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静巧 《宁波经济》2007,(10):40-41
信用村,是指辖区内农户信用观念强、经济状况好、致富积极性高、社会风尚好的行政村。信用村实质上是为了较好地解决农民贷款难、农业信贷投入不足等实际问题而建立的一种由农民自愿参加,农村信用社提供贷款信用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由信用社、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建立的一种社会信用  相似文献   

2.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指出,本届政府任期内要在全国初步建立信用体系框架。去年,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建设“诚信江苏”的号召,有关地区、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实施“诚信江苏”工程试点工作。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全国诚信体系建设中,理应率先垂范。省整规办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打造“信用江苏”,  相似文献   

3.
优化诚信环境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一种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讲诚信,社会经济关系就无法正常维系;没有信用,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就不能存在,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秦建 《上海国资》2002,(2):18-21
我国二十年的市场化改革,始终被"诚信"不足而引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听困扰:从"三角债"危机到假冒伪劣盛行,从地方政府保护造假发展诸侯经济,到资本市场中频频曝光的失信丑闻,经济领域中的道德滑坡现象愈演愈烈,一步步升级为侵蚀国民经济肌体的严重而又无形的蛀虫。中央政府和监管部门则发起了从"百城万店无假货"运动、总理挂帅清理"三角债"、到资本市场上声势浩大的"监管年",在营建社会商业诚信氛围和法制环境上费尽心机。但是直到今天,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是诚信不足。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随着全球一体化步的加快,遵循世贸规则,信守国际公约是对每  相似文献   

7.
司斯 《辽宁经济》2010,(10):31-31
根据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信用辽宁"建设工作部署,按照东北四省区商定的联合开展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精神,切实提高辽宁省企业诚信水平,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经省政府同意,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信用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2010年辽宁诚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计划于今年10月底完成。  相似文献   

8.
9.
安徽省无为县在改革开放的20年里,有两件事很出名:一是当保姆,二是做板鸭。不管哪件事,经无为人的演绎,就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无为县无城镇董桥村从做板鸭、换鹅毛到“杀白条”(宰杀白鹅)、制毛片,闯出了一条通向富裕的大道。这个村共有836个劳力,常年在外的有460多人,1998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6亿元,人均纯收入3900元,90%农户住上2—3层楼房,一个从农业走向工业、从贫穷迈向小康的现代化新农村正在崛起。崛起的过程董桥村地处无为县无城镇西北部,有14个自然村、13…  相似文献   

10.
徐礼和 《乡镇经济》2001,(2):34-34,36
最近,我们对江苏省太仓市235个村经资合作社,1984来以来可支配收入和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证明家庭承包制为村发展非农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创造了条件,积累了农业投入的资本,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物质基础。 作用与渠道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1999年,全市 235个村的收入总额为 10773万元,比 1984年增长918.2%,年递增16.7%。村级经济发挥了其他经济层次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稳定了农业基地。1984 年至1999年,235个村用集体积累先后投入9576 …  相似文献   

11.
12.
走进树桥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边是平坦整洁、路灯高挂的水泥道路,一边是碧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的穿村河道,一边是错落有致、略施粉黛的农家新居,尤其是那新建成的文化公园,亭台石桥,水流花开,生机盎然。昔日“马湖锅底畈,十年荒九年”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卫生村、市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这巨大的变化是树桥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不断进取切实加强村级经济、村庄整治、乡风民俗、社会事业和村级班子“四位一体”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组织南京师范大学寒假返乡的研究生,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对不同地区的32名村干部(其中苏南9名,苏中6名,苏北17名)进行了访谈。受访村干部以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主,年龄大体在30—50岁之间,具有一定的化基础知识,部分村干部任职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一个新鲜事物,其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在实践运作中越来越显著,越来越明确。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差距。思考和寻求对策和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参考即是本文的目的和意图。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区建设》2008,(10):34-3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县(市、区)之一。自1991年开展农村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工作以来。帮扶对象由203个减少到现在的35个。这剩下的35个经济薄弱村,如何才能让他们强起来,跟上全区小康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太仓市沙溪镇太星村于2003年初对原村集体经济进行了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一年来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构建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决策。滨海是欠发达县份,又是农业大县,各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薄弱村在全省的1011个中占到45个,这些经济薄弱村由于基础条件差,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日渐凸显。近期,笔者针对经济薄弱村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64—1966年北京郊区开展的农村“四清”运动,留下了一批档案材料,其中较有价值的是各村按户建立的《阶级成分登记表》。这类登记表除逐项填列农户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以及土改前三年、合作化时、“四清”时等三个时期的经济状况外,还有“家史简述”,记述户主从祖父以来的个人历史,特别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其变化。在时间上,一般都追溯到本世纪一二十年代,最早的要到甲午战争前,乃至同治年间。这些材料,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村的土地分配、租佃关系、农业发展、社会习俗、人口流动,以及农民生产、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和变化,是一部丰富的农村经济史和社会史。对这类材料的加工、整理和利用,颇费人力和时间,但很有意义。这篇札记是我从近代经济史的角度整理和利用这类档案材料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浙江某村的调查发现,浙江虽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农户的资金借贷行为较少,依然是自给自足的、保守的生活方式。本次调查选择的地点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的某村,有效问卷165份。调查采用标准化问卷,主要涉及该村农户在民间金融组织的融资行为及对民间金融组织的态度,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事业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相亲相融,他们熟悉、了解当地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习惯,但他们的观念又新于周围的人,总是在寻找机会开辟一条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路子。这样的人一旦认识、接受了合作经济的全新观念,就会迅速成长为这个领域的本土人才,把其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张砚斌就是一位这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