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价虚高症结何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勇 《经济论坛》2005,(24):60-62
近年来,有关药品降价的消息几乎年年有,可药品的价格反而越来越高,看病越来越贵。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次门诊费用达到了108.2元,比1998年增长了57.5%,而每次住院费用达到了3910.7元,比1998年上涨了76.1%,居民看病费用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收入的增长速度。为了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国家发改委8月份出台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药品降价方案,使牵动人心的“药价虚高”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自1997年以来,尽管国家已先后实行了16次药品强制降价,“看病难,看病贵”反而愈演愈烈,但有关部门仍然乐此不疲,执着坚定地实行了第17次药品强制降价。一时间,舆论的焦点集中指向了“药价虚高”。刚刚经过以“GMP”、“GSP”认证为标志的行业调整,喘息未定、负重前行的医药行业成了众矢之的。似乎老百姓看不起病的原因都是因为医药行业唯利是图,追求暴利所致。  相似文献   

3.
“阿莫西林20粒装胶囊最高零售价将从原来的7.2元,降低到4.3元,降幅40%;左氧氟沙星200mg将从每支最高65元降低到最高28.6元,降幅56%。”近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大幅降低部分抗感染类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这将是历次降价措施中降幅最大的一次。而从刚刚结束的“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工作会议”上传来的消息,今年年内国家还将再次下调国家定价药品的价格。据称,6月初包括阿莫两林等共24个品种的抗感染类药品的降价金额达35亿元,平均降价幅度30%,最高降幅达到56%。然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药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为药品流通环节的混乱而头疼:百姓为药品价格太高而怨声载道:药企则大声抱怨利润太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祭起降价大旗,卫生部则谋求体制上的变革,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冲击,医药企业应当如何突破困局?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国家连续三次下调了几百种药品的国家定价,可是老百姓似乎在药品降价后并未得到很大的实惠,看一次感冒动辄上百元的事情仍然屡见不鲜,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降价“一线天” 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消息称,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低水平重复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我国现已能生产药  相似文献   

6.
庞建新 《经济》2005,(3):80-81
为了竞相低价取悦消费者,汽车厂家对下游零部件产品大幅度压价,而零部件企业只能将降价压力转移到零部件原料及生产工艺的“调整”上,车辆质量问题的隐患最终将伤害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盼星星盼月亮,百姓终于盼到油价下调!自今年8月国际油价暴跌以来,大家一直期盼国内油价能否及时下调来给目前高价位的成品油市场“降降温”。可左盼右盼,一直迟迟未见降价通知的人们似乎认为降价可能成为泡影的时候,国家发改委终于作出调整决定,打破了成品油市场6个多月的平静期,  相似文献   

8.
刘国亭 《城市建设》2011,(2):159-159,161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于2003年78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从传统的“量价合一”的定额计价模式向“量价分离”的清单计价模式转变,在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工程造价管理从计划经济形宣向市场经济形式转变。《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2008年12...  相似文献   

9.
“这几天,黄瓜4元一斤,绿叶蔬菜有的涨有的止涨,就是降价的不多。”一位北京丰台的果蔬商贩告诉记者。不过,记者在市场上也发现,猪肉和鸡蛋的价格已不在高位。总的来看,百姓感觉物价确实降下来了,只不过这一趋势能否持续下去还是个疑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的尝试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梅素 《经济论坛》2006,(15):69-7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事业的改革亦取得了长足进展。为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国家曾对医疗机构采取了“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过渡管理办法,目的是为了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效果,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但经过实践,这一办法已基本流产。新的改革措施正迅猛推开。如2004年的专项治理、2005年的医院管理年、2006年的打击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等活动,都从不同的角度本着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要求对卫生事业进行着改革。以下作者对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夭折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群 《经济》2006,(11):46-47
高额的医疗费用引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时,医疗、医药流通、医保等多方面的改革都被简化为仅仅对药品定价的改革,药品强制性降价、药品集中招投标成了最主流的措施。药品价格成为“罪魁祸首”,大家众口一词,认为是药价高导致药品费用高,从而导致医疗费用高。一时间药价成了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2.
药品流通在许多发达国家正好呈相反的“哑铃”结构:两头大、中间小,而我国医药流通环节是一种“腰鼓”形的利益分配,中间大,两头小.流通环节攫取了药品经营的大部分利润,托起了虚高的药价。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昂贵的药价让许多中国人一提起看病就胆颤心惊。人们怀疑是否药有所值,也猜忌医生有没有腐败。病人身痛,心更痛。有了病不敢求医,能不进医院就不进医院,百姓对就医的这般心理,皆源自越刮越烈的医疗腐败之风,具体表现为开单提成、检查黑洞、药价虚高、专家走穴等……这起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最大的医疗腐败串案,是近乎“完美”的制度性腐败典型,从药品的市场准入——招投标——采购——销售,每一个环节上都有重要人物落网,他们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共沾链,也暴露出医疗界的重重黑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百姓是勤劳淳朴善良的,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中国的执政党是伟大英明睿智的,能从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5.
最近,社会各种媒体纷纷讨论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有许多学者从各自角度上提出看法,认为经济发展要扫除“盲区”,走出“误区”。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GDP,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不能挖断“子孙路”,更不能再让“数字”出政绩等等。本文拟从GDP基本涵义与现实意义的认识出发,剖析GDP的得失优劣,帮助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和使用CADP。  相似文献   

16.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重新走上改革之路,药品不断降价、药品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药品低水平重复生产、药害事件不断发生,这一系列事件使我国制药产业竞争日趋惨烈,形成了一片“红海”。中国制药企业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开辟新的市场,划向无边的“蓝海”,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彩电巨头康佳集团宣布,为倾情让利消费者,康佳彩电从今天起、在全国范围内大幅降价,最大降幅高达20%,最高降价达1000元。据悉,康佳这次降价的产品主要是34寸和29寸主流机型,以及部分25寸和21寸产品,且都是市场上的畅销机型。据康佳集团高层人士透露,康佳这次在全国范围内的彩电降价活动,是根据中国彩电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和企业自身的实力而采取的正常营销行为。这次降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竭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优价的高衬技产品,下断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是为了实践康佳推出的“创…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核心思路,首次提出流通差价率要按补偿物流配送成本来核定,因此进人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统一降价15%的说法并不准确。今后,除了医保药品和一些特殊药品(如疫苗)之外,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珍稀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作用。以铁皮石斛为原料制成的非处方药品、保健食品及“枫斗”,受到百姓欢迎,成为我省药品和保健食品市场最热销的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