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理论界也很少研究.文章从弥补供给缺口、缓和贸易摩擦、诱导国内需求与激发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利用1978~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适度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实现外贸基本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进口贸易结构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进口贸易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研究,验证了政策激励带来的进口贸易结构优化,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对山东省积极扩大进口战略和政策激励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实现进出口的有效联动和良性循环,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通过分析进口贸易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肯定了进口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并选择在我国进口贸易中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法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四国作为样本国,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扩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进口贸易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技术外溢和竞争效益等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对山东省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进口贸易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山东省应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发挥区位优势,合理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以进一步提高进口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家还是现代经济学派都从不同角度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了论证,进口贸易有利于促进本国技术创新以及相关产品出口,提高国内产业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但在扩大进口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政策障碍,我们应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简化管理的行政程序,从多方面实现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进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入世后我国进口贸易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能源进口的迅速增长)是否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这一问题,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进口贸易增长现状的最新数据,评价了我国的进口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尽管1999年后我国进口贸易迅速增长,但除了部分重要商品和产业领域应引起关注外,进口基本没有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黑龙江省亟需优化进口结构,提升进口质量,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进口商品结构、进口国别结构、外资企业及进口贡献等方面,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考察黑龙江省进口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进口贸易政策落实,大力推进进口贸易发展;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和进口国别结构,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比重;改善外资投资环境,扩大吸收外资规模等提升黑龙江省进口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已有对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总量层面上,而在产业层面上的关系探讨较少。本文利用我国1980~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和进口等统计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产业层面上的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相关产业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进口贸易的增长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不仅推动外贸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而且构建了进口贸易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发展,跨境电商日益数字化将助推进口贸易"三智"发展.通过跨境电商促进进口贸易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平台共享产品资源信息,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和质量;降低入驻平台要求,吸...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与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晋 《财贸经济》2001,(2):60-63
关于"新经济"的概念众说纷芸,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信息革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网络应用、知识创新为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特点的经济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