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能够明确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总量等动态变化及风险等级分布规律,为三峡库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分区防控决策提供切实科学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污染风险指数及冷热点分析,采用高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降雨等多元数据,对2000—2015年流域内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土地利用源的总氮、总磷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1)澎溪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排放量呈现先减少再缓慢增长的趋势,其总氮、总磷排放均值分别为5 919.89 t和499.06 t,年均排放强度分别为12.53 kg/hm2、1.06 kg/hm2;(2)土地利用源对氮磷污染的贡献占较大比重,年均占比分别为60.05%、74.67%;(3)不同子流域总氮、总磷污染年际变化空间表现特征均为南河(1 560.59 t、139.44 t)>澎溪河干流(1 181.51 t、95.70 t)、桃溪河(1 179.56 t、106.27 t)>普里河(1 000.32 t、76.48 t)、东河(997.91 t、79.22 t),南河子流域是氮磷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金沟河流域和谐发展目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角度,分析了金沟河流域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晰、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界定不清、水资源管理部门分散三大弊端,以及硬件建设缺失和软件服务不到位等主要问题,提出金沟河流域和谐发展的思路:在流域和谐发展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协调好流域长期发展与近期建设、水量调度与灌区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节水改造、地表水与地下水、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和水资源公益性与商品性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蕾娜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46-47
以密云水库上游的白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80年代中后期和2000年2期土地利用现状,借助GIS工具,分析了白河流域及其子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和方向及各个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主要结论如下:198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期间,除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余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均在减少:草地转林及退耕还林构成了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过程,其中云州水库小区域与下堡小区域是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贡献最大的2个子流域,张家坟流域是对白河流域保持自稳定性土地类型贡献最大的子流域。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社会经济水平低,长期毁林开荒致使森林覆盖率下降,加上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水库淹没面积大,移民人口数量多,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重建,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加大,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三峡库区污染源广泛,蓄水后流速减慢,自净能力降低,水体污染进一步恶化;分析了生态恢复中存在的两大问题:生态重建中的效益问题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和法制问题;提出了实施“生物工程”“、天保”和“退耕还林还草”三结合、健全法制、发展生态经济等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状况趋于严重,亟须划定流域生态红线,进行综合管理。针对流域生态红线管理面临的制度困境,提出流域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建设的路径,包括健全流域生态红线的规制、建立流域生态红线分级分区管控机制、强化流域生态功能目标考核、全面实行流域上中下游生态补偿、完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7.
中国流域环境综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流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质较差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辨识 ,系统诊断了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环境管理状况 ,揭示出中国流域环境管理的瓶颈。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流域环境管理系统的构建框架和运行流程 ,并从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水资源法治建设、市场经济手段应用、生态需水量保证、信息网络平台构筑等方面 ,提出了中国流域环境综合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锦绣川流域是济南市南部山区典型的小流域之一,流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景观破坏以及其它用地对河道、库区的侵占;针对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环境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经济发展需求、县域统筹规划、基层发展意愿三种情景分别对2020年重庆市酉阳县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并采用规划配额法测算了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结果显示:①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达到74.39%,其次是公路尤其是乡镇低等级公路,建设用地总体表现出农村占地一头独大的特点;②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与约束力并存,基于县域统筹规划预测的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为5244.85 hm~2,在三种预测方法中规模最小,但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土地紧缺的矛盾已经显现;③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很低,2004-2020年间集约挖潜的潜力达到3113.58 hm~2,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笔者认为,合理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尤其进行低效用地调查、规划、整理,促进已利用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增加似应成为未来西阳县及整个三峡库区上游建设用地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