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冲  周瑾芝 《财经研究》2015,(8):105-117
政府担保在金融危机期间如何影响储户的挤兑行为,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从储户行为的视角认识政府担保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1935年的“白银风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金融危机,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文章利用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1932-1935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实证检验了“白银风潮”期间政府担保对储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担保显著降低了银行遭遇储户挤兑的概率,并且促使银行吸引更多存款流入;储户从不受政府担保的银行提取存款转而存入受到政府担保的银行,由此引起的存款再分配效应避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文章还发现,具有政府担保的银行在危机期间投放了更多信贷,这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推动作用.文章对于我国的金融安全网从隐性政府担保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型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愿  岳翔宇 《财经研究》2016,(3):95-108
1976年哈耶克提出了货币非国家化理论 ,主张赋予私人银行独立的货币发行权以约束政府滥发货币的行为 ,但反对者认为追求私利的发钞行必将无限增发货币引致通胀.文章将银行的发行和信贷统一起来分析银行声誉如何影响其发行行为,研究表明:在竞争性发行条件下 ,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约束发钞行的行为,银行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进而,文章以银行的生存历史和是否为上海银行公会会员度量声誉 ,利用白银风潮前夕中国34家发钞行和150家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声誉机制的作用 ,研究发现:声誉越好的银行,兑换券发行越稳健;声誉为银行带来了诸多经营优势,如更多的实收资本、盈余积累和存款 ,以致声誉好的银行贷款规模更大 ,利润水平更高 ;发钞行确实是因追求长远收益而稳健发行.根据民国时期银行竞争性发行的历史经验 ,文章首次为货币非国家化理论提供了微观证据 ,也为当前的货币政策制定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贺雨 《经济与管理》2005,19(11):96-96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一书,可谓是从全新视角下研究近代中国经济的拓荒之作。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讲白银在近代中国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并归纳了中国近代币制的特点。第二章“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谈白银与近代金融体系的关系以及由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派生的银市、金市和汇市。第三章“白银与近代中国宏观经济的变迁”,指出了中国货币不统一、金融体系的财政化和复杂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早期的中外贸易中,由于中国人对白银的无限渴慕,白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继东来的欧洲殖民者正是凭借多种途径获取的白银,与中国这个强大而又富庶的东方国家进行着商贸往来。因此,当时的白银在中西交易中具有无比的威力。白银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元、石油和金属价格——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美元贬值以及石油价格上涨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两个可能的原因。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采用VAR模型分析了美元价值和石油价格变化对我国铜、黄金、白银等金属价格的冲击影响,以及在此冲击下三种金属价格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美元价值以及黄金和白银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黄金和白银的价格行为;而美元、石油、黄金以及白银价格的变化对于我国铜金属价格的冲击尽管是显著的,但是四者均不是铜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国内白银期货在缺乏夜盘的情况下,其投资风险日益提高,为创建较为稳健的投资策略,完善白银资金渠道管理系统,上海期货交易所特创立了"白银t+d"白银投资业务,并与2008年正式向个人开发。与白银期货相比,白银t+d的期货合约更加自由,它没有规定具体的交割时间、地点和履约方式,所以其信用风险要小很多。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白银t+d与白银期货不同交易模式,深度解析二者的区别和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7.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10):129-130
因为供需平稳而走了10年牛市的白银从今年8月中下旬开始,价格出现强势走高和剧烈波动,这似乎给市场打了一针激素,令投资者参与白银投资的热情节节攀升。而此次QE3如约而至,使得全球货币宽松的氛围日益浓厚,对通胀的担忧有望推高白银避险的预期,进一步提振白银市场。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白银期货投资机会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5月10日我国白银期货成功上市。白银期货上市初期,市场价格还未形成,对于白银期货的投资行情分析是一众投资者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主要从我国白银期货投资环境、投资方式和投资者应注意的实际问题三个方面,对我国白银期货的投资行情做了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疑然 《新经济》2011,(2):32-33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山寨之风早已刮进了影视屏幕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些正儿八经的作品,大受观众欢迎的也有不少山寨货。并且在它们火热的背后常常会掀起一阵考据风潮,相形之下,似乎从上世纪末叫嚣至今的原创风潮反而不招人待见了。  相似文献   

10.
淘金健康     
健康产业的背后是一家家VC,而敢于把真金白银砸在这个领域,VC自有其道理.  相似文献   

11.
陈希琳 《经济》2012,(10):129-130
因为供需平稳而走了10年牛市的白银从今年8月中下旬开始,价格出现强势走高和剧烈波动,这似乎给市场打了一针激素,令投资者参与白银投资的热情节节攀升.而此次QE3如约而至,使得全球货币宽松的氛围日益浓厚,对通胀的担忧有望推高白银避险的预期,进一步提振白银市场. QE3促成“真金白银” 令市场翘首以盼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终于在9月14日凌晨得以推出,只不过此番QE是一场开放式的宽松.美联储将按每月400亿美元的进度额外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加上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这就意味着美联储到今年年底,每个月将购买850亿美元的债券,这在东吴证券分析师崔或来看来,其规模已与2010年的QE2相当.  相似文献   

12.
股票在近代中国的出现,是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组织方式在中国出现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和信用制度有了相应发展高度后的产物。它的规模以及在社会中涉及的范围和层面需要有一套市场经济规则与之相配套。近代上海证券市场上三次股票买卖高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是影响中国早期证券市场发展的因素。“信交风潮”表明,在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出现期贷交易带有极大的不成熟性和历史局限性,加上市场交易的不规范和投机过度,必然以市场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1,(2):69-70
【策划一】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市场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稣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两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金属货币史上,宋元时期是古代中国金属货币币材演变的转折点。以宋元为界,此前以铜钱为代表的贱金属货币占主导地位,而此后贵金属白银最终成为主要货币。这意味着,两宋白银货币化,揭开了中国古代后期金属货币发展的序幕。白银从商品向货币的演变,预示着货币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研究两宋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有助于揭示古代金属货币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古代货币史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5.
王义成  周肇恭 《经济师》1992,(11):53-54
<正> 银行作为肩负政策性职能与企业化经营于一身的特殊企业,提高自身效益,增加盈利也就是其经营的目的之一,而这一目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银行自身则又恰恰出现与之目的相背离现象,形成了银行应收未收利息的大量悬空。它不仅困扰着银行自身效益的提高,而且对社会效益的提高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为此笔者就这一背离现象作一透视,以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专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也随之加大,而相应地银行应收未收利息也趋于同步递增之状态。从1985年工行建行以来到今年六月底,山西省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企业的兼并风潮及对我们的启示赵晓华目前,西方企业兼并风潮迭起,自1995年初世界第二大医药公司──英国葛兰素公司宣布将以94亿英磅购买英国第四大医药公司──韦尔廉姆公司以来,遍布西方各国的合并、收购、拍卖和兼并的喧嚣声接连不断。其兼并的速度之快、...  相似文献   

17.
张剑辉 《经济问题》1992,(3):47-49,35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在资本主义社会,商业银行其机构数量之多、业务渗透面之广、资产总额比重之大,始终居于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在我国,经过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改革开放,商业银行也开始重建,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蛇口招商银行等。我国商业银行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银行,又不同于我国现在的专业银行,具有股份性、区域性、综合性、国际性的特征。正确认识这些特征,对建立具有中  相似文献   

18.
刘莎 《经济师》2009,(3):90-91
供应链金融可以定义为:物流供应商在物流业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这类服务往往需要银行的参与。这种新型金融服务原本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种,之所以称为供应链金融业务,而不是传统的抵押贷款或者质押融资,是因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金融贷款过程申银行与申请贷款企业双方的责权关系,也完全不同于担保贷款中担保方承担联带赔偿责任的三方关系。它越来越倚重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主要表现为物流企业的配套管理和服务,形成了银行——物流企业——贷款企业的三方密切合作关系。文章论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并且对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近代以来,中西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显现出来不同的趋势.而美洲大量的白银得以发现并开采,引起了世界贸易与货币存量的变化.自公元16世纪起,白银几乎同时流入中西方社会,但是所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运用中外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白银分别流入中国和西方(以西欧为代表)所产生的不同的效应,试图从制度层面更加深入的发掘中西方社会不同发展道路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杜卉 《时代经贸》2011,(10):71-72
发生于17世纪的“康熙萧条”通常被归因于白银数量的锐减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相应减少,本文则通过模型以及实证研究发现,很可能是白银数量的增多而并不是减少引发了这场通货紧缩。同时,由于政府面对危机进行了不适当的调整,导致了银贱铜贵的现象,造成了白银输入数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