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协整理论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与投资支出相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结论.  相似文献   

2.
从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独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我国开始施行真正意义的货币政策。对于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我国1999~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为研究背景,运用Eviews6.0分析软件,通过对近年来GDP和货币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来探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对中国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进行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GDP与信用总规模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信用总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GDP与金融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规模之间同样存在协整关系,GDP与金融信用和企业信用规模有较强的正向关系,但是GDP与政府信用规模之间存在负向关系.此外,误差纠正模型结果表明,校正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唐瑞颖 《中国外资》2014,(6):130-130,134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协整与格兰杰检验法对公共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展开实证分析,构建公共教育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立方程,检验了公共教育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波动关系。经由协整分析,发现正是由于公共教育支出对收入强敏感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公共教育支出的高增长倾向。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计划中,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这就要求我国要更快地投资教育、发展教育。但是我国在教育经费支出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1996-200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最高时为3.59%,仍未达到4%的水平。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成了本文对各阶段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探究的目的。本文利用1996- 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Eviews建立VAR模型,就历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数据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初等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最大,并且我国初等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随着历年初等教育投资的增加,整体上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计划中,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这就要求我国要更快地投资教育、发展教育.但是我国在教育经费支出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1996-200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最高时为3.59%,仍未达到4%的水平.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成了本文对各阶段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探究的目的.本文利用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Eviews建立VAR模型,就历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数据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初等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最大,并且我国初等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随着历年初等教育投资的增加,整体上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保险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2001~2011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不含西藏)保险密度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全国以及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短期及因果关系检验,分组计算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贡献度,得出如下结论:全国层面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保险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增长;区域层面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一致,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是一国财政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保障关注更多的是对其本身制度建设和完善等方面的研究,就其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则显得捉襟见肘。本文选取2000-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分析检验,通过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表示经济增长量GDP这两个变量的动态研究,得出结论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且互为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1978—2007年中国个人卫生支出和GDP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个人卫生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GDP是个人卫生支出增加的单向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钦 《时代金融》2014,(8):89-91
财政支出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利用上海市1980-2012年的财政支出及GDP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海市财政支出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促使GDP增加0.799132个单位。在短期,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明显,政府不仅要持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还要逐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6年问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部门的过度攫取与干预都可能导致经济扭曲,损害本地区经济的整体效率和经济增长.总的来看,基建支出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但行政管理费支出比例过高会损害地区经济效率;经济越发达,科技支出对经济促进的效果越明显,而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新疆地区1994-2010年的税收和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分税制以来新疆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税收与GDP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和经济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GDP是税收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但税收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Chow检验等方法,对FDI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动且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FDI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税收收入增长的强劲势头保持一段时期是没有问题的;税收收入必将进入与GDP增速协调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出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相比具有更重要的一面,它可以在不改变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理论模型,然后对湖南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湖南省公共财政投资(基本建设支出)对促进经济增长依然有效,但缺乏弹性,科教文卫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效率超过一般公共财政投资,其余部分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自1994年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越来越高.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市1994年-201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投资效率最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增加的拉动作用最强,西部次之,这说明我国中西部仍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石贞伟 《中国外资》2010,(18):218-218,220
本文以江苏省1990—2008年FDI与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短期内,江苏省FDI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双向因果的均衡关系。最后,本文就江苏省FDI与经济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林  赵君彦 《浙江金融》2012,(12):67-69,39
引言关于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就我国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方面,曹乾、何建敏(2006)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GDP和保费收入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DP和保费收入之间有明显的协整关系,但在两个样本期间内两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却出现了差异,以名义值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保费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建立1999年-2008年40个季度GDP和全国期货市场季度成交额之间的回归模型,对我国期货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全国期货成交量额有协整关系,期货市场在促进宏观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著,尽管实际经济运行显示经济增长对期货市场成交额产生了影响,但通过实证检验,经济增长不是期货交易额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指出,还有三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