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宇明  CFP 《中关村》2006,(8):86-87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教育成本谁来买单?从高等教育不断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长远角度来看,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无可厚非。但这种转型的巨大成本和负担都由学生及其家长来承担,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了。多年来…  相似文献   

2.
李琳  CFP 《中关村》2006,(12):80-81
厦门大学将高尔夫列为必修课,引得各方口水如潮,甚至被媒体列上“中国高校10大荒唐事件”。厦大校长朱崇实回应说,精英教育是厦大的责任,如果高等教育只为满足市场需求,这个社会就是危险的。数月之前,北大副校长放言“大学应该培养蓝领”,而教育部官员告诫今日的大学生不应再以“精英”自居。在“大学生是否应该定位为精英”问题上,中国大学似乎陷入了“身份迷茫”的境地。职业教育向左:让大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从蓝领定位开始走向社会;精英教育向右:在“必修高尔夫球”的背后,中国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精英”?什么是真正…  相似文献   

3.
张越 《中关村》2013,(11):94-96
“海淀国际学校是为了少数人和少数家庭制定的教育。未来,我们要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中国最好的国际化精英教育学校,培养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和领导者。”——李健  相似文献   

4.
胡星斗 《中关村》2005,(4):92-94
弊端百出的中国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照搬了前苏联的国家主义教育模式——奉行极端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唯理工科教育、唯智育至上,细化专业、学科,实行精英教育,以全部资源训练特殊专家,以举国力量把特定的技术搞上去,为此实行淘汰多数、层层选拔的应试教育,组织注入式、满堂灌、死记硬背的考试。漠视人文教育以及人格的健全、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  相似文献   

5.
俞敏洪 《中关村》2011,(4):97-97
一个国家的实力,抛开政治形态,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第一是企业品牌,经济品牌;第二是教育品牌,一个民族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钟周 《中关村》2012,(9):48-49
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提供。面对当今社会对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教育发展任务日益复杂艰巨。无论国家大小,仅凭政府自身的力量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全部需求。正如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言,  相似文献   

7.
杨红兵   《中关村》2010,(8):77-77
无论是对"状元"来说,还是对普罗大众以及教育良性发展而言,公布"状元"之弊远远大于利,不公布"状元"体现了理性的教育观,是教育的本真回归,凸显一种全面的人才发展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8.
李政  张勇 《中关村》2004,(10):82-87
在各个大学身上,国家正投入巨资用以改善大学生们的教育环境。一般而言,这种改善表现在日益漂亮起来的校舍以及日益完备起来的教学仪器等硬件方面,也表现在教师地位与工资的日益提高上,还有不断推进的教育教学改革,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国家的力度。不过,大学教育十分特殊,已经不同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模式,教育目的已经转向培养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因此,中小学的一些教育方法不见得有效,但建国以来主流教育的传统惯性、一纸答卷的重要往往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手段代替了目的,这就造成教育的偏离。虽然这种偏离正在纠正,素质教育正…  相似文献   

9.
石玉 《中关村》2005,(11):99-100
2005年10月14日上午,亚洲及太平洋地区24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负责国际交流的政府官员、驻华使馆的文化及教育官员,以及部分研究亚洲教育的专家学者,齐聚北京稻香湖景酒店。特别引人瞩目的是,率团参加教育论坛的各国的教育部长、副部长也亲自赶到,这充分表明,各国教育部领导对论坛的高度重视,也充分的说明各国政府,对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强烈愿望和大力支持。2004年的博鳌亚洲合作磋商会议,共有亚太地区16个国家代表出席,关心亚洲教育发展的其他地区国家代表列席了会议,通过交流与磋商,与会代表们在区域内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框架内,达成了…  相似文献   

10.
海克曼  二眉 《中关村》2004,(11):20-21
如何推动亚洲的教育发展?我想请大家把亚洲教育的议程可能再拓宽一些,我们来看一看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所做的研究,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怎么样来发展人力资源,怎样来发展我们的劳动力。我想,对于教育的强调这是很重要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有一些很重要的内容,才能够共同构成人类的技能,来推动社会的流动性,促进人的生产力的提高。首先,我想说的就是教育和技能是现代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但是教育只是一个方面,是技能形成过程当中的一个方面。传统的重点都是关于教育,以及往往是和课堂教育相联系的。但是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  相似文献   

11.
马伸鸿 《中关村》2004,(4):86-87
3月5日,在科协界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会上,身为我国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杨乐委员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大跃进”现象。他谈到,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科技教育方面,增加了投入,并且不断扩招,一方面证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但另一方面教育质量也出现了下滑。尤其是研究生扩招带来了严重问题。据了解,有的导师一届带的研究生多达40人、50人,有的甚至超过100人。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多的研究生,一个导师怎么能辅导过来?他说,不要说在国外没有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国家华罗庚、钱学森等大师级的学者带的研究生也远远没有这么多。他建议,一名导师带研究生一般不能超过10位,如果确实需要,也要经过批准才行,同时要有一个上限,不超过15个。杨乐委员的话音未落,立刻有委员响应。陈建洪等委员说,如果一个导师能带10个学生就不错了。委员们纷纷质疑,一个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能否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越 《中关村》2013,(7):92-94
近30年来,万泉小学始终沿着同样的一条轨迹在发展.那就是“营造绿色教育生态”。这无疑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必须推进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培养方式创新,形成创新型教育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喷涌而出的源泉。创新,堪称中国高校的集体软肋。体制的壁垒、人才的藩篱、资源的局限,让高校的创新各自为战,难以走出"围城",与世界一流渐行渐远。创新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两会期间,来自全国高校的代表委员认为,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但高等教育并不天然就是  相似文献   

14.
记:长宽是什么时候开始涉足教育信息化业务的?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怎样? 文:公司成立之初,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教育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五”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就立足于教育行业,积极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成都成为西部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高地,投资建成了覆盖整个成都市的光纤宽带网络,使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接入了教育宽带  相似文献   

15.
精英教育应该“歇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子  CFP 《中关村》2007,(1):86-88
尽管是我们社会里最“精英”的一群,国内一流大学校长们对我们眼下所处时代特征的认识,似有非常落后之嫌。厦门大学将高尔夫课程列入本科生教育一事,说小了无非是一门体育课而已;往大了说因为增设此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精英人才,这当然要引起争议。在21世纪,大学生将成为普通公民。这将是高等教育的最大变化之一。果然,当大学生就业受阻,大学生与真正的“精英”离题太远的现状,都说明了我们高等教育已经严重脱离实际,背离了“三个面向”的要求——它的最直接恶果已经充分显露之后,人们不但不去认真地反思与认知,反而继续沿袭千百年来落后的甚…  相似文献   

16.
俞敏洪 《中关村》2012,(1):101-101
理想是应该存在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并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完美状态。我们都知道孩子应该怎样发展最好,但在现实中我们所做的恰恰是相反的,理想和现实不能融为一体。比如说我们谁都知道教育不是分数,但在现实中,从国家的体制到教育系统的目标,分数就是一切,包括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都成为了一种“人格分离症”,我们想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也就说我们整个体系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明星 《中关村》2012,(10):88-90
这将是我国高校在制造工程专业领域与国外高校最高水平的合作项目,这是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俊杰 《中关村》2014,(9):74-76
大众创新在如东起航,他们为中国梦、创新发明梦谱写了一曲时代的乐章,但他们的创新发明故事却鲜为人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通过研究世界上主要经济强国的发展历程后指出,正是由于自下而上的大众创新,才给这些国家带来经济上的大繁荣。可以说,未来的时代必将是大众创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鲍烨童 《中关村》2016,(4):84-87
"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首先要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失败。如果他是一个胆小害怕失败的人,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时代的主题,几乎所有的创业都是从小微企业起步的。那么,如何让小微企业变得强大?让他们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这是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石玉 《中关村》2005,(11):89-89
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暨‘首届海淀教育节’”在北京海淀区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亚洲教育北京论坛此次年会由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承办。此次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年会一共有亚洲的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等亚洲区域以外的嘉宾出席,共计800多人,同时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与海淀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同时举行的首届海淀教育节、中外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们的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