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经济进入了逆周期.2016年上半年更出现了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滑,由于民间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0%,民间投资对拉动经济的和带动就业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概况,分析现状得出致使民间投资下滑的影响因素:市场准入门槛、 国有资本挤出效应、 投资回报率低、 融资困难,并从政府、 企业自身、 金融机构这三个层面提出扭转民间投资下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和它们的倒数(投资效果系数、追加投资效果系数),以及折算费用(或称计算费用)的公式是衡量基本建设经济效果和研究不同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在我国的各种论述评价基本建设经济效果方法的书籍、文章和实际工作中都是经常采用的.这是我们多年来从苏联基本建设理论体系中沿用过来的.但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投资政策研究是投资研究的三大层次之一.投资政策受投资理论指导,又直接指导投资一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投资政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我国没有建立起投资学科,所以谈不上对投资政策的系统研究,更谈不上建立科学的投资政策体系.我国过去制订的许多投资政策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界也仅仅停留在对某些经典著作的注释、普及和对某些经济政策和投资制度的解释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批经济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实际开始从政策角度探讨经济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还直接参与了有关经济政策的设计和制订.投资理论和投资实际的发展也推动了投资政策的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东部发达地区获得了极大发展,民营企业正逐步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这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记者:我国一直存在消费率低、储蓄率高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多年来增长一直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原因之一.在当前我国投资和出口增长下降、经济下滑的形势下,扩大消费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消费、储蓄比例的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于瑞丰 《基建优化》1989,10(3):43-48
经济数学模型与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研究和制定经济规划与管理决策.近年来,它在国际上得到迅速的发展.苏联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就开始研究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大大推动厂经济数学模型与方法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基本建设投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与苏联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急需这方面的知识.现将苏联是怎样设计投资分配经济模型及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供我国从事固定资产投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和多元化的趋势,这其中工业建设项目投资增长明显高于其它行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小企业》2004,(7):16-17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全世界正在产生一种想象--中国正在创造经济奇迹,这使得全球的投资者感到投资中国的优质资产将十分有利可图,因而也构成了中国优秀中小企业顺利走向境外资本市场的基础.截至2003年底,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10亿美元.对外投资已成为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形成跨国公司的重要形式.在本届APEC中小企业交流会上,商务部合作司投资企业处处长彭南峰指出我国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的政策取向,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政策从主要以限制投资的政策取向,转变为鼓励、促进、引导与监管、保障并重的宏观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薛新红  王忠诚 《价值工程》2021,40(21):191-193
直接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生产率机制、就业机制以及社会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直接投资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产生减贫效应的机理和渠道,并以几内亚、南非、尼日利亚、苏丹、阿尔及利亚和马达加斯加六个非洲国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减贫效果.研究表明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进行研究,在分析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收入分配、投资和有效需求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具有综合性的观点:收入分配不均衡使得财富在部分人手中聚集,激发了这部分人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同时由于财富集聚的效应,有效需求随之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