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政困难不断暴露、债务负担重、收支缺口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工作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对一组乡镇2004年财政现状的分析,反映了税费改革过程中乡镇财政的困难现状,从政府行为和监督的角度探讨了造成财政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项财政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从体制上上划到县级财政管理以及正在实施的农业税政策调整,乡镇财政运行和管理的条件及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乡镇财政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乡镇财政收支职能弱化、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政府债务继续膨胀、乡镇之间不平衡性加剧等。当前乡镇财政运行的风险突出反映在两大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多数乡镇财政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经研究表明,我国83%的乡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财政困难,主要表现是乡镇财源基础薄弱,收入增长乏力;财政供养人员严重超编,支出压力大,入不敷出;赤字扩大,债务沉重,有些地方已经严重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也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党群关系,造成了社会上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如何改革乡镇财政,如何站在历史性的战略高度,即站在城市化、产业化及市场化的高度重塑财政体制,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泰兴市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有效缓解乡镇财政困难,根据市情,推出了“一市两块”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方案,决定对乡镇实行“三规范一保证”,即规范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规范乡镇财政监管措施、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其中对经济薄弱乡镇实行在现行分税制体制下的“乡财县管乡用”。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结合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经验,现就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通知如下。一、必要性乡镇财政自建立以来,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乡镇财政收入规模大幅下降,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明显缩小,不少乡镇存在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债务负担过重、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为推动建立县乡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6.
税费改革初见成效,乡镇财政捉襟见肘: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1年全面推开。四年来,通过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乡镇财政经费不足、乡村基层组织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却更突出了:  相似文献   

7.
《农村财务会计》2006,(11):14-14
本刊讯 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结合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这对推动建立县乡镇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对基层政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基层政权运行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财政陷入困境,乡镇债务沉重,偿付能力大幅度削弱,乡镇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能力大幅度降低。要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则必须改革乡镇财政体制,规范乡镇财政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县乡财政困难局面,确保乡镇机构正常运转,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乡镇财政自建立以来,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乡镇财政收入规模大幅下降、支出范围明显缩小,不少乡镇存在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债务负担过重、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为推动建立县乡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6,(7):47-47
从2006年4月1日起,河北省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在12个试点县(市)正式推开,考虑到中央和省、市财政政策,以及利于工业合理布局、人口合理流动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改革试点确定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和统收统支加激励两种模式。目前,12个试点县(市)的173个乡镇中,有28个乡镇实行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每个试点县都确定了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乡镇);有133个乡镇实行了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12个乡镇实行了过渡性财政体制。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体制的调整,乡镇财政收支受到较大影响,现行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乡镇财政赤字与债务日益增加,并已影响乡镇行政组织的正常运转及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进。造成乡镇财政困境的直接原因是乡镇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及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深层原因是“分税制”不完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行政改革不到位。本文最后从制度创新角度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是指以乡镇为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指标管理、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工资统发”,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其核心内容是“乡财县管乡用”。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利于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防范乡镇债务风险,为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聚财和理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乡财县管乡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乡镇财政运行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完善乡镇财政运行机制的思考叶宝珠乡镇财政收支范围,包括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乡镇自筹资金。1994年乡镇财政总收入已达786.9亿元,占县乡两级收入的48.4%。离开最基层一级乡镇财政的配合,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就难以进行。因此,新形势下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的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乡镇财政运行也面临着空前压力,这种情况在经济薄弱地区尤其突出,具体表现在乡镇财政财源建设困难,财政收入规模大幅下降;乡镇财政的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保工资保稳定的压力加大;乡镇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风险日趋加剧.如何使乡镇财政走出低谷,摆脱困境,已成为当前农村综合改革一个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乡镇财政及其改革初探——洪镇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通过对洪镇的调查,对乡镇财政及其改革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发现无论是县乡间的分税制改革、结算体制的改革还是农村税费改革、或以“零户统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其改革趋向和初衷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同步进行县乡之间政治体制改革和对乡镇整个政治体制进行统筹性的制度安排或整体性制度创新,往往很难达到乡镇公共财政改革最初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会计》2006,(9):11-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结合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经验,现就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压力不断加大,为维护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必须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本文在把全国乡镇粗略划分为农业型乡镇和非农业型乡镇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型乡镇机构改革可实行乡镇公所,非农业型乡镇在保留一级政权的前提下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并进一步提出乡镇机构改革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多方打通人员分流渠道、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化解乡村债务、强化县级机构改革、大力发展村民自治和民间组织。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税改后乡镇财政收入的锐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既使税费改革顺利推行,又保乡镇财政的正常运转,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势在必行,然而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往往带有明显的长官偏好,使其不能起到缩小地方差异的效果,因此,必须对转换支付行为予以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9.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财政,是支撑乡镇政府运行的财力基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镇财政能力存在很多问题,如乡镇财源建设薄弱、政府职能界定不清、乡镇财政行为不规范、乡镇债务沉重等。透过现象,从体制上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职能的定位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条块分割等现象严重。一方面反映为政府职能的“越位”,政府无所不能,政府承担了大量不该承担的经济职能,政府各个经济管理部门事权和财权不分,分管财政经济的部门林立,政出多门,条条专…  相似文献   

20.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财政,是支撑乡镇政府运行的财力基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镇财政能力存在很多问题,如乡镇财源建设薄弱、政府职能界定不清、乡镇财政行为不规范、乡镇债务沉重等.透过现象,从体制上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