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外滨水区开发及其对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和陆域三部分组成。近年来,滨水区开发成为国内城市规划和开发的热点。对滨水区的开发,不只在中国是热点,在世界其他国家同样是开发建设的热点。(张庭伟,1999)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滨水区开发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考察国外有代表性的滨水区开发建设的经验,以期对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纽约区划政策自1916年诞生至今,不断在发展中调整完善,从“传统区划”走向“新”区划。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在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管理中,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城市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有效平衡各种利益需求,保护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协调健康发展。本文从纽约区划的产生、成熟、发展来论述其历史沿革、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实际问题,阐释纽约区划对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英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农民向市民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总结这些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思 《农业经济》2018,(5):143-144
与美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对比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高。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包括:政府合理规划与政策支撑;发挥社区与协会作用;完善立法、规范管理;促销方式多样、产品丰富;重视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等等。诸多发展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学习。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政府会计发展趋势众所周知美国企业会计引领世界潮流,世界其他国家非常重视借鉴美国企业会计的经验。同样美国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成果,值得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借鉴。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逻辑起点。美国联邦政府会计有两  相似文献   

6.
<正>荷兰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国土面积为4.19万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结构中农地占60%,水域占18%,建成区占12%。荷兰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欧洲农业强国。同时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仍然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空间,因此其空间规划享有国际声誉。分析荷兰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对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具有借鉴意义。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空间规划体系通常由法律、行政区划和运行  相似文献   

7.
美国调水工程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美国一些大型调水工程建设的背景及其工程兴建中如何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笔者认为美国大型调水工程的建设给我们提供了设计、施工经验,可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列举了美国、日本、法国及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通过与美国、日本、法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比较,找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学习借鉴美日法的发展经验,针对问题提出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进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美国林业经济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述了美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及现状,从理念、法律、政府职能、产权制度、协会组织、经济效益、非经济效益、科学技术、税收政策、奖励计划等多种角度对美国林业经济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借鉴美国林业经济经验,对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与美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借鉴美国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推动我国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本文采用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主体、内容、渠道和运作机制等方面对美国和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程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紧凑城市”的理念,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及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4组变量揭示近1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态势,并以城市密度的形式对省会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省会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扩张速度惊人,中国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工业导向型城市发展阶段。省会城市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研究结论: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密度,可以将中国省会城市按照特性分为三类,但城市紧凑程度的多样性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引入更多的变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城市用地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方法:圈层分析法,形态模型(ULD)和过程模型(GMP)。研究结果:(1)城市用地密度从城市中心向外逐渐非线性衰减,呈现反S形分布,城市中心吸引和土地资源稀缺性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郊区增长速度快于核心区,导致城市紧凑度下降,突显了合理管控城市边界的重要性;(3)城市紧凑度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先下降后回升趋势,反映了从分散扩张到集中利用的空间模式转变;(4)对于多中心等复杂形态城市,引入新参数可以进一步提升过程模型的拟合优度。研究结论:本文揭示了城市用地密度空间衰减的形态特征和过程机理,形态和过程模型为定量理解城市用地密度空间格局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围绕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带立法问题,对伦敦、首尔、北京的城市绿带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城市绿带立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因城市无序蔓延所导致的环境破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在城市化发展时期推进绿带立法的难度远远大于城市化成熟时期;城市绿带规划制度是指导绿带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研究提出建议:2015年中国城市化已步入水平较高阶段,已是推动城市绿带立法的最佳时机,中国新兴城市应借鉴英国城市绿带立法模式,在中央政府绿带规划政策指导下,进行最符合当地实际的城市绿带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即将消除,城镇相对贫困问题日渐凸显,阻碍城镇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故城镇相对贫困将成为贫困治理的新重点。以山东省为例,从居民生活质量视角对城镇相对贫困进行测度研究,结果发现,福利基础、城镇建设、居民生活状态等指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城镇相对贫困。为此,提出了要各方面同时发力,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多元化体系,深化居民生活质量标准,以达到缓解城镇相对贫困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统筹农业多功能效用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和健康可持续的重要途径,方法 文章在对农业多功能理论、国外都市现代农业功能特征及大城市近郊农业发展需求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苏州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案例,探究大城市近郊都市多功能现代农业的实施路径。结果 系统构建大城市近郊都市现代农业功能体系。并通过对通安示范园的需求分析提出其农业多功能发展路径,包括高标生态田园建设,营造优质城乡环境;高质农业生产供给,稳固产业优势特色;高效农业科创示范,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高值休闲农业体验,绽放绿色发展魅力,为示范园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城郊农业空间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结论 从农业多功能的角度出发,以新的机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都市现代农业的功能构成,更益于城郊区农业空间的有序组织和集约利用,是保障大城市近郊都市现代农业均衡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分析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全国19个市区非农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评价单元,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来反映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同时针对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有益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alls attention to the critical role of greenspaces in cities, while it overviews the many functions they provide.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urban greenspaces concerns multiple dimensions. Temporal, spatial and social aspects clearly need a taxonomic approach, which is also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Thus, the prominent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e multifunctional use of urban green areas. It is next argued that multitasking strategies may enhance the use of farmland within urban areas and that this may turn out to be a win—win situation, provided urban planner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s of local communities. These basic issues are essential in identifying and mapping out attractive developments for modern urban greenspac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决策部署,河北省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准确把握目前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基础现状,制定可行性短期目标,把握具体努力方向,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研究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构建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协调度模型得到2017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度,并选择空间自相关法,采用Moran's I指数和Moran散点图,通过GeoDA095i和ArcGIS10.1软件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城乡发展协调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1)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城乡协调度发展总体上处于Ⅲ和Ⅳ等级,且以第Ⅲ等级为主,说明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阶段,为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了比较良好的基础。(2)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协调度高的地级市相邻,协调度低的地级市相邻,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是冀中和冀南,协调发展较低的是冀北地区,呈现出一定的两极分化特征。[结论]2017年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两极化特征明显,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整体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及去除两极化差异入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城乡绿化对改善地区生态气候,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山西省城乡绿化规划带来的生态效益,为今后城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熵值法,在评定山西省11个地级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等5个指标的基础上,综合分析2014—2016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城乡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结果]2015年山西省城乡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相比2014年和2016年较为明显。在各地级市中,大同市城乡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各项指标评分均较高。大部分地区PM2.5、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浓度超出了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环境质量令人堪忧。[结论]山西省各地级市在城乡规划中应加大对绿化的投入,选择对空气具有净化作用的植物,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监管等,综合提高城乡绿化的生态效益,促进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True sustainability demands that we seek to more than ‘prop up’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our environment; rather, it requires that we redress current shortcoming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our urban environment at both bio-regional and local scales. Nourishing Urbanism proposes a shift in the urban and non-urban paradigm relating to energy, water and food; all face significant climate-related challenges—and are united by land-use policy, planning and design. We need a renewed planning and design framework for cities and regions that allows the retrofitting of today's urbanity, and prepares our cities for a new tomorrow. Nourishing Urbanism seeks to provide a malle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framework that embraces the symbiosis between urban and non-urban, and provides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human condition through recommending policies and technical solutions that readdress land use, ultimately impacting the security of our energy,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as well as infrastructure, food supply, health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