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利用房价——房地产市场发展评价模型,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未取得预期效果,大连市房价持续上涨;并指出应重点运用经济手段和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减少行政干预,保证政策调控的长期性和一致性,才能保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平抑房价的政策是收紧货币供应和放开土地供应。 新闻提示针对目前调控加码,"市场学派"的经济学家对此屡有批评:行政式干预有违市场经济规律,最终达不到调控房价和房地产市场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北京房地产》2005,(10):56-57
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银行利率上调是最终的金融调控手段。银行利率几次上调之后,城市居民的购房计划和对住房价格的心理预期出现了哪些变化?一项来自前进策略城市管理策略部和零点调查房地产研究事业部的调查结果表明:银行利率上调之后,绝大多数普通城市居民家庭都对购房计划做了相应调整;尽管不少人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抑制房价上涨,多数人对房价的心理预期还是看涨。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的房价膨胀引致中央政府频繁出台调控政策,以期缓解高房价问题。中央政府已经多次强调房地产调控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明确坚持房价调控目标不动摇。但是,由于以往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导致房价出现持续的大幅下滑,使得政策调控效果仍然是各界心中的一个巨大疑问。显然,理解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是预期调控政策效果的基础。那么,过去近10年,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的画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角色错位与失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未取得预期效果。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角色错位与失位,是造成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对我国宏观调控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群  石弘 《财会月刊》2007,(12):74-76
针对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未取得预期效果。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角色错位与失位,是造成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对我国宏观调控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频道2月13日消息:信贷紧缩政策和反囤地的系列调控政策开始显现效果,最近一个月来长三角土地市场明显降温。因为乏人问津,一些地块以底价成交,甚至流标。市场预期,地价出让趋于理性是稳定房价的前提之一,只有“面粉”的成本(地价)低了,“面包”的价格(房价)才有相应回调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媒中评     
楼市调控目标别让公众猜谜 尽管此番楼市调控的力度可以说史无前例,政策层面展示的决心更是让公众对于房价回归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问题在于,此次楼市调控的预期究竟是什么,目标究竟在哪里,其实依旧语焉不详,甚至连调控的预期目标究竟是让房价理性回归,还是涨得慢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货币幻觉、理性预期等相关理论,尝试建立从非理性情形到理性情形的超大城市住房调控动态分析框架,提出了“非理性预期”“接近理性预期”“理性预期”三种理性情形,认为住房调控是为了弥补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调节的不足,在不同理性情形时住房调控的关注点和具体措施应有所差别。从贴近现实、稳定预期、回归理性的政策出发点考虑,超大城市住房调控应重点关注“非理性情形”的短期调控策略和“接近理性情形”的中长期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交易者预期和正反馈,建立了一个房地产价格变动模型.根据该模型,分类讨论了交易者对房地产政策预期的不同,对房地产价格演变方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否有效,除取决于政策出台时间、政策力度外,还取决于其能否有效改变交易者对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报道见诸媒体。许多人开始猜想: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已经开始放松了?近期楼市成交回暖是事实。调控半年之后,一部分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刚性需求(如结婚购房)认为房价下跌无望,出手购房;而在股市低迷、投资无门的情况下,也不排除一部分预期房价还会上涨的投资者出手。但是,如果就此判断房地产调控将会放松,不免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中文微博舆情系统挖掘信息构建房地产市场乐观预期指数。基于北京市商品房市场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自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期指数在短期内影响北京商品房销售和库存变化,且可用于预测北京房地产市场短期趋势。但是,公众预期指数与房价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认为公众舆情指标可及时揭示公众对房地产市场及相关政策的反应,它有助于提高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的动态预测能力,可用于监测和评估相关政策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海房地》2005,(5):1-1
最近,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无论在交易层面还是心理预期层面,都对上海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场观望气氛日渐弥漫,买卖双方进入了对峙期,房价涨跌也在对峙中开始了调整,显示宏观调控政策收到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楼市》2012,(7):76-77
"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房地产问题答记者问时话音刚落,网络上,各种民间的、专家的、感性的、理性的关于合理房价的计算方法一涌而出,纷繁复杂。那么,国民对房价的预期如何?全国的合理房价又是多少?《楼市》调查为您一一揭晓。  相似文献   

15.
苏艳 《上海房地》2011,(10):11-15
2005年以来,国家将稳定房价作为房地产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一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去年以来,中央开始采取限购、限贷、限价等行政手段,尽管引起争议与质疑,但短期效果比较明显。本文对住宅市场的行政性调控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表现出诸多的不确定性。本文从房地产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试图对南昌近几年来房价走势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的房地产发展调控政策、宏观环境等因素,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南昌房价的基本走势。指出宏观调控将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供应结构趋于合理,各市场主体趋于理性。调控后未来几年南昌整体房价低幅稳健增长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房价调控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大难题。从1998年算起,我国房价调控已经历时14年,但收效始终有限。最近一轮自2009年底开始的楼市调控,直至2011年第4季度才见回落,但最近几个月,楼市价量和市场预期又一次出现了强劲反弹的迹象。房地产调控本应可以抑制房价平抑供求,然而,国家大力管控的房价为何在经济减速下仍强势反弹。这需要理性的经济学分析。下面,我  相似文献   

18.
预期因素对房地产价格波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理性预期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理性预期通过改变房地产需求和供给进而影响房地产价格,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影响理性预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叶芳 《上海房地》2010,(4):34-35
2009年,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经济政策作用下,上海房地产市场显著升温。房地产销售增长迅猛,房价回升并持续走高;土地市场交易活跃,地价不断创出新高;房地产贷款出现较快增长,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已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所转变,短期内供求关系可能趋于宽松,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20.
宏观调控政策对稳定房价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稳定房地产价格尤其是住房价格,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2005年3月以来,为了抑制持续上涨的住房价格和房地产投资规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如"国八条"、"七部委意见"、"国六条"以及"九部委意见"等政策,从土地、金融、税收、住房供应等方面,全方位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然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8月发布的房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事实证明,此前的调控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