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是通过各种媒介试图改变或者刺激消费者的观点以达到促使消费者(读者)采取购买行动为目的的。广告词必须从读者角度出发才能深入人心,广告翻译也应该达到同样的目的。关联理论.和接受理论为我们翻译广告时以读者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翻译一方面要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2.
广告英语中使用模糊性词语,使广告隽永、含蓄、充满诱惑力,也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无限遐想中接受商品信息。但认知环境与文化差异使得原文作者意图假设有时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本文探讨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翻译广告英语模糊性词语,帮助消费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达到广告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3.
翁静云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14-215
广告在商业化时代的作用举足轻重,广告翻译是商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视角研究广告翻译是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广告译者应以读者为中心,考虑受众的视野期待和审美情趣,唤醒读者的想象和欲望,从而达到促销目的。  相似文献   

4.
功能派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该理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翻译目的论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出发,提出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特征、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迎合译语消费者心理,从而实现广告的功能,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汉语广告口号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风 《商场现代化》2008,(16):167-168
"目的论"(Skopos theory)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和方法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广告口号是广告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目的论",广告口号及广告口号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决定了广告口号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本文介绍广告口号的定义、目的、基本功能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并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对广告口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广告受众是广告传播的目标,也是实际决定传播活动能否成功的因素。成功的广告翻译要重视受众的接受反应。广告译文要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还应与时俱进。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考虑受众的文化认知视野及审美期待视界。  相似文献   

7.
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通过广告翻译实例试图探讨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广告及其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以及对实现广告AIDA功能有较大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广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一种鼓动性的语言,其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通过广告翻译实例试图探讨: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广告及其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以及对实现广告AIDA功能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广告成功的关键是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芳 《商业科技》2008,(36):192-192
广告成功的关键是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广告是提升销售业绩、拓展商业市场最有效的手段。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商业广告翻译如今已风靡经济生活和翻译领域。本文试图将文学翻译的理论——归化与异化应用与商业广告翻译。既然广告的最终目标是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归化在广告翻译中会有绝佳表现。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因素。不同广告法律法规等差异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及满足青年消费者心理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异化在广告翻译中也有相当程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金侠 《商场现代化》2005,(29):138-139
广告是提升销售业绩、拓展商业市场最有效的手段.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商业广告翻译如今已风靡经济生活和翻译领域.本文试图将文学翻译的理论-归化与异化应用与商业广告翻译.既然广告的最终目标是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归化在广告翻译中会有绝佳表现.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因素.不同广告法律法规等差异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及满足青年消费者心理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异化在广告翻译中也有相当程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是商品营销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的语言特点,目地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消费习惯,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中英文广告的对比分析,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商业广告英语领域中模糊语言被大量使用,模糊性词语使广告隽永、含蓄、充满诱惑力,也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无限遐想中接受商品信息.本文以大量广告英语为实例,分析其中存在的模糊性词语的特点并探究其翻译策略,从而达到广告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15.
广告文体的翻译,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在分析现代商业广告的目的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研究,探讨商业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启动式的中国广告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浩羽 《广告大观》2007,(1S):81-83
广告信息一旦有机会接触消费者,一般会被纳入其记忆网络当中。传统的记忆理论认为,要使消费者头脑当中的广告信息能对其消费行为产生影响,首先消费者必须能回忆起广告。要使这些潜在的广告信息产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那就是将其启动起来,那么如何才能将其有效地启动?如果从中国消费群这一特殊的群体去考虑的话,对于中国式的广告创意又该如何做才能实现广告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7.
王长兴 《消费导刊》2009,(23):161-161
汉英翻译是以英语读者为受众的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在汉英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忠于原作,更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认同,把我国的政策、文化正确的表达出来,达到对外宣传、提高我国国家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目的论和接受美学看广告文体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文体是一种典型的应用文体,目的性强,读者的接受对翻译目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从功能目的论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广告文体的性质及广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文通过伊万·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形象、直观地阐述了商品销售广告的本质,为商品的广告销售提供了非常清晰、准确的理论指导,广告不管是通过名人也好还是通过动物及场景也好,都是要给品牌注入一种意念、精神和良好的感觉,广告策划人选择的名人、动物及场景时就要事先考虑好这些问题,只要这样消费者才能通达广告这种有条件刺激联想到品牌消费的良好感觉,就像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一样,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就是商品销售广告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结合中英文商业广告实例,在跨文化语境下,探讨关联理论对解读中英文广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