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契约理论的发展,提出了物质资产专用性和投资激励的问题.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同专用性物质资产投资一样,也受到了机会主义的困扰,对该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理论.契约理论主要包括完全契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新产权学派三大主要分支.文章分别论述了这三大分支各自的理论观点以及基于这三大分支理论基础上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研究的现状并作出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2.
基金最优激励合同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金运行中,基金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金投资人需要设计一份激励合同来激励基金管理人努力工作,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优激励合同的设计,认为最优激励合同不仅要考虑到绝对收益,还要考虑到相对收益,但仍应以绝对收益为主。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有在满足个人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下,委托人才能获得期望收益的最大化,才能实现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物流外包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阐释了物流外包的机理,认为建立长期的物流外包合作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保证物流供应和需求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私募股权基金治理中的反向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基金管理人与创业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双向代理特征,特别是创业企业家作为委托人、基金管理人作为代理人这种方向代理关系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文章分析了在这种反向代理关系中基金管理人可能会给创业企业家带来的各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对投资合约、声誉市场、联合投资等治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涛 《四川会计》2003,(6):12-15
理理论强调管理会计是作为一个管理控制系统而发挥其作用,揭示了会计系统在激励企业组织中的参与者方面的重要性。激励问题在代理人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既包括对代理人的激励,也包括对委托人的激励。在代理契约中,如何确立一个最优的风险分担规则,并使其能体现最优的成果分享,是代理理论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关键,它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企业制度创新有其重要意义。一、代理理论的产生“代理问题”伴随着19世纪以后的“经理革命”产生而来。随着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和范围扩大、企业管理者与股东人数的增…  相似文献   

6.
安然事件与其他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说明基于经济人代理理论、以通过代理契约的设计使经理人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反思并有所发展,以期创建一个更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后安然时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成果,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失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代理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趋势及管理会计在新型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进行论述,最后对为适应公司治理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管理会计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仕会 《财会通讯》2021,(2):77-80,85
文章选择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代理冲突在企业投资效率方面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将业绩型股权激励这一重要股权激励机制的治理效应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结果表明:代理冲突加剧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对投资效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业绩型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助企业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业绩型股权激励显著削弱代理冲突与投资效率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代理成本理论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由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股东和管理当局的利益函数和收益函数并不完全一致由此产生了代理问题。在经济学中,代理成本被定义为由于代理关系中两个利益主体目标上的差距而诱发的损失或代价。本文从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开始对代理成本问题做一个理论综述,然后探讨其对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是不完备的;所有权安排是重要的。公司治理则更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股份制改革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治理改革则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按照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我国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激励问题和经营者选择问题;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均衡问题;要使经理的补偿收入同公司经营业绩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业预算对企业内部契约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委托代理理论下,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外部契约的内部契约保障机制,可以较好地协调各级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但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重点研究所有者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经济权衡,忽视了企业治理结构下权力的分层授权控制理论,造成了高层管理人员对中低层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控制与考核的理论与实务缺失。本文认为,采用作业预算可以填补传统预算管理存在的空白,对企业的内部契约进行有效改进,设计出可靠的业绩合同和业绩评价体系,能降低契约中的代理成本和博弈成本。  相似文献   

11.
利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情况下的二级供应链委托代理问题.在假设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零售商的最大努力水平和最小努力水平可预测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两种情况下的供应链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部分开放式基金在成立初期会在基金契约内约定最低分红占前期收益的比例,这种红利承诺可以对基金管理人产生激励和约束效应,基金管理人可以利用这种红利承诺传递基金收益能力的信号.本文构造了开放式基金最低红利承诺的信号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我国最低红利支付率与现金净流入量相关,所以红利承诺的约束机制能够有效,但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削弱了红利承诺的激励效应,从而使得高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选择稍低水平的红利支付率以弥补规模损失,所以中等承诺红利水平的基金经理具有最突出的业绩表现和最高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理论的发展,以及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在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企业融资理论获得较大发展。从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不完备契约基础上推演出的涉及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成果,已不再局限于最优的融资方式是否存在,而是重点关注融资方式是否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企业融资方式为什么影响投资的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规模、负债代理成本、收益风险、董事会治理、权力自利与股权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报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六个特征均能对业绩敏感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财务杠杆、收益风险与业绩敏感性负相关,符合经典代理理论的预测,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薪酬契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包括企业不完备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激励理论。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应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从制造商的视角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由风险中性的制造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双边道德风险下最优的报酬契约,借助模型分析得出:在双边道德风险下,双方的努力水平总是低于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努力水平。同时,在双边道德风险的契约设计中,制造商通过对收益分享系数的设计,可以降低双边道德风险,激励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公司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企业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企业"黑箱"论、企业契约论及基于资源和知识的企业论,再从狭义、广义以及介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公司治理进行研究,着重探索了公司治理理论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即围绕解决股东和管理层的委托代理、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委托代理以及小股东和大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后得到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多个社保基金管理人可能会不约而同地使用社保基金投资于同一家上市公司并参与公司治理.文章探讨了多个社保基金管理人代理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多个社保基金管理人代理持股的企业有着更高的创新产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模型检验表明,多个社保基金管理人代理持股通过缓解管理人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企和高科技行业企业中,多个社保基金管理人代理持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无论是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多个社保基金管理人代理持股均能发挥促进作用.文章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同时丰富了多个社保基金管理人代理持股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简析分销渠道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相关激励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分销商最佳努力水平收益合同设计,以使精益制造企业对分销商实现有效激励,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赵博 《财会月刊》2012,(5):7-11
本文以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为出发点,以我国产权属性和薪酬管制为制度背景,分析了上市公司货币薪酬、持股比例以及在职消费水平三种激励手段与管理层过度投资的相关性,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契约对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有效的激励契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过度投资冲动,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契约安排缺乏应有的激励效率,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较弱,这为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