《特区经济》2008,(12):156-1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三农"问题没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大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导致农民增收难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水平的关键是强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当前,我国在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有许多的不足,必须强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而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4.
论影响当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阿娟 《特区经济》2010,(4):194-195
"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不解决,"三农"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而"三农"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沈沁 《新疆财经》2007,(4):41-43,22
我国"三农"问题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就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病因之一。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体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合作社自身的组织特性,"三农"发展的新需要,政府意志的持续介入,构成了我国农民合作社实践的本土性场景。合作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切入口,具有较强的整合优势,政府扶持并实施财政补贴十分必要,但当前财政资金瞄准过程中资金漏损和低效聚集问题突出。政府对合作社的政策激励应该以规范诱致下的公共供给为革新导向,促进合作社以更加规范的运作方式为农村发展和农民社区提供稀缺的要素支撑与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完备及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还远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增加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难度,也妨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关键.也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滞后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全面发展.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资金匮乏、供给不足、供给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越发突出,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且妥当的解决,必将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并根据内蒙古地区农村实际情况,从满足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农村公共物品存在外溢性经济效果的特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改善我国的农村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找到并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内涵;阐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方式单一;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健全;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提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建议:提供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决策供给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