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金刚  牛大山  周伟 《物流技术》2013,32(2):148-150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我国2001-2010年省级物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物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2、2003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东、中、西部地区物流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收敛趋势,且东、中部的物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不明显,但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Trans-log)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以湖北省农户的微观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对农户家庭经营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做了系统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看,农户的微观经济行为与农村的宏观经济表现是一致的,其中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则一直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动力,然而规模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农户相对于生产前沿(最佳实践者)的技术效率差距扩大与分化则严重阻碍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前沿生产函数,要素使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叙述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利用前沿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进行分离,其中包括一项技术效率的变化率;第二部分将结合数学推导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率。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5,(7):149-153
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算中国中部6省81个地市2000-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为了更好地刻画经济个体的异质性特征,在此模型中加入门限效应,使用贸易开放度作为门限变量。结果发现,随着门限变量值的提高,固定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得不再显著。该项发现的现实意义在于,并非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越高越好,若要最大化发挥固定资本与劳动力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佳的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就应该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标: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TFP增长率的测定与分解。研究方法:构建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并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率不但在区域和省份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存在明显的内部行业异质性;技术进步和配置效率变化分别是提高和阻碍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率的主要原因和障碍;除技术进步均为正值外,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在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中异质性相当明显;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仍未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创新: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及其异质性。研究价值:为装备制造业转型与升级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区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998~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一段时间内全国整体研发创新技术效率较低,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地区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但增幅减缓;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技术进步均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7.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美国、中国等8个主要农业生产国在2000-2008年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呈现螺旋式下降趋势;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领先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与新西兰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并不明显,主要归功于中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劳动力要素的巨大投入.这对中国农业政策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红  王悦 《中国房地产》2013,(12):70-78
为了解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技术和内部管理等X效率水平,选取3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方法,结合房地产企业及产品特点最选取指标、设定变量和收集数据,测算并统计分析2005—2011年样本公司的x效率。结果显示(1)2005-2011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X效率均值在0.75左右,各年波动较小,各公司间差异较小且呈降低趋势;(2)不同资产规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X效率有明显差异,国有控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x效率总体高于民营控股公司,业务布局于10城市以下的房地产上市公司X效率总体高于布局于10城市及以上的公司。  相似文献   

9.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业代表的金融发展在支持中国实体经济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企业技术前沿距离的视角,本文考察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企业TFP增长。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存在后发企业向技术前沿靠拢的"追赶型增长"。相对于接近技术前沿的企业,金融发展更有利于远离技术前沿企业的TFP增长,即金融发展助推了制造业后发企业的"追赶型增长"。进一步地,这种异质性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和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内。变换TFP测度方法、技术前沿距离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及采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均稳健。  相似文献   

10.
生产函数是经济理论和数量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DEA方法的出现,为确定生产函数开辟了新的途径。DEA方法利用数学规划方法,通过对决策单元(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对规模有效性和相对技术有效性分别或同时进行评价,估计出有效生产前沿面,即经验的前沿生产函数。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标:考察经典方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时是否因加成定价或规模报酬效应而出现估计偏差。研究方法:基于放松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增长核算框架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并在分别估计加成定价率和规模报酬率基础上对古典索洛余值进行分解。研究发现:加成定价效应是造成古典索洛余值与全要素生产率偏差的重要原因;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可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经济冲击的影响。研究创新:基于扩展后的增长核算框架估计了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古典索洛余值是否存在估计偏差以及偏差的主要来源。研究价值:分离新古典索洛余值中的加成定价和规模效应,可以有效降低经验研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偏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呈现出小幅波动特征;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以上结论在细分行业之间的表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把资本存量、就业人数、能耗、时间等变量纳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碳排放总量、能源强度等变量以及区域虚拟变量作为生产无效率函数的解释变量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增长会扩大技术无效率项并降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降低了能源强度却引至了更多的碳排放,符合杰文斯悖论;减排技术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比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更快。  相似文献   

14.
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通常假定他们的一部分技术会转移至东道国的企业里。但是,经验研究还不能为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且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前向关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基于2011—2018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的进口贸易数据测度进口贸易潜力、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口的贸易潜力较大,且不同国家之间呈现较大的不均衡性,波黑、克罗地亚、黑山可挖掘的进口潜力较大,匈牙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进口效率较高。从影响因素看,中东欧国家的供给能力、中国的市场规模、“17+1”合作机制等因素推动了进口贸易的发展,而中国的供给能力、中东欧国家的市场规模、文化距离等因素对进口贸易有阻碍作用。经济自由度、基础设施质量、中欧班列等构成了影响进口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收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使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07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并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TFP不断提高,但增长幅度呈阶段性下降态势。随着服务业资本深化过程的推进,服务业增长的要素推动作用相当明显,而TFP的增长贡献则逐渐降低,而且,在TFP的变化中,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明显,但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相对有限。在空间分布上,TFP增长及其分解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性差异,但收敛检验表明,各省区市的TFP增长呈现出长期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索洛余值法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进行估计,并测算出1996~2007江西省物流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1996~2007期间,江西省物流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值为38.35%,2004年达到其低谷11.8%,而后才逐渐上升,这说明江西省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提高其物流科技进步贡献率,从而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