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些公司在奖励“好士兵”时,往往将其晋升,鼓励其当“元帅”。殊不知,好士兵未必能成为好元帅,术业有专攻,只有各就各位,“龙归大海虎归山”,才能显现管理之精妙、组织之高效。  相似文献   

2.
有一句被大家说烂了的话叫: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听起来不无道理,意思是让人们心中怀有一个远大的追求目标但在现实中真正能从士兵干到元帅的又能有几人呢?依我看可能比我们买彩票中大奖还难在这里说这种话绝没有给大家泼冷水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3.
黄晓伟 《人力资源》2016,(12):19-21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于以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成就事业的激励.但如果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仍把这句话作为激励员工的励志格言,鼓励员工将晋升为“元帅”作为终极目标,把“是否具有成为元帅的追求”作为评判员工是不是好员工的标准,这就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否定了不同员工具有不同的工作动机,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当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卓有成效地吸引和培养更多和企业文化相契合、生产效能高的员工.笔者认为,企业要想挖掘、培养出更多具有内驱力的员工,应努力提升激励手段和方式,只要激励得当,那些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一样可以成为“精兵”.  相似文献   

4.
不做老大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当年的那种“老大情结”,如今被中国的企业家诠释得淋漓尽致。从街头的小商小贩到跻身世界500强的华人巨贾,说起企业目标时,用语是那样惊人的相似:要做就做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世界工商业界,谁个不是连做梦都想挤进500强?即使不能成为世界的佼佼,怎么着也应当在国内或国内某个行业、至少在某个区域成为龙头老大。不然,企业怎么风光,心血岂不白费了!  相似文献   

6.
我曾在有"元帅外交家"之称的陈毅同志身边工作一年多,辅导他学习英语.时间虽然不长,但那段经历却终生难忘.几十年来,给陈毅同志当"家教"的往事不时萦绕脑际,给我教育和激励.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古至今最精辟的一条养生箴言,当推"循天之道以养其身".早在两干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也提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也就是说,只有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保护生机,达到延年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董事长与总裁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想从管理理论框架中找答案,真的说不清楚。商场如战场,你到底是想当兵,当将军,当元帅,还是当军事顾问?在企业中,董事长也面临着这些角色的选择。当然,我们做企业的没有一个不想当元帅。问题是没有几个不想当将军,更别说做士兵的话了。董事长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拿破仑一句“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今在商界已经翻版为“不想做大做强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从商学院派到江湖派,都反复引用500强的案例宣扬这样的观点:要“做大做强”。这煽动企业气血上攻,不管大象还是蚂蚁,都赫然打出了“做大做强”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挽弓挽强,用人用长."长久以来,这个说法已成为一种用人的思维定势,然而,偏偏有人别出心裁,从独特的角度对待人之"短".有一家工厂的厂长,就让厂里"吹毛求疵"的人当质量监督员,让"谨小慎微"的人当安全生产监督员让"眼尖嘴利"的人当厂纪监督员,让"斤斤计较"的人当仓库验收员.经厂长这么一"抬举",这些平常被人瞧不起、又难服管的小人物竟成了管理"大员",顿时感到无上荣耀,他们走上各自的岗位后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11.
日本成功的故事不胜枚举,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堪称成功的典范,被誉为"经营之神",其获得成功的秘诀归纳为"十大法宝".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已过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留给我们的"钱学森之问".要解答这一问题,其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弄清楚何谓"杰出人才",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或标准?即需要对其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住房痛苦指数"? 它的计算公式为: 住房痛苦指数(房地产泡沫指数)=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人均月收入 合理的"住房痛苦指数"为:1. "住房痛苦指数"是一种带有民生色彩的人文指数.它也可以改称"住房幸福指数".其改变的临界点是1.当"住房痛苦指数"大于1时,该指数为"住房痛苦指数",当"住房痛苦指数"小于1时,"住房痛苦指数"便自动演变为"住房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4.
年终岁尾,下一年度的"薪事"也就成了企业所有员工的"心事".员工大多认为,加薪才合情合理,而减薪却是万万不该,甚至员工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减薪".但遗憾的是,当企业遭遇困境时,"减薪"已成为企业走出困境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6,(15)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直想当将军,这是郑永刚最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日本索尼(SONY)是以生产电子电器产品为主的一家跨国公司,它始建于1946年.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很多企业举步维艰,惟有索尼能在短短几年内就重新调整好经营状况,成为日本最有活力的企业,人们对其发展称之为"索尼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原动力来自于索尼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有独到的"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17.
文章剖析了作为历史上首创"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刘备.为何能成为三足鼎立的霸主之一,并使"天下英雄争相附之".同时结合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来进一步系统的阐述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其微观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破除"公比私好"和"私比公好"的魔咒,"公比私好"和"私比公好"都只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不是抽象的笼统的无条件的.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兴国县,由于其光荣的革命历史,曾被毛泽东誉为"苏区模范县".可是由于"大炼钢铁"及人为的破坏,全县森林覆盖率仅有21%,全县"满眼山峦尽秃头,三天无雨河断流",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曾一度被称为"江南沙漠".如今,当你走进兴国县时,映入你眼中的是:绿的山,绿的水,绿的原野.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当防"都市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生活在都市的人们,也患上了各种各样的"都市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