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社会有自己的文化,一个企业也要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从自然界“飞鸟从众”现象来谈企业的文化建设,希望对企业文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个社会有自己的文化,一个企业也要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从自然界"飞鸟从众"现象来谈企业的文化建设,希望对企业文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推销员之死》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现实主义作品,阿瑟.密勒在该剧中成功地、广泛地使用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充分地揭示了人物心理。密勒在将人物心理外化时运用了多种技巧,既有传统手段也有现代手段,并有自己的创新,展现了他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高超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死之为死不仅是哲学言说的前提,而且也打断前哲学本身.如何接近"死",指引着哲学言说意志的方向,本文试图显示出海德格尔从此在向本己的自身筹划出发,把死规定为"不可能的可能性",但却没有思这一"不可能性";与之相反,勒维纳斯则从它者的死出发,强调为他人献身的责任;但在德里达的书写中,死延异着生命,撑开了语言的间隔言说空间,并打破了牺牲的经济或家政.死所带来的礼物永远让我们颤栗与警醒. 相似文献
5.
6.
“义利之辨”在思想史上有“儒者第一义”之称,但它在近代中国“经济史”创作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它在近代中国经济思想上的意义,特别是与早期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晚清民初儒者、经济学家陈焕章通过“义利之辨”的经济史展开创作《孔门理财学》,认为“是书实可名为《中国生计史》”,基于时势构想了植根儒家传统以政制为中心的理财学。本文试图分析陈焕章借鉴德国历史经济学派写作方式,会通经典世界的理财学与历史世界的生计史,以“义利之辨”为主旨构建基于“家”的社会主义,反映了唯物史观被引进和社会经济史范式成型之前本土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7.
“势”或“时势”:一个重审现代与时间观之关系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势或时势的概念曾经是中国学术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介绍了三个不多见的时势概念的现代重构个案,它们分属文史哲三个领域,而又相互关联。借助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对欧洲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本文旨在展示德意志观念论巨大影响之下的部分现代中国思想是如何被形而上学地重构,从而成为去历史化的哲学。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现象及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对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考察,指出构建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意义,并着重阐述了构建高校贫困生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后干预这一"四维度"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内容和运行机制,为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10.
《管子》是对于古代轻重论阐发最详、理论地位最高的一本书。《管子》的轻重理论是以衡无数理论为思想前提的,该理论不仅认为商品供求关系、流通渠道是物价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还认为物价与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对比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管子》的轻重之术主要内容就是严禁囤积居奇以保证物流畅通,再通过以重射轻、以贱泄平的方略调节市场物价,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管子》的经济调控理论对于当今中国尽快建立强大的战略储备以及如何打击囤积居奇、税收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贾静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6):157-159
《庄子·德充符》篇中的畸人形象是庄子笔下描写畸人最多的篇章。庄子通过对畸人形象的描绘来诠释理想人格。《庄子·德充符》可以说是对“德”充满礼赞的篇章。从不同向度阐述六位畸人形象的形成依据,以及畸人形象蕴含的“德”之意蕴。 相似文献
12.
13.
礼法合流——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与“法治”的发展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2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今,关于法治与德治合流的话题非常热门。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与法治的争论最早可追溯到东周百家争鸣时期。一、"德治"思想的起源"德治"是儒家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例如在《论语·为政第二》中他运用一个诗意的比喻来说明德治的地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大学》等儒家经典中,也有"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代中国的新名词,作为一个整体,一直是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其实它也应该成为历史学者所自觉关注的对象.本文从近代中国新名词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现代性变革的历史关系入手,并结合已有的研究实践,尝试着揭示了近代中国新名词形成、传播之丰富微妙的思想史意义--特别是其"一般思想史"意义.同时还阐述了对于"一般思想史"的独到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必须全面认识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事实,看清事实背后隐藏的真相,认清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增强自身的"硬实力"的同时,注重发展"软实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增强发展持续性的"后备军",加强宣传,在国际国内树立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因此,能否发展好中国的"软实力",对于中国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从当前汉字键盘输入的三大障碍入手,分析了“关键的障碍”与“障碍的关键”;结合“天维天然码”全方位越超三大障碍的实践,找到了“三维天然码”革故鼎新的发展轨迹和理论基础。为汉字键盘输入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试谈西方经济学“稀缺规律”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一致性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西方经济学的稀缺规律与生产力基本规律的一致性 ,说明人的需求的相对无限性和物质产品生产在一定时期的有限性的矛盾是一切经济学研究的起始规律 ,同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与现代生产力经济学两大体系进行了粗略比较 ,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谋求的方向。另外 ,还通过对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一致性的比较 ,画出了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经济问题关系图 ,为各种经济学体系处理一些共同的基本经济问题 ,找到一个求同存异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产业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协调研究——由成都“石化项目”争论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成都石化项目引发的争论入手,深入分析了资源型产业发展与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一定的循环技术支撑、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同时发挥作用、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式和完善的政府制度保障体系下,资源型产业发展与主体功能区之间能够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