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12日公布201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统计显示,虽然二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但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772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1%;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9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629亿美元。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经常项目顺差537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844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逆差4844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逆差9782亿元人民币,国际储备资产减少4925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价,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8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17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11亿美元,初次收入基本平衡,二次收入顺差2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789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2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594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减少802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收支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差,这一特征近年表现尤其明显.2001、2002年国际收支总顺差分别为522亿美元、677亿美元.2003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45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实现顺差527亿美元,外汇储备也因而快速增长,2003年底达到了4033亿美元.到了2004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2月24日发布的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实现了经常项目以及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初步预计经常项目顺差约70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约112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约250亿美元和60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在9月底已超过5000亿美元,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6099.32亿美元(详见表1).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方向。欧美国家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逆差,在高消费水平的同时,长期保有低利率和储蓄率;而新兴市场国家则持有大量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在利率和储蓄率上则较高。在失衡现象中,以中国和美国最有代表性。本文即旨在对失衡问题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做一概要的总结,并对中国在失衡问题上的考量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国际金融研究的重要方向。欧美国家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逆差,在高消费水平的同时,长期保有低利率和储蓄率:而新兴市场国家则持有大量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在利率和储蓄率上则较高。在失衡现象中.以中国和美国最有代表性。本文即旨在对失衡问题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做一概要的总结,并对中国在失衡问题上的考量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与多数‘起飞”中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外贸经历了“由逆转顺”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前以逆差为主,90年代后持续顺差。2005年以来,我国顺差迅速攀升,达到1020亿美元,2006年已超过1770亿美元。特别是我国顺差增长与外汇储备同步升至万亿美元以上,引起了各方面对外部失衡的广泛关注。如何看待顺差增大问题,我认为有五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我国涉外经济平稳发展,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1年增长6%。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初步形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外汇储备增长明显放缓。其中,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2.3%,仍保持在国际认可的合理范围之内;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主要是非直接投资项目逆差较大,反映了境内主体境外  相似文献   

8.
中美消费模式成因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矛盾的总爆发,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贸易收支盈余和美国的贸易收支赤字正是中国高储蓄和美国高消费的外在表现。本文分析了中美两种消费模式的成因,并对后危机时期两种消费模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金融危机警示人们,中国需要扬长避短,在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模式之间寻求平衡点,着力于拉动内需,同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构建包括异质性生产率冲击的经常项目跨期理论模型,并采用1991—2014年65个国家(地区)的数据检验了两类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特定生产率冲击会增加经常项目逆差,世界生产率冲击会提升经常项目顺差;国家特定生产率冲击的永久性和世界生产率冲击的非永久性是造成生产率冲击对经常项目产生异质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全球经常项目失衡主要归因于各国国内和国际实体经济,各国除了要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平衡本国经常项目外,还需通力合作来调整全球经常项目失衡,而非盲目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球经济面临失衡,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中美两国。中国的双顺差和美国的双逆差构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中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GDP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对世界经济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世界经济中经济失衡、石油价格问题热点事件,然后分析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通过贸易渠道、经济结构、环境、发展方向方面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展览发展趋向国际化、定期化、专业化和品牌化。迄今为止的大型国际性展览会有很大一部分国际参展商选用的是其当地供应商,而中国展览企业更多的扮演了地接的角色。由此可见,在国际展览市场上,中国展览企业缺少了对自身品牌的宣传意识,从而使企业与国际参展商之间形成了真空。  相似文献   

12.
4月14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金砖五国"领导人第一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这是金砖国家"四扩五"之后的首次峰会,也是"金砖"峰会首次在中国举行。  相似文献   

13.
商海拾趣     
韩一崝 《国际市场》2009,(12):14-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在经济各领域不断深入,世界必将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由此带来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发展中经济体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升级,由生产制造向高端服务转型创造了新机遇,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新空间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长三角城市群的共同协作,长三角区域合作渐入佳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在2004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中,长三角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相似文献   

15.
林珏 《国际市场》2009,(8):8-13
本文系林珏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国际油价变动趋势与中国经济安全问题的实证分析》(项目批准号:07JA790066)成果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商务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所起的作用,不少人存在着一种“认知缺失”,并没有达成共识。须知,经历了20多年发展之路的我国中小企业,不论是在经济舞台上的活跃度,抑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都是让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7.
On March 29, Sweden-China Business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Forum, jointly organized by CCPIT, Swedish Trade Council and Sweden-China Trade Council, was held in the city hall of Stockholm in Sweden. More than 500 Chinese and Swedish business representatives attended this forum, mainly from the sector of auto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and medicine etc, which are the key cooperation fields between China and Sweden. Xi Jinping,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Olofsson, Vice Premier of Sweden,  相似文献   

18.
19.
记者:总统先生.在您启程出发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前.您的心情如何? 总统:其实.我今年2月曾经访问过中国,数月之后我就又一次来到中国,如此频繁的高层访问印证了巴中友谊的稳定与牢固。我还将参加第五届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且参加峰会期问的各种论坛。此次访问期间.我将与胡锦涛主席再度会晤。我们高度重视同中方发展广泛的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上海展示了现代化的中国.这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The policy of developing SMEs is what Japan and China have in common. I eagerly hope that the SMEs in China and Japan could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developing a long-term and friendly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Tadashi Okamura, Director of Jap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JCCI), remarked at the China-Japan SMEs Development Forum on March 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