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月评《主辅分离后呢》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主辅分开是为了什么,主辅分开之后电力体制改革又当如何进行?我国自2002年启动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历经“十五”、“十一五”,现在已经是“十二五”了,改革依然进展缓慢。正如月评所言,电力体制改革应当一气呵成,停顿在改革途中是最危险的。正是由于改革停顿时间过长,才导致了煤电矛盾加剧、发电企业连年亏损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中电联坚持开展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2011年。中电联针对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情况进行专题分析.组织开展西南水电、西北煤电、蒙西河北风电等9大电源基地调研,跟踪了解电力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对电力规划进行滚动研究.提出了《2011年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及2012年电力供需预测报告》和《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电力供需形势经历了从总体平衡到全面紧张再到总体紧张趋于缓和的过程后,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全面缓和,总体基本平衡,但区域性、时段性、电源或电网结构性缺电特征表现更为明显。缺电范围明显缩小,缺电程度明显减轻,拉限电条数和损失电量比上年大幅下降。拉限电原因主要为气候因素影响和电网“卡脖子”,主要发生在尖峰负荷,全国尖峰负荷最大电力缺口在1000万千瓦左右,比2005年同期减少1500万千瓦以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业》2007,(5):30-31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十五”期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基本实现,发电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电力企业活力得到增强,电价改革不断深入,区域电力市场开始建立,电力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力监管体制建设取得进展。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确保了安全生产和电力正常运行,保持了干部职工队伍的基本稳定,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十一五”期间,要抓住电力供需矛盾缓解的有利时机,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成功改革经验,巩固已有改革成果,把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向深入,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得到质优价廉的电力服务。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下一阶段的改革任务,现就“十一五”期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实施了电力体制改革,而电力立法的相对滞后使得现行电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深化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促进电力工业协调快速发展,都需要坚持立法先行原则,依法推进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不断缓解,随着“十一五”规划对于电力体制改革目标与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已实施三年多的电力体制改革即将加快进程,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三年多来的电力改革,始终伴随着种种争议,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质疑之声更为尖锐。改革是否基本不成功?5号文件有无失误?电力市场建设中的利益冲突怎样化解?输配分开应该如何进行?各种意见的公开发表,表明改革进程中暴露出的矛盾正在引起反思和讨论,也说明对于改革的目标与手段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认识。这种反思是有益的,尽管从不同的利益和角度出发,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取向,但各种意见…  相似文献   

9.
电改波又起,风正一帆悬。人们期盼已久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于2006年11月经国务院第154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这标志着国人牵挂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又要继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11.
2005年底,我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解放初只有185万千瓦,到去年达到5亿千瓦,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二位,这个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广大电力行业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群众努力拼搏的结果。从4亿千瓦发展到5亿千瓦,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建设速度可以说创造了人类电力建设史上的最高水平。2005年新增装机达到6380万千瓦,对缓解电力紧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贵州电力发展又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电力体制改革即将实施,电力行业将形成新的体制格局;"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正处在关键阶段,能否如期实现"黔电送粤"的目标,成为全省电力职工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加入WTO后,国有企业体制性障碍受到严重冲击,深层次的改革必将提上议事日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讲话,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从而推进贵州电力改革顺利进行,实现"黔电送粤"的战略目标.一定要充分认识到"5.31"重要讲话、电力改革发展给我们提出的崭新课题和严峻挑战,及时更新我们的思想观念,不能用过去的认识指导现在的实践,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为传达贯彻全国第五次环保会议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关于环保工作讲话精神,国家电力公司不久前,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上,高严、赵希正、陆延昌、张贵行等领导讲了话,江苏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电力公司以及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介绍了经验.现将高严、赵希正的讲话予以摘登.  相似文献   

14.
电力发展应该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着新年的钟声,伴着11大电力新组建(改组)公司成立的掌声,电力行业走进了2003年。2003年注定将成为我国电力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旧体制的结束、新格局的诞生。电力新格局将产生新的资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电力新格局将催生新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电力新格局也带来新的“问题”探讨和“观点”争鸣。面对电力新格局的呈现,基于中电联为电力行业企业服务的宗旨,秉承本刊关注电力行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的作风,我们开设了新栏目——《探讨与争鸣》。开新栏目易,办好新栏目难,要办好《探讨与争鸣》则更难。一是难在要有敢于讲真话、对热点难点问题亮明观点的作者赐稿;二是难在栏目编辑要有把握要点和确定课题的能力。栏目是一个平台,既要提供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又要发表各种不同意见,支持不同观点越争越鸣的文章。我们准备在该栏目页脚处注明“本栏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参考”字样,不知作者、读者可否认同?真诚地希望《探讨与争鸣》栏目能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化“难”为“易”,不断创新,共同努力,为电力新格局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深刻改变农电改革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必然要求创新农电发展方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电企业应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理性认识农电改革发展现状“两改一同价”之后,农电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供电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保证了农村电力市场供给。但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农电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离地方政府和广大客户的期望尚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五个不适应”:农电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氯碱工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耗氯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情况。目前我国氯碱工业的产品结构由以碱为主转向以氯为主。因此,就如何合理开发生产氯衍生产品,搞好氯碱平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四川电力的多与少 从1997年开始,四川电力逐步开始"富裕"起来,特别是装机330万千瓦容量的二滩水电站在1998年至1999年间的集中投产,出现了"四川电力已经多得不得了"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辉煌的20世纪已经过去,我们进入了新的世纪。20世纪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电”广泛地进入了各个领域,正是电能的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2000年初美国工程院全体院士评选出10项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中,电气化被评为第一项。毫无疑问,已经过去的20世纪将以电世纪的标志载入史册。到今天,电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世纪里电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更经济、更清洁、更方便、更直接的实现电能生产…  相似文献   

19.
历经30年的发展,经济园区成为我国的投资热土,在经济园区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造成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经济园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企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结合我国经济园区的发展特点,提出政府应不断完善创新体制,加强规范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强弱,最终体现在生产力第一要素——人的素质高低上。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人类活动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但无论处于什么经济时代,其实质仍然是人本经济,仍然体现在企业拥有的人才状况和用人上。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才将是开发成败的关键。一、西北电力系统人才状况  1人才数量不足。据1999年底统计,西北五省(区)电力职工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705%;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988%。人才的分布是越往西越呈衰减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