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新中国50余年储粮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物控、化防、气控、综合防治4个阶段。综合防治能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是储粮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理论应用于当前中国储粮实际,可以概括为4句话:清洁卫生不可少;PH3王牌不能倒;防护剂要用好;绿色储粮要跟上。1清洁卫生不可少1.1可有效破坏储粮害虫外界生活环境,减少害虫对储粮的感染,减轻其它防治的压力大多数储粮害虫都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充足、肮脏的地方,尤其是洞、缝、孔、阴暗角落等处。清洁卫生防治可破坏害虫外界生存环境,减少其对储粮的感染。1.…  相似文献   

2.
中国储粮害虫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中国粮食储藏过程中害虫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切实减少或避免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提高储粮害虫防治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小艳  浩升  治勇  立忠 《齐鲁粮食》2002,(10):47-47
钢板筒仓储粮害虫的防治是储粮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尽量做到既能有效杀灭储粮害虫,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熏蒸剂的残留量,减少熏蒸费用,保持粮食的原有品质。在保证储粮安全的同时,确保储粮的食用安全。青岛第二粮库探索了在良好密闭条件下的低剂量间隔熏蒸。  相似文献   

4.
惰性粉杀虫剂在绿色储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惰性粉种类、惰性粉可以有效防治的害虫种类以及惰性粉在绿色储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村粮食因虫害损失严重的问题,本研究开展利用无毒、无污染的植物源混合物防治储粮害虫,提高农村科学储粮技术,实现农户绿色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储粮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中国当前储粮技术实际,阐述了清洁卫生防治、储粮防护、PH3熏蒸除杀、绿色储粮等4个方面是综合防治储粮害虫的基本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绿色储粮--用微生物制剂消灭储粮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量、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不仅使它们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而且污染了环境。为此.各国科学家都试图去寻找源于自然的微生物来防治储粮害虫。就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粉虫属变种、冰核活细菌、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防治储粮害虫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化学信息素在储粮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信息素的种类,介绍了国内外储粮害虫信息素的应用现状,结合湖南省实际,阐述了信息素在储粮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早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后,对于包装材料抗虫性能的研究已经开始.近20多年,由于石化工业的发展,开发出许多种塑料薄膜,为利用它作为包装材料以及在熏蒸时作为密封材料去防治储粮害虫提供良好条件.用塑料薄膜存放粮食等物品,造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小环境,因缺氧而使害虫死亡;粮堆表面或粮堆五面、六面,用塑料薄膜密封,对于熏蒸杀虫的效果至关重要.熏蒸杀虫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中塑料薄膜是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塑料薄膜,不仅要检测其物理、化学指标,而且还要测定其对储粮害虫穿孔的抗性.储粮害虫中的甲虫,有发达的口器,大颚特别发达,是造成塑料薄膜包装材料穿孔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已普遍采用塑料薄膜包装材料存放粮食等物品.这是防治储粮害虫有效方法之一,效果良好;但有一点必须强调,即塑料薄膜一定要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利用食物引诱剂与害虫诱捕器相结合诱捕害虫,来监测、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越来越多,根据诱捕到储粮害虫的种类、数量,可预测储粮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分布区和危害程度,具有准确性高,可提前预测害虫发生,操作简单,广谱性强,无污染等优点。因此.研究不同食物引诱剂对各种储粮害虫的引诱效果。运用到储粮害虫的防治工作中,实现无药、绿色储粮.已成为广大储粮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1.
珠海直属库地处亚热带南方沿海地区,位于中国储粮生态第七区,针对这个区域虫害问题严重、储粮难度最大的特点,根据所处生态区域特点及储粮害虫发生的规律,加强日常仓储管理,采取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和方法,选择最有利的杀虫时机,高大平房仓稻谷3年储存期间可达到只熏蒸2次的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鹏  张鹏雨  江文华 《现代食品》2022,28(1):159-161
本文通过不同熏蒸方式对储粮害虫的抑杀效果的研究分析,为选取合适的熏蒸方式抑杀储粮害虫提供参考,从而达到粮食储藏过程中的虫害控制,减少因虫害侵蚀造成的粮食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从地区实际出发,以仓容为400~500t的晚粳稻廒间为主要实验对象进行新型防护剂蛇床子素的应用探索。结果显示,通过控制过夏粮温和施药时机,蛇床子素防护剂能有效控制虫害发生,截止8月底储存粳稻仓未出现主要害虫,虫粮等级维持在一般虫粮,基本与磷化铝熏蒸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4.
仓储小麦品质变化监控检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仓储过程中品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保持其品质新鲜,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放心粮食,是中国粮食仓储行业目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文章对气调储粮、温湿调控、智能监控、害虫检测、菌群检测等储粮检测方法方式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综述了仓储小麦品质劣变监控检测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烟剂浓度条件对同种储粮害虫及相同烟剂浓度条件对不同储粮害虫的抑杀效果.在实际贮粮过程中,粮食承储单位可综合考虑两种试剂的所需用量、市场价、运输成本以及保管条件,更好地保障粮食存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惰性粉杀虫剂在立筒仓和浅圆仓实仓对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等储粮害虫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惰性粉对米象、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和延缓害虫发生时间和密度,对仓房温、湿度害虫和储粮品质等基本无影响,可以说明惰性粉具有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储粮保护剂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粮农作为粮食供应链的源头,其质量安全行为直接决定了粮食的质量安全情况。文章基于山东省17地市627户粮农的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粮农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再通过ISM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分析表明:粮农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种植规模、专业化程度、行为态度、优良品种选用认知、农药化肥安全使用认知、病虫害生物防治认知、产地检验9个因素对其质量安全行为的实施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家庭年收入、产地检验是表层直接因素,优良品种选用认知、农药化肥安全使用认知、病虫害生物防治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文化程度、种植规模、专业化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因此,加快培育新型粮农、提高农民收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产地检验是优化粮农质量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大平房仓储粮第一年秋、冬低温季节利用小功率风机进行下行式机械通风降低基础粮温;储存稳定期在确保储存安全的前提下,进入第2年、第3年秋冬季节则采用自然通风;气温上升季节对仓房实施隔热密闭、仓顶喷淋等一系列控温措施,在低能耗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粮温,且大大减少了因通风产生水分散失而造成的储粮损耗.经过3年的储藏,损耗率低至1.42‰,且稻谷品质达到要求,降低储粮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19.
隧道式微波防治袋装大米中储粮害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ETS-2A12型隧道式工业微波炉处理PE/PP复合膜包装袋中的1kg大米,其中放置了米象、谷蠹、玉米象的卵和成虫,锯谷盗的成虫,印度谷螟的卵,锈赤扁谷盗的幼虫和成虫,赤拟谷盗的幼虫、蛹和成虫,烟草甲的幼虫等不同虫态的重要储粮害虫,经过915MHz隧道式微波处理:温度50~70℃,时间约6min,结果显示对这些储粮害虫有100%的杀灭效果,且对大米的品质质量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隧道式微波应用于防治袋装大米或其他成品粮中的储粮害虫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对华南地区楼房仓在常规储藏稻谷期间的仓温、粮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楼房仓、不同栋仓、不同季节粮温、仓温变化的差别。结果表明: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楼房仓的粮温高于仓温,最高值高于仓温4.7℃;而每年4月到9月,楼房仓的仓温高于粮温,最高值高于粮温3.2℃;同一栋楼房仓不同楼层的仓房,在春夏季节中的粮温表现为:上层仓房>中层仓房>下层仓房,在秋冬季节中的粮温表现为:中层仓房>下层仓房>上层仓房;不同栋楼房仓相同楼层的仓房温度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