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而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和因外汇供大于求而产生的内在压力下,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确保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中 相似文献
2.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在多年的宏观调控实践中,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及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搭配中,财政政策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较小。然而,自上世纪后期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运行的作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4.
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出现了巨大变动。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我国货币信贷形势正向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及M2增速(15.1%)均低于预期。两年适度宽松贷币政策的结束,使得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新变化,对宁波经济发展产生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影响。 相似文献
5.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国务院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必然会引起经济各领域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产生什么效应。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文章对我国运用货币政策的实践效果包括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的政策内容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当前最新经济动态进行分析和给出政策评价。 相似文献
7.
从2007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到10%。这是央行在2007年头两个月内第二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预示着央行在年初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打提前量的金融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K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经过多年的演变与筛选,已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组合。然而,实践证明,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已暴露出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最优的货币政策取向和工具组合。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政策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其目标主要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认真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新的成效。近日,央行再次重申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抑制依然旺盛的信贷需求,防止投资反弹。鉴于一季度CPI上涨达到8%,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效应和传导渠道一直是不同学派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在我国,名义利率作为固定经济变量,央行可以直接控制,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央行贷款等途径改变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渠道以及直接调整利率的利率渠道。本文选取了经济产出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际利率、M1、M2作为两种工具变量作用渠道的代表,通过协整分析、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两个工具变量渠道对最终目标作用的有效性。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为控制流动性过剩.避免银行信贷过快增长并可能由此带来的经济过热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央行重拳出击.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6次发行定向央票.紧缩力度不断加大。然而CPI涨幅依然从3月的3.3%,一路上扬至11月的6.9%:同时,前10月新增贷款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1倍.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比上年末高1.53个百分点.流动性过剩问题仍在发展.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小觑。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已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已历经了30多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转轨。要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通过价格信号调节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当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点。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轨是必然趋势,然而以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所具备的条件来看,要实现这样的跨越就需要有过渡缓冲。现阶段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虽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选取1992-2012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式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发现影子银行确实是引起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且随着期数的增加.影子银行对物价波动的解释力逐渐增强。因此,货币当局应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把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核算并加强对其监管。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有效性——M-F模型在我国的适应性调整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状况对M—F模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明确了在“软钉住汇率制”下,资本金融项目与经常项目之间的自平衡能力有限,货币政策有效性削弱。根据我国当前经济过热的内部失衡与“双顺差”的外部失衡并存的经济表现,应该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让人民币升值,并加大力度配合银行改革及其他配套政策,以放宽减压渠道的方式恢复经济内外平衡。发挥利率——汇率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的协同效应,是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利率政策通常作为总量政策出现,但利率对这轮宏观调控中出现的结构问题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利率水平难于变动,很大程度是因为信贷管制束缚了手脚。在汇率体制改革方面,目前人民币汇率放开浮动区间已经大大落后于资本项目的开放,出现金融风险的可能性逐步加大。在上述背景之下,利率而不是汇率仍应作为货币政策的常规操作工具。利率上调不会显著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必要时准备金率上调可起到化解公开市场操作压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