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佳佳 《现代食品》2023,(14):146-148
本文以液相色谱技术为对象,阐述了液相色谱技术内涵,包括液相色谱技术原理、液相色谱技术特征、常见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设备仪器,并提出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要点,包括食品添加剂检测领域、有毒害物质检测领域及营养成分检测领域,以期提高液相色谱技术水平,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林杰 《现代食品》2022,28(2):115-117
本文对克罗诺杆菌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并围绕基于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包含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其他技术)和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包含免疫磁珠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重组酶等温扩增试纸条检测技术、荧光脂质体免疫检测技术)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大众比较关注的,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内也开始引入并应用PCR技术,充分利用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判断微生物检测过程的技术优势来深度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本文主要从理论切入,探讨了PCR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技术类型,并对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技术应用流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次仁欧珠 《现代食品》2023,(16):170-17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展开讨论,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对重金属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旨在推动我国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转基因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转基因作物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不容忽视。同时,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是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实施的核心技术依据,更快速高效、更准确灵敏和低成本的转基因检测技术能为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重点对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的必要性展开分析,结合免疫扩散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微热量计技术、放射测量技术、接触酶测定技术和DNA探针技术等研究进展,分析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在大肠杆菌和肠道细菌、沙门氏菌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作物农药残留的危害,概述了农作物样品前处理检测技术,随后分析了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具体样品前处理技术,例如溶剂加速萃取技术、渗透色谱凝胶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等,以提升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物检测的准确性,保障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沙门氏菌已经成为了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之一,因此创建有效的、科学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而PCR技术主要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其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简单快速等,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本文简单阐述了PCR技术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PCR技术在沙门氏菌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旨在提升沙门氏菌检测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9.
色谱分离技术与高选择性质谱技术结合可形成液质联用技术,相较于单一的色谱分离技术,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强等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液质联用技术检测食品真菌毒素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毒素检测试验进行液质联用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旨在补充食品真菌毒素检测方法,为食品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殷冀煜 《现代食品》2023,(2):130-132
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检测手段越来越敏感,一直存在于食品供应链中的危害逐渐浮出水面。本文研究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主要的化学检测技术,并对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上最难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如何优化技术检验质量,提高食品检验效果已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更应该重视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防止微生物污染。目前,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较为常见,做好此类致病菌的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效率。要做好以上工作,需要一套成熟的检测技术。目前,在实际的应用中,单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比较流行。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了PCR技术在实际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改进该技术有效性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食品质量要求也随之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科技手段对微生物进行检测,使食品检测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我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本文着重介绍了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工作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可清晰检验出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保证食品安全.本文探讨了威胁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了免疫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提高食品安全检验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欢  韩硕  吴享文 《现代食品》2020,(7):123-125
伴随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食品检验技术水平日趋成熟,社会大众对食品检验的要求也更为严格。绿色分析检测技术作为新型检测技术手段的典型代表,能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分析食品是否存在污染性问题,更能消除影响食品加工阶段的其他风险因素,真正意义上做到从根源上杜绝食品污染。本文以绿色分析检测技术为切入点,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在食品检验中应用绿色分析检测技术的要点,旨在为食品检验质量及安全性的提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也要落实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运用好各项检测技术,严格执行相关部门所提出的标准与要求。本文分析了快速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运用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性意见,以期快速检测技术水平实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国内食品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由于食品行业门槛低,在食品制造与销售环节的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给民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妨碍了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此种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力度,如何合理运用新型技术完成食品安全的检测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通过阐释食品微生物的相关概念,说明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成本、培养结果,并且分析了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有效提升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总体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潘俊秋  李红霞 《现代食品》2021,27(3):126-128
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进而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进行食品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超声波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推动超声波技术在食品检测中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和质量控制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予以阐述,发现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在实验室检验环境、培养基、试剂等方面控制不到位,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力度不够,致使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受到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路径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孟祥兆 《现代食品》2022,28(2):136-138
食物的品质安全是保证人们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对食物的安全品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检验中,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面,都仍面临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并不断影响检验技术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民生的重要议题。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衡量食品质量和卫生的重要指标,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方法多种检测技术,其检测的准确性会受到环境、样品、人员、培养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检验方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如何有效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旨在通过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来提高食品检验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