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Grubel和Ramkishen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了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并从中选取了市场结构、产品多样化、中美汽车贸易总额和中美汽车工业总产值四个因素,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各因素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这四个因素对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均起着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产品多样化程度最为显著,市场结构指数次之,这说明,中美两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是两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运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2000~2007年中国的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特征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进行跨时期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不平衡是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特征因素,其中,经济规模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尤其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且显著性有增强趋势;外商直接投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贸易不平衡与我国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呈明显负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增强趋势。另外,地理位置和政治文化因素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玮 《发展》2009,(6):112-112
本文主要从微观角度,分别论述产业内贸易在其易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认识到产业内贸易发展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4.
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士举 《北方经济》2008,(20):53-55
近年来江苏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根据江苏省2000—2006年数据,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及其各个不同产品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江苏产业内贸易的总体状况,发现江苏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模式为主,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江苏工业制成品贸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行业内贸易看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态与途径,寻求合理的和可持续的对外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在长期中的发展,本文从行业内贸易与净贸易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角度,对我国的制造业对外贸易形态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中各产业贸易形态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某些传统的进口产业成为或正在成为我国出口产业或创汇产业,某些资源性出口产业也正在或已经转变成进口产业,相应的行业内贸易发展成为我国贸易形态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特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eenaway和Milner细分法很好地刻画了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是评判一国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指标。通过梳理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研究文献,本文针对我国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提出了8个假设命题,并利用2001~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人均收入差异、工业发展水平、国际直接投资和东亚生产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中国与10个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采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伯格斯特朗德指数(G)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轻工业品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存的状态,并且轻工业品贸易的增长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方法,对1997—2011年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年来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额呈现年均增速16%的趋势,我国服务业贸易模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他模式为辅;而且多数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部门产业内贸易特征却不明显;此外,我国服务业贸易正朝着"原生性"的方向发展,水平型因素所起的作用比垂直型因素更加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方法,对1997-2011年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年来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额呈现年均增速16%的趋势,我国服务业贸易模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他模式为辅;而且多数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部门产业内贸易特征却不明显;此外,我国服务业贸易正朝着“原生性”的方向发展,水平型因素所起的作用比垂直型因素更加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要考虑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可行性,就应当未雨绸缪,深入研究其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政策的矛盾 3月30日,美国与欧盟共同向世贸组织投诉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这场争端起源于我国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颁布实施的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和东盟之间制造业的贸易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加强。文章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并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揭示了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周可 《改革与战略》2008,24(8):123-125
对中国1997--2005年水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水果产品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贸易形式。从水果产品整体看,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从水果产品分类看,苹果、香蕉、栗子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柑桔橙以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主要表现为以质量差异为基础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4.
高敬峰 《山东经济》2006,22(5):54-57
本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业内贸易对劳动要素的弹性略大于对资本要素的弹性,我国产业内贸易具有利用劳动要素比较优势的特征。我国产业内贸易一方面应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把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性和垂直性两种,并利用修改后的Grubel和Lloyd指数,计算了我国与1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根据本文的研究,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为主,其比重达到80%;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小,一般都不超过10%。与此同时,本文还时影响我国总产业内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我国总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人力资本正相关;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外国投资正相关。地理空间位置与它们都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程鹏 《改革与战略》2011,27(8):171-174
文章通过对比,指出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可以避免贸易摩擦,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广东省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来改善外贸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从产业条件角度分析,认为广东省已具备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坚实产业基础: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R&D费用支出逐年增加,产品差异度增强。最后,针对存在的差距,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运用理论模型推导出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产业内贸易与行业相对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果显示,当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高技术工人相对雇佣量的变化率/产出的变化率)为正时,产业内贸易将会扩大相对工资差距;当产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为负时,产业内贸易将会缩小相对工资差距。然后以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为例对该结论进行验证,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产出技能替代弹性为正,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1999~2008年中澳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变动情况分析,发现中澳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较低且有下降趋势,中澳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上。运用GHM方法进一步分析两国产业内贸易结构,发现两国一些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行业也主要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针对这一低层次的分工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改善两国的贸易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我国在组装环节和低端零部件的生产方面拥有优 势.通过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促进我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Falvey(1981)和Fukao(2003)的模型为基础,在区分制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新视角下,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认为,东亚零散化生产网络下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制成品部分可以采用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解释,但是零部件产业内贸易部分需要进一步拓展。同时,计量实证检验发现,尽管FDI对我国制成品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要素禀赋和人均收入差异在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同时,对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影响却不显著。这都证明了,我国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迂回贸易,采用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解释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存在不足,有必要采取新视角或者进一步拓展传统意义上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