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资源配置高效率,它不仅要求具备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而且必须将外差因素计入。因此,分析外差因素的类别、成因和内在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一、外差因素类别经济外差因素是指经济行为人相互作用引致的受益和受损效应。或由一行为主体活动所产生,但其成本、收益或风险可转嫁为其它行为主体的行为效应。外差因素按其效应、来源和行为特性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生态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一种主流经济形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雅安市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雅安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比较优势,最后提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粮食置换、水利支撑、旅游带动"为战略核心的生态经济发展思路,从而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促进雅安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当前安微生态省建设现状,分析影响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以生态创新为理论基点,提出在工业、农业等经济活动中积极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围绕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各项绿色制度.培育创新、文明、健康的生态观念的生态省建设策略;旨在为推进安徽可持续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安徽的战略目标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探究丘陵山区辰溪县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限制因素,运用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确立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对策,为南方丘陵山区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经济的视角构建生态税制协调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上,力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平衡。在生态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成本补偿型生态税收政策和激励型生态税收政策相协调的税收机制,引入生态保险机制。在生态伦理建设中融入生态税收思想,使生态伦理促进生态税制的建设和发展,生态税收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配合,发挥整体调节功能,有效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建功 《生产力研究》2008,(24):111-113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工业生态经济的实现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从其产生的经济背景到运行的基本力量,给出工业生态化的经济逻辑。进而分析工业生态经济实现的各种影响因素,由此我们得出合理的价格体系是在制度环境、技术等多因素共同支持下工业生态经济实现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业园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双重目标的有效途径。生态产业园的形成与演化有其内在规律,同时又受到经济环境、地理位置、法律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异质性。依据对现有世界各国生态产业园区的了解,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对生态产业园概念、特点及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并分别讨论了市场和政策在产业园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位置集中、科技信息、社会参与、经济利益等产业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人口是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调控原理中的四个方面:调控目的、调控途径、调控切入点和调控对策,研究并提出了江苏省生态经济系统中农村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为江苏省生态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变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场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领域的革命,同时也是社会生活领域的革命,是环境伦理道德的革命。它要求人类用生态经济的思维方式来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用符合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生态经济理念的产生,经历了矛盾调和、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的演变,具有系统性、循环性和协调性的特征。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行为的因素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本文分析了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行为的影响要素,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复杂的因素及因素链中寻找影响企业生态经济管理行为的根本原因,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宏观和微观上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南四湖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调查、资源的配置结构、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优势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位属性和发展水平,可将其分为东北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和中南区域四个片区,各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限制开发与贫困属性长期并存、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约束等问题。综合看,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在于财政赤字不断增大、人力资源流失、主导产业规划滞后、第三产业活力不足。进一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突出县域差异化;培育特色经济,打造绿色服务业增长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重点工程"和"品牌工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经济特征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2.4 生态经济再生产和生态经济周期。生态经济再生产是生态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也就是生态环境再生产(无机环境再生产和生物环境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条件,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的永无休止的循环往复和螺旋式上升。也可以说,生态经济再生产是生态经济生产力再生产和生态经济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生态经济周期是生态经济再生产的时序性、阶段性和往复性的表现,也可以叫做生态经济再生产周期或生态经济更新周期。它是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彻底理清改革开放以来合作经济改革的模糊做法提出了节约型生态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以明确合作经济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首先探究了产权和经营的全新制度,试图改变长期以来只关注经济价值,轻视实物(资源)价值、无视生态价值的错误做法。再从一般和特殊两重性上分析创建模式,从解决合作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生态安全的密切关系问题出发,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创建节约型生态合作经济的不同模式,提出了厌氧消化、沼气生态、庭院生态、生态农资等创建节约型生态合作经济组织的必需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维护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水电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章以滇西北某大型水电站工程为例,阐述了层次分析法在水电站生态经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出滇西北某水电站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子效益的发展并不协调,并指出影响该水电站生态经济评价的主要因素是径流模数、水土流失治理率、林草覆盖事、移民、投资回收期等。  相似文献   

16.
一、油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特性油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质上是属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油田区域内的一种特殊型式。是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的特定区域内原有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逐步驯化而形成的.并与油田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紧密联系的,由油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通过技术因素和技术手段联络而耦合形成的复合系统。因此,这一系统具备所有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特性,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一)生态与经济的统一性。油田区域的农业生产过程同样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在目前初级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当油田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时.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交流处于高效状态.将会促进经济系统的资金  相似文献   

17.
<正> 资源生态经济平衡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资源生态经济平衡的概念和特证资源生态经济平衡是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是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人口以及价值流动过程中所实现的一种动态平衡。资源生态经济平衡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一) 资源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资源生态经济平衡是资源经济平衡和资源生态平衡的对立统一,而这种平衡之间的对立性和矛盾性是绝对的、经常的;两者之间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概括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试论生态经济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缓解生态危机,关键在于建立能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繁荣的生态经济农业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达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在更高发展水平上和谐统一,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进入生态经济时代,应该应用生态经济农业的观念指导现代农业,把农业经济行为同生态环境看做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减少和避免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价值下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的创新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的价值理念对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必须按照生态经济的价值理念与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有效的政策控制与政府生态管制。传统的生态管制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缺陷。政府自身往往成为生态问题的始作俑者。生态价值下政府生态管制政策手段要实现四个转变。生态价值表现在经济活动与决策中更多的是一个价值冲突问题,政府生态管制的许多配套政策内容需要进一步增加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要实现大规模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到来自于社会、经济、生态及移民自身方面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致贫、生态、稳定及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