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中国外资》2013,(16):197-19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发展国家内部各地区也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产生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失业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贫困问题十分严峻。贫困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的最大问题。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好处,反而遭受了贫困、社会动荡和经济金融危机等等。本文将以两大发展中国家——印度,对其反贫困战略的思考找出其在反贫困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找到制定反贫困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并进一步指出反贫困工作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贫困治理成效显著,逐步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积累了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与智慧。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贫困治理历程,总结了精准扶贫经验,并对未来贫困治理进行了展望,在不断巩固提升扶贫成果、探索相对贫困治理模式的基础上,为构建世界反贫困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分析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社会不平等理论、人力资本论、贫困文化论等反贫困理论及贫困成因,指出并反证了传统西方经济学在治理贫困方面的缺陷,从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战略布局、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及成效等角度总结了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实践对世界减贫实践和理论的贡献,并得出政府统筹是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最大的特点、理论创新突出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最大贡献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解决贫困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农村贫困存在连片贫困、西部集中化的特征。我国农村贫困的根源是自然资源禀赋缺陷、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对农村经济建设及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落后和文化贫困、农村弱势群体交换权利与社会权利贫困。马克思的社会帮扶贫困解决论、社会地位贫困影响论等反贫困理论对指导我国制定反贫困政策具有重要启示:(1)政府应着力帮助我国农村摆脱贫困;(2)政府要赋予西部农村居民更多的社会权利和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5.
我国取得消除绝对贫困伟大胜利后,相对贫困治理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战胜利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要议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现,又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由此所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问题是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难点。城乡融合视域下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路径:其一,加强相对贫困评估机制,构建长效目标机制;其二,破解城乡要素流动障碍,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其三,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其四,关注精神贫困,夯实脱贫意识。  相似文献   

6.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王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严峻制约.在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态势下必须重新明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功能定位,尽快调整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思路,切实扭转由单纯追求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源开发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塑造新的社会发展体系,建立新的社会稳定机制,以缓解消除贫困、促进文化融合、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推进西南边疆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贫困的发生是制度、环境、文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多个因素综合循环作用的结果。陕西省是我国农村贫困最集中的省区之一。为使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提出切实可行的反贫困措施,科学揭示农村家庭致贫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淳化县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从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政策四个层面分析了陕西农村家庭的致贫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百色市432户贫困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微型金融与贫困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微型金融对百色市贫困居民收入存在直接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微型金融通过社会资本途径对提高贫困居民的收入水平作用明显.因此,应充分发挥微型金融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蔡湘 《西南金融》2009,(11):10-12
一、贫困问题与反贫困金融贫困与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绝大多数中国人摆脱了贫困的  相似文献   

10.
“贫困女性化”的社会趋势显著,女性事实上成为全球反贫困的主要对象和反贫困的主要力量。女性社会创业作为反贫困创新的形式之一,却并未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关研究非常缺乏。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女性社会创业、社会拼凑理论文献的系统梳理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丰富了社会创业领域的性别研究与拼凑研究。为分析女性社会企业家的创业动机、社会拼凑与反贫困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运用SEM方法对206份问卷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女性社会企业家生存型动机与社会拼凑负相关,事业型动机与社会拼凑正相关;社会拼凑与女性社会企业家的反贫困创新绩效正相关;社会拼凑在女性社会企业家创业动机与反贫困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金融发展与减贫关系的理论研究入手,利用1990—2010年数据,以新疆农村为例进行农村金融发展与减贫之间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对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影响和Granger因果关系等,目的是考察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能否对改善贫困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新疆金融反贫困的实践及政策效应进行实证评价,从金融视角下为政府及市场减少贫困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历时30多年的扶贫开发历程为背景,以产业发展为视角,希望找到产业调整与贫困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通过构建我国扶贫开发的三维结构,并基于贫困特征和内蒙古产业发展中的贫困表现进行联合讨论,由此发现,随着产业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出现了增长性贫困,即产业发展与贫困治理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现象,且产业发展在贫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即贫困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最后,本文给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兼顾脱贫的以产业结构调整治理贫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内蒙古农牧区的实际,对解决生态贫困、实现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即率先提出“生态型反贫困特区建设”;对生态贫困、生态型反贫困特区的内涵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型反贫困特区建设的主要方式,探讨了生态型反贫困特区建设中的社会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模式与国家文化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文化因素是建立或完善公司治理模式中不可或缺考虑因素.文化的因素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各国文化模式与公司治理模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本文以霍夫斯特德文化模式模型为出发点,分析了文化因素与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讨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反贫困长效机制建设事关我国脱贫质量和能否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本文利用在四川、河南、甘肃和青海四省份调研搜集的农村家庭微观数据,从贫困脆弱性出发,通过构建村庄普惠保险指数,研究了普惠保险如何作用于我国农村反贫困长效机制建设,并分析了普惠保险与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对降低贫困脆弱性的区别,以及普惠保险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贫困问题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上的难解之谜,也是全球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消除了绝对贫困,取得了反贫困斗争的全面胜利,积累了宝贵的反贫困斗争基本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得以根本性的解决,贫困治理进入到以相对贫困为核心的新阶段.这对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如何应对相对贫困也构成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收支决策与相对贫困的内在逻辑机理,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财政转移支付、地方财政收支决策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财政转移支付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存在规模效应,地方财政民生性支出占比的提高有助于减缓相对贫困,地方税收努力程度的提高对相对贫困治理产生不利影响;第二,财政转移支付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直接正向效应,但会通过降低地方财政民生性支出占比和激励地方税收努力对相对贫困治理产生间接负向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支决策与相对贫困的影响存在结构效应.为此,应以构建财政转移支付增长的长效机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收支决策的激励相容机制与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为着力点,有效提升财政转移支付治理相对贫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实施契合精准扶贫理论,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模式"碎片化"现象。运用政策扩散理论对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在扩散过程中出现的政策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全国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可分为临时救助模式和试点救助模式;进一步运用博弈论对两种模式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受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成本、财政预算约束、政绩导向等因素影响,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博弈,并导致了政策在扩散过程中的变异。由此提出应出台统一的政策、实行有效的政策考核机制及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补助等措施,以促进我国支出型贫困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绝对贫困已全部消除,但相对贫困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后扶贫时代乡村振兴和农村可持续减贫的主要目标。金融素养是影响行为主体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基于农户居民的金融素养与多维贫困测度,根据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金融素养对农村贫困治理的影响与作用路径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较低,金融素养对农村贫困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通过推动农户创业、提高农户风险认知、降低农业信贷约束、提升商业保险参与度能有效治理农村相对贫困,提升金融素养是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动态传真     
浙江率先成为无贫困乡镇省 浙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闯出了一条能人创业致富与农民转业脱贫相结合、就地开发脱贫与异地发展脱贫相结合、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开发人力资本与扩大社会保障相结合、自力更生脱贫与社会结对帮扶相结合的反贫困路子。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贫困乡镇的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