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业实质是新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准则中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否则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标准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本文按不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阐述了非货币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商业实质是《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06)》(简称新准则)提出的重要概念,但因新准则对商业实质判断条件的认定存在模糊之处,使商业实质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本文将对商业实质的判断条件进行分析,为商业实质在实践中的界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业实质由于缺乏可靠的判断依据,并且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的非关联交易都可以认为具有商业实质。本文就商业实质在实际操作中的界定标准、执行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实务中不少企业财会人员对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还有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从便于理解的角度,介绍了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促进企业财会人员能进一步认真学习、掌握和执行好《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实务中不少企业财会人员对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还有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从便于理解的角度,介绍了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促进企业财会人员能进一步认真学习、掌握和执行好《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地通过资产交换、股权贸易的方式进行。这些业务给企业进行方便的生产运营和资金周转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同时通过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利润操纵也给许多公司留下了遐想空间。为使企业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来规范非货币性交换的一些细节问题及相关信息披露。即使如此仍然避免不了一些实质性问题的解决。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到的商业实质、公允价值、关联方来找出一些我国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针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会计政策趋同的过程中,引进新的政策和概念,不要太专业化和难以理解,要让大家有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和理解,学术界不单单是把先进的东西引进来,而且还需要思考引进来后,如何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毕竟引进不是目的.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会计从业人员水平才能提高,才能更好、更快的和国际接轨.为此笔者从概念、行业、企业、人员层次等多方面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唤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研究热情,使我们的准则和制度在引进和制订时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浅议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准则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要求在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时,对换入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价。本文针对此次新准则变革所提出的公允计价分析了换入资产的价值计量,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环境,对非货币性交易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困难予以分析,指出应用中的不足,最后针对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芳芳  李阳 《商》2014,(5):165-165
非货币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自1999年以来,我国财政部先后三次制定及修订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对准则的适当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探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完善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企业非货币交易行为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本文拟对新旧会计制度中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比较,借以透视我国现行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向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12.
张瑶 《商业科技》2008,(17):331-331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改善投融资环境,因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非常广泛,本文浅析了新会计准则中资产的确认、资产减值的认定、收入的确认、非贷币性交易中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方面“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改善投融资环境,因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在会计上的运用非常广泛,本文浅析了新会计准则中资产的确认、资产减值的认定、收入的确认、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方面"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BEPS行动计划的出台,反避税获得各国的持续关注,而一项经济行为是否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也成为税务机关对避税案件调整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合理商业目的起源和中国在此方面立法和实践的讨论,分析合理商业目的与商业实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业务趋于复杂化,使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增加,会计人员需要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中大量应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规定,也有重大突破。本文主要结合新准则,探讨在具体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会计的国内与国际协调已显得更为迫切,而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将成为我国会计国内与国际协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被引入新会计准则的原因,探讨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资产交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多样化发展,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业务开展的复杂化,增加了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人员会计处理时,面对会计原则选择时无所适从。在我国加入WTO后提出国际惯例的真实会计信息之后,以及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之后,都大量提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应用。本文将在分析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新准则提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应用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制度向国际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因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一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本文浅析了新会计准则中资产的确认、收入的确认、费用的确认、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的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方面"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6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该文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会计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