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际高速铁路客流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城际高速铁路客流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城际高速铁路客流变化的仿真模型.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和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速铁路网为例,应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旅客感知舒适度、票价和投资对城际高速铁路客流的影响,进而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客流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提出相应的运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城际铁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京津城际铁路整体概况,阐述该线修建意义及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重点分析该线工程与技术设备在车站、线路、路基、桥梁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影响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指标体系,采用灰色预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出2008年、2009年"无"京津城际铁路情况下京津地区的相关经济数值,基于"有无对比原则"分析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对京津两地的区域经济贡献。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际快速交通地区综合路网发达,交通方式间换乘便捷,人口出行多方式、多路径的特点,提出包括基于综合路权、换乘阻抗,以及动态多路径概率分配思想的多方式、多路径客流方式划分与配流组合预测模型,对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并通过对穗莞深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意义上的城际高速铁路,是国际范围内先进科技的孵化器。它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都市带和经济圈发展的结果。京津城际体现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较优选择。构建"四部门四层次动态技术创新模型分析框架",认为京津城际技术创新体现在基础设施层、移动设备层、运营组织层和体制政策层四个层面,通过政府、国内市场、科研机构和国外市场四部门的混成互动,缩短了我国铁路技术创新时间,降低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本。各种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京津城际技术创新既是科技创新的典型,更是制度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系统分析高速铁路旅客需求生成规律等基础性理论,可使高速铁路运量预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探讨高速铁路旅客需求特性以及生成机理,基于市场抽样调查,分析我国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各地区的高速铁路客流出行意愿、分布规律等客流特征,认为我国客流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研究成果可对优化高速铁路开行方案和运输组织以及高速铁路市场营销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京津城际铁路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京津城际铁路的运营概况进行介绍,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京津城际铁路,分析京津城际铁路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潜在机会及外部威胁,提出采取灵活的票价策略、拓展客票营销方式、制定高弹性的列车运行图、增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等促进京津城际铁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制定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市场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市场定位,提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市场营销战略,从设计市场营销组合的角度探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客运产品策略、客票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产品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运用运输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缓解运输紧张状况、节约旅行时间、促进经济一体化、带动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京津城际铁路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理。采用有无对比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京津城际铁路的区域经济影响进行定量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10.
沪宁杭地区铁路城际客运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沪宁杭地区铁路城际客运市场的调查,分析该地区城际客流的基本特征、客运需求、出行规律、城际列车服务水平,以及旅客选择不同种类列车的因素等,得出城际客流出行要求高、购票途径多样化、要求减少出行时间、在高峰时段应加大城际列车的开行密度等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讨论"公交化"的概念,对"公交化"概念应用于中国第一条时速300km的铁路客运专线--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线的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广州-珠海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的客流预测必须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观点,并据此对广州—珠海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客流预测工作的可靠性和预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城际铁路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对线网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各线互联互通设计有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线网的运营服务水平。分析影响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跨线客流的强度、跨线列车对线网运营的影响、线网建设及运营管理方式、线路通过能力使用情况等方面,归纳换乘和开行跨线列车2种模式的主要优缺点,结合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线网实例分析表明,城际铁路跨线客流的运输组织模式应根据具体的跨线客流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一周年之际,从资源利用角度出发,对该项目在建设中形成的一些规划设计理念——环境的协调发展、稀缺城市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站点保留在市中心并与城市轨道交通建立联系、平面化的车站进行立体化改造、客货分线降低扣除系数的影响、不同车辆共线以提高通行能力、公交化运营模式提供高密度大容量小编组的运输服务等等进行梳理。希望在今后的铁路大规模建设中,能够将这些好的理念予以推广,尽可能在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节约型的项目开发。  相似文献   

15.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意义上的城际高速铁路,是国际范围内先进科技的孵化器.它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都市带和经济圈发展的结果.京津城际体现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较优选择.构建"四部门四层次动态技术创新模型分析框架",认为京津城际技术创新体现在基础设施层、移动设备层、运营组织层和体制政策层四个层面,通过政府、国内市场、科研机构和国外市场四部门的混成互动,缩短了我国铁路技术创新时间,降低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本.各种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京津城际技术创新既是科技创新的典型,更是制度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广深城际旅客列车公交化客流变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广深城际旅客列车公交化以来客流的变化情况。随着旅客列车公交化的实施,广深线成功实现了普速车客流向高速车客流的转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指出:广深线总客流增幅仅为2.1%,说明公交化没有扩大吸引区域和人群范围。由于票价再上升空间有限,因此,应进一步采取以下运输组织综合措施:加大列车开行密度;优化中间站停点;列车运车组化;更方便旅客购票等。  相似文献   

17.
日本和欧洲国家高速铁路在跨线客流组织、停站设置、枢纽运行组织、动车组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客流输送的特点,我国铁路在注重线路及配套设施规划,尽量直达、合理中转高速列车,畅通便捷的枢纽运输组织,协调动车组配置、运用与检修等方面得到启示。加强客流输送模式研究,有助于我国高速铁路进一步适应客运市场需求,有效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C篇:京津城际铁路对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连接两个城市的高速铁路,它对加速北京和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北京与天津的同城化和一体化进程、提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地位都具有重要作用。运营一年的实践表明这些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京津城际铁路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双核战略发展模式的实施,扩大京津通道运输能力和满足高端客流需求等方面,阐述了京津城际铁路在京津冀都市圈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跨线客流输送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高速铁路跨线客流的几种输送方式及其优缺点,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在近期内跨线客流的两种主要输送方式,并对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与胶济铁路间跨线客流的输送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