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勇毅 《商界名家》2006,(4):102-104
中国OA软件市场,近几年处于群维纷争、诸强鼎立的“战国”时代。合强软件机构作为一家专业从事OA研发和服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1999年创办,当时还是十分不起眼的小公司,然而五年间,便携手各地合作伙伴创造了一系列的OA传奇,  相似文献   

2.
中国办公自动化软件(简称OA)软件市场,近几年处于群雄纷争、诸强鼎立的战国时代,合强软件机构作为一家专业从事OA研发和服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1999年创办,当时还是十分不起眼的小公司,然而6年间,便携手各地合作伙伴创造了一系列的OA传奇。从国内最早倡导"通用OA"推出第一代OA,发展到第三代系列产品——智能办公系统、行政办公审批系统;从零星的几个用户发展到拥有4000多家的用户,数十万国内最大规模终端用户群体;从4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现在拥有近200名的专业团队。  相似文献   

3.
吴勇毅 《电子商务》2006,(10):36-38
<正>什么惹眼就挂什么标签,什么有好处就往哪钻,这是商家通行的招数。于是忽然“城墙变换大王旗”,一些传统OA厂商纷纷摇头一变,都套上了协同的外套,号称自己为“协同软件”,一时响应云集的厂商竟然不少。一些业界人士甚至放言OA已过时落伍,协同软件将替代OA系统。协同论者说,协同软件不仅具有办公应用平台,同时  相似文献   

4.
垄断性软件,在世界范围内盗版率居高不下.围绕着对垄断性软件盗版和反盗版问题,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术界基本上是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框架下展开的.但这种框架下反软件盗版方式滋长了垄断性软件企业单边定价主义,没有充分考虑软件用户的权益,使得广大用户和国家利益受损,造成每年国家巨大资金流向国外.本文...  相似文献   

5.
王红芳 《商》2013,(2):244+195-244,195
随着软件的不断更新,UG软件是机械软件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是学机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对其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UG设计与编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的途径作了详细的阐述,为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还开设了网络精品课程,此外还阐述了UG软件和其他软件的不同及UG软件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6.
企业实施ERP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ERP红极一时,几乎所有的国际公司都挺进中国,国内软件开发商更是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所谓"ERP"产品;很多企业也跃跃欲试,纷纷上马,联想、康佳、长虹、海尔……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正不断加入ERP供应商们的客户名单中;再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ERP市场真是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7.
“柔性”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于管理学、制造系统中,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软件领域中。所谓柔性,即软件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特征。柔性概念引入软件工程领域,有利于开发出适应力较强的软件,提高软件对需求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开源软件的不断商业化,其本身逐渐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的载体并有了自身的利益追求,从而使得在其版权保护和相关利益者之间取得利益平衡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开源软件版权保护与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然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开源软件版权保护与利益共享的平衡机制;著作权的利益平衡要求开源软件的版权保护更加多元和开放化;当前环境下对开源软件进行"拿来主义"必须注意的事项;双许可证制度对开源软件版权保护和利益获取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不用多说,国内的OA系统多如牛毛。相信读者朋友们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也许您会说,我们公司的OA系统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变化的要求,现在几乎成为公司办公桌上的一种摆设。说什么办公自动化、提高自身竞争力,根本没有预先想象的好。说得不错,我们在这里通过介绍京华ExOA2000办公自动化系统,阐述它的特点及价格。最重要的是,抛砖引玉,提出一些让人们深思的问题,中国的OA向何处去?中国的OA如何跟上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如何切实可行地满足企业的变化需求? 一、网络时代对OA的要求网络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事物千变万化,反映到企业内部则是人员机构的调整、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的变化。以往传统的OA系统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变化,很容易成为办公桌上的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因为企业机构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于OA系统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导致OA软件不断修修改改,使OA系统的开发陷入“需求不断变化、软件不断修改、周期不断延长、效果难以预料”的局面。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办公自动化只能成为一句空口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98年以来在CSSCI来源期刊中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期刊上发表的"开放源代码软件"方面的论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通过对开放源代码软件和封闭源代码软件的比较,阐述其在生产目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区别;总结目前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和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1.
李凯 《财经界(学术)》2011,(10):152-152
改进和完善财务会计软件功能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特点,快速提供财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功能和效率,为财务管理和各项决策提供满意的服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现有财务会计软件进行开发"升级",使财务会计软件从原来的单纯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开发成为具有财务管理功能,为管理决策服务的高级财务管理会计软件.  相似文献   

12.
IDC 《电子商务》2012,(7):33
<正>DC六月发布2011年全球软件市场报告,指出微软营收在所有软件公司中排名第一,共有35家软件厂商的营收超过10亿美元。IDC全球软件追踪项目主管帕特里克·梅尔加雷奥(Patrick Melgarejo)表示:"2011年,全球软件市场获得了近两位数的增长,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的年增长率。不过DC预计,未来几年中整体软件市场将恢复较保守的增长率。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在于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市场因宏观经济原因而表现平淡。"2011年,有35家软件厂商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13.
朱萍 《创业家》2014,(9):69-69
正最近,从微软放弃"设备与硬件提供商"这一战略定位,也放弃安卓,重回软件与服务,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新一代技术革命推动着服务外包进入了新的时代,同时也给外包服务产业带来了新的方向,特别是软件外包服务产业,战术上对成本、技术的追求正在向对价值的战略需求转变。近年来,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正在面临着集体大考,迎接挑战的,不仅是  相似文献   

14.
"北方明珠"大连作为日本软件外包的中心,本文先是简述了世界外包业尤其是软件外包业的发展现状和大连对日承接软件外包的发展概况;其次,分析了大连发展对日承接软件外包的优劣势,介绍了大连承接对日软件外包与班加罗尔承接对美软件外包的异同点;最后,对大连对日承接软件外包进行了趋势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一个独立的、关键的阶段,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测试通常通过两个方面来保证软件质量,其一是技术测试,这是开发过程中对原程序的测试;其二是应用测试,这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对业务处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测试。测评是将测试结果提交各方面的专家评议并提出改进或完善措施,以保证其软件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在高新技术出口领域,有一个词频数出现,那就是"软件外包"。 3月,"首届中国软件欧美出口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举行;4月,由科技部组织国内外软件外包专家评审确定的"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名单揭晓5月,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简称COSEP)正式进入实施阶段;6月,中国软件  相似文献   

17.
《饭店现代化》2008,(3):49-49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软件行业诞生了一个新名词"SaaS",它来自Software-as-a-Service的缩写,中文解释为"软件服务化"。SaaS是迎合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特点而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软件运营模式:由服务商集中搭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通过互联网向中小企业提供软件产品并负责一系列相关服务,中小企业只需要一次性支付实施费和定期支付租金,便可使用相应的硬件资源、软件产品并享受维护与更  相似文献   

18.
数据挖掘软件不仅为人们在提取信息过程中提供了便利,还可以为各个领域平台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以加快各企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数据挖掘软件的便利,因此,数据挖掘软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本文就对数据挖掘软件进行了探讨,主要是就其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刘亚锋 《商业时代》2007,(30):99-100
本文详细论述了软件企业如何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阐述了两者相互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还论述了当前流行的软件项目管理技术RUP。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软件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深入分析,举实例来分析软件企业如何更好在国家现行税收政策下合理节税、避税。鉴于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软件企业也同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状况,本文首先给出了一些可以同时利用好这两种企业资质所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路;其次,进一步对这两类资质企业同时面临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给予剖析,结合目前最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给出了一些可以更充分计入加计扣除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