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统计中持续存在的反常现象之一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消费率仅50-60%,甚至低于日本和韩国在70和8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而且呈下降趋势。根据调整之前的GDP数据,国内总储蓄率在上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2004年中国的消费率更降至54%的历史最低点,2005年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想要中国老百姓消费太难,扩大投资是次优选择”,“不要妖魔化投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美国不断指责中国有意低估人民币,称中国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最近又指出美国经济问题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过高而造成的。面对这种指责,文章对美国经济问题和中国高储蓄率分别进行了深层研究,明确了在两者之间并无实质关系。美国对中国储蓄率的指责是在寻找不存在的借口。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增长、高储蓄率的宏观经济特征,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本来源,同样使得另一些人增强了对居民过度储蓄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的共心。总需求是否会抑制总供给,居民若更加倾向于储蓄而减少消费,则可能造成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开始向房地产、消费等实体经济扩散,全球经济将继续降温。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趋势愈加明显。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被摆在突出位置,并被反复强调。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巨额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如果哪一天储蓄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钱曦 《珠江经济》2005,(4):79-82
1999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随着储蓄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储蓄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高储蓄率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拟从分析高储蓄率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对储蓄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因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银行储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美国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罗奇曾表示,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储蓄量。著名投行雷曼兄弟也  相似文献   

8.
高储蓄率背后的人口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因素是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与中国持续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相伴相生的便是居高不下的储蓄率。高储蓄率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里,高储蓄率的作用在于:高储蓄率通过银行转化为高投资率,进而促进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的扩张,这种大规模投资带来了快速的资本形成,个人收入、储蓄和出口的增长,以  相似文献   

9.
张宏亮 《北方经济》2012,(7):102-103
一、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储蓄率总体呈现波动上行趋势,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储蓄率进入快速持续的上涨阶段。按照变化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率的波动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刘涛 《西部论丛》2009,(8):56-57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内的一批西方学者和官员就开始向世人反复灌输一个论调:高储蓄率的中国通过出口累积了巨额外汇,然后将其投资于美国债券,大量廉价资本压低了美国利率,从而推高资产泡沫;而低储蓄率的美国面临日益扩大的贸易缺口,不得不向中国借债进行融资,最终双方被牢牢捆绑在一起。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关系终将难以维持下去。因此,美国人应当学会存钱;而中国人则应当学会花钱。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9,(48):11-13
【英国《经济学家》11月12日】生产率的增长或许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繁荣程度最重要的标准。对长期生活水平而言,没有什么比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经济体把资本和劳动力以效率的形式结合在一起。遗憾的是,人们用以衡量生产率增长的方式往往是无效率的。大多数分析人士重点关注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通常是用总产出除以工人数量或工作时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全球金融危机致使海外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引起强烈的投资需求,人民币汇率的走强,都加速了中国企业近年来对海外的投资步伐。境外投资活动增长迅猛,2009年下半年投资交易并购数量较前几个半年期均增长50%。09年全年境外投资额攀升到300至35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2008年水平高出3倍。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世界经济在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起死回生”,中国经济更是创造增长奇迹。一年多来,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应对大危机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下,依靠强劲的内需增长抵御了罕见的外部冲击,较快地扭转下滑局面,不仅使经济率先实现了V型复苏,也引领全球经济走出阴霾。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注资、贷款、定期拍卖、资产置换、短期资产购买等量化宽松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2009年,美国在采取降息以及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刺激经济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直接购买本国长期国债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此达到为财政赤字融资和降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经济的目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韩国与日本这两个东亚国家是一家欢喜一家愁。韩国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不俗业绩,2009年经济增长率呈正值,达0.2%。  相似文献   

16.
【美国之音12月31日】2008年,世界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出现的第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原来看似不可改变的进程,扭转了原本难以改变的走势,造成了战后首次的全球经济衰退。今天我们继续谈谈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西方话语中的“中国模式”总体来说具有否定的倾向.本文以马克思晚年书信的内容来论证“中国模式”的合理性,并从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启示“中国模式”的构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8.
王敏 《现代乡镇》2012,(1):36-37
2008年以来,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和金融创新过度导致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不断自我膨胀,并在欧美银行体系内积累了过高的杠杆率,从而使得金融危机通过银行体系迅速扩大到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9.
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格林斯潘称之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此冲击下,全球经济一片风声鹤唳,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迅速滑落,2008年11月份出现了新世纪首次负增长。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从中寻求新的机遇,化危为机,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金融海啸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格林斯潘称之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此冲击下,全球经济一片风声鹤唳,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迅速滑落,2008年11月份出现了新世纪首次负增长。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从中寻求新的机遇,化危为机,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