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系统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与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全国总体和分区域为样本,主要考察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分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为金融分工体系构建与产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在考虑金融发展因素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仍为正效应。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且金融发展对分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其中,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十分重要。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产业分工水平的提升,进而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本文实证研究了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规模、区域分布对中国地区经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制造业500强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制造业500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主要是通过投资拉动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出发,构建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多方程模型,利用199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互相影响,但作用方向具有差异性。金融发展规模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因素,但金融效率严重制约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发挥。金融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的金融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起着巨大的拉动效应,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外部支撑条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二者具有较大的相互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份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用模型,检验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就全国总样本来看,股市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另外,金融效率也能显著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就东、中、西部分样本来看,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为明显,检验结果不尽相同,但是都支持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各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资源可得性,进而造成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贷款是人均产出的原因.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证实,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为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应该采取区域金融政策缩小区域间金融资源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地区异质性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3个方面促进包容性增长。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的促进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提高包容性增长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在人力资本程度较低的地区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加快实现社会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揭示了 2006~2017 年我国30 个省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层面阐释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从科技金融资源环境、 科技金融经费力度、 科技金融融资规模以及科技金融产出能力 4 个方面分析了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显示: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提升速度缓慢,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形成 “东强西弱” 的局面; 科技金融资源、 科技金融经费、 科技金融融资与科技金融产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且科技金融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最强; 本文还从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金融政策制定、 金融机构结构转型以及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时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通过内生的AK增长模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相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差异,当两者协调发展时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 当金融发展快于实体经济发展时可能抑制经济增长, 这种负面效应主要是因为快速增加的信贷带来了资本形成率的下降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提出绿色发展新目标, 推进绿色发展新部署, 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耦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单元2008~2016 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 利用耦合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动态耦合关系并进行局部空间区域差异比较。结果显示, 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 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处于高度协调耦合发展状态, 没有出现相互抑制的作用。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耦合度较高, 中部地区次之, 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较低。本文提出利用绿色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和法律环境基础产生绿色经济发展新力量的建议, 最终实现各省份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信息》2011,(1):70-7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透露,过去5年里,中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全面超过东部地区经济增速,这标志着中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区域发展增长格局从东部地区“一马当先”,  相似文献   

11.
刘俏 《董事会》2011,(8):102-102
金融的本质是将资金富裕方手里的钱转移到资金需求方手中(即将储蓄转换成投资)。中国经济三十年来高速发展,投资居功至伟。然而,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发展中逐渐呈现出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正对金融中介模式提出挑战。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意味着金融中介模式也需要转型、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构建城镇化及其与就业、收入差距、投资、贸易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各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作用机理看,城镇化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3.
贺刚 《山东纺织经济》2011,(8):23-25,62
通过对新疆1990年一2009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疆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力助推新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杰  杨林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8):129-134
本文基于VAR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中国1978 2007年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做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供给领先"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但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并没有起到推渡助澜的作用.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下发展起来的农村金融体系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是无效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8-2004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这就支持了加快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额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但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额与经济增长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品房销售额与经济增长互为长期因果关系,但它们的商品房销售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沈鹏  杨丽华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128-131
利用我国东部10个省市1992~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协方差检验实证分析了东部地区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整体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且进口和经济增长具有双向促进关系,前期进口对当期GDP没有促进作用,但当期进口对前期进口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关系,东部地区在促进进口的同时应注意调整进口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8~ 2017年全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 通过DEA模型测度我国的金融创新水平; 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金融创新、 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变过程加以阐述; 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及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 分析三者的空间相关性; 采用超越对数函数, 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创新、 新型城镇化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省域经济增长、金融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 金融创新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显著, 但二者交互项却抑制经济增长, 说明二者融合度欠缺, 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基于此, 应充分认识到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是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 而加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引致金融创新活动是扩大资金供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资出逃、贸易萎缩等问题引起广泛担忧,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及二者对东道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问题再次受到重视.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东部地区FDI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东部地区FDI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地区对外贸易是FDI的格兰杰成因,对外贸易与FDI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研究还表明,对外贸易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FDI虽然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负面影响,但作用力度很小,聊与对外贸易的交互项则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机电工业》2003,(1):41-43
12月9日,国家信息中心与<上海证券报>联合推出<200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这份预测报告从宏观经济总体、金融、财政、外贸、投资、消费、证券市场、产业、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十个方面,对2003年我国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进行预测.报告认为,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的累积效应正逐步释放,当前中国经济开始呈现政府政策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8%左右,全年波幅可望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这份约8万字的权威预测报告,主要是为了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明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并据此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