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申请只能向法定的行政机关提出 ,该机关的复议决定一经作出并送达 ,即发生法律效力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再向做出行政复议的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这样的行政复议制度为一级行政复议制。对该机关的复议决定 ,如果是终局的行政复议决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履行该决定。如果不是终局的行政复议决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和被申请复议的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决定没有异议的 ,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不服该行政复议决定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我…  相似文献   

2.
马军 《中国海关》2008,(12):33-34
海关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开始审查复议案件,经复议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相似文献   

3.
2004年至2006年,我们河北省工商系统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6件,受理159件(结案153件,未结案6件),不予受理7件。一、坚持合法、公正、及时、便民原则,依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1.积极受理。在与复议申请人接触过程中,我们感到部分复议申请人存在着不敢告状、不会告状的问题,怕行政机关报复。针对这种情  相似文献   

4.
对行政复议申请审查的事项即审查其是否符合申请的条件 ,包括 :1 复议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能够复议的范围 ,即符合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十一项行政复议范围。如果超出这十一项的范围 ,就要告知申请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2 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备复议申请人的资格 ,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 ,他们认为该行政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3 有无明确的被申请人 ,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哪一个、哪一级 ,复议申请人应当明确提出 ,因为提出明确的被申请…  相似文献   

5.
所谓复议前置,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时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必须先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即在有复议前置规定的前提下。行政机关的行政救济监督是人民法院司法救济监督的必经过程。《行政诉讼法》第六章第三十c条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这里明确赋予了行政机关的复议前置管辖权。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层级监督,它是以当事人的申请为条件的.当事…  相似文献   

6.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途径和期限。执法实践中制作具体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对如何告知当事人申请复议权或提起行政诉讼权,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或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无论依据的法律、法规规定对当事人不服处罚决定,当事人既可以选择行政复议权,也可以选择行政诉讼权,还是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都应在处罚决定书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权和提起行政诉讼权。例如…  相似文献   

7.
1 受理行政复议的申请。这些内部机构应当公开其受理各项行政复议申请的有关制度和有关程序 ,应当设置专门的人员 ,具体接受行政复议的申请和接待行政复议的申请人 ,使行政行为相对人可以比较便利地提交有关的行政复议申请。2 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 ,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内部机构 ,受理行政行为相对人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后 ,应当按照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处理原则和处理时限的要求 ,为处理行政复议而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调查取证 ,要求其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合法依据以及行政行为相对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最终裁决 ,是指行政相对人 ,提请行政复议机关审理具体行政行为的 ,复议机关依法作出的复议决定 ,是终局的复议决定 ,行政相对人只能履行该决定 ,不得就该行政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复议法规定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行政复议法还规定 ,国务院作为行政复议机关 ,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我国现行法律中有的规定了行政复议为终局决定 ,例如 ,商标法第35条规定 ,对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 ,当事人不服的 ,可以在收到通知十五天内…  相似文献   

9.
本案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职业打假人就投诉举报处理程序问题提起行政复议案中的典型案例。本案中,被申请人在受理相关申诉后,未在法定期限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消费者,且对消费者举报事项转办后未及时与消费者沟通,致使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作者建议,对类似案件,各级工商复议机关以及各级工商机关应树立理性应对打假维权组织和个人行政复议申请的意识,进一步规范有关业务部门申诉、举报、政府信息公开与信访事项的办理程序,做好向申请人的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复议案件材料查阅工作。  相似文献   

10.
省工商局曾于2001年10月8日,以X工商复不字(2001)第01号发出一份《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正文内容大体是:姜某等35名申请人对被申请人XT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法人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和股东变更登记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经审查,XT市工商局曾分别于2000年6月27日和2001年8月24日两次办理XT市TC出租车有限公司的变更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决定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理由为,①对XT市工商局2000年6月27日所办理的变更登记不服提出的复…  相似文献   

11.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复议范围第三章行政复议申请第四章行政复议受理第五章行政复议决定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本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初定本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第三条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复议。"这就是说,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作为行政行为相对人死亡,其近亲属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当,有权提起行政复议。但是,复议法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在复议期间,申请人死亡应作如何处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处置这一问题,也会因对法律理解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法和处理结果。例如,有的认为,在复议期间如果申请人死亡,就应当终结复议,理由是复议申请主体消失了,复议也就没有进行的必要;有的认为应当中止复议,需要…  相似文献   

13.
《工商行政管理》2009,(7):36-38
一、2008年总局行政复议案件情况 2008年,总局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1件。行政处罚类8件,行政许可类26件,信息公开类6件,行政不作为类26件,商标类80件,其他事项15件。经审查,依法正式受理109件,不予受理19件,以其他方式处理33件(其中在受理阶段经沟通、协调,申请人的诉求得到解决而撤回复议申请的11件)。  相似文献   

14.
不停止执行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出复议申请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间 ,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对此都作了明确规定。但对于几种例外情况 ,在复议或诉讼期间 ,可以停止执行 :一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是人民法院裁定停止执行的 ,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主要适用于一旦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而且停止执行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 ;三是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 ,人民法院或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 ,决定停止执行的 ;…  相似文献   

15.
三、行政复议法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复议申请权和审查权的发展(一 )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复议申请权的发展1、复议条例和复议法关于复议申请权的规定《行政复议条例》第10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不服 ,不能依照本条例申请复议 :(一 )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的 ;……”该条将所有的抽象行政行为完全排除在行政复议的申请范围之外。《行政复议法》第7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 ,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 ,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16.
邵蓓 《中国海关》2007,(7):22-22
当事人向海关提出行政复议的中请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往往就是行政复议申请能否被受理。受理与否决定了当事人提出的争议事由能否纳入行政复议渠道,直接关系到行政复议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制度价值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在整个复议程序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浩宇 《中国海关》2007,(12):22-23
具体行政行为在申请行政复议期间能否停止执行,这是每一个复议申请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站在申请人的立场,希望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期间能够停止执行是可以理解的。申请人之所以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就是因为认为被申请人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并给其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利影响,如果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在复议期间能够暂时中止,  相似文献   

18.
受理合同争议行政调解,是指接受当事人的申请,同意为其合同争议组织行政调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到合同争议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应该指定人员,对当事人提交的合同争议调解申请和合同副本进行认真审查,并于五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需要征询被申请人是否同意调解意见的,自被申请人表态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于符合受理合同争议行政调解条件的,应予受理,对于不符合受理合同争议行政调解条件的,也应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且应根据《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办法》的有关规定,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予受理通知书应采…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复议法》与《行政复议条例》相比较,加人了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力度,更加完善地规范了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增设了对复议机关不依法履行复议义务的罚则。一、复议机构法定化,责任明确《行政复议法》第三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可以这样认为,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法定机构是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目的是使复议机构法定化,提高复议水平和质量。这就不能以所谓的"条件尚不成熟"、"条件不具备"、"没有单设法制机构必要"等等理由,推迟法制工作机构的设置或…  相似文献   

20.
四、属于行政复议申请权范围的“规定”(一 )行政复议法关于纳入复议申请范围的抽象行政行为的规定方法和范围《行政复议法》第7条就纳入行政复议申请范围的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和方法作出了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 ,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 ,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 )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 )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前款所列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