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黍粟余论──中国与西欧的对比游修龄(浙江农业大学农史室)笔者以前曾写过一篇《论黍和稷》,意在证明稷当是粟而非不粘之黍①。以后觉得黍粟的起源与传播问题很重要,又写过一篇《黍和粟的起源及传播问题》②,在写以上两篇的过程中,又引发一些联想,无法纳入这两篇中...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4月,在日本奈良举行的"小米在欧亚大陆的起源和传播"学术会议上,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了与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有关小米起源研究的进展。现代社会中,小米属于小杂粮,不是主流谷物,国内外学界对其起源及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考古  相似文献   

3.
13000年前东亚人群扩张、12000年前左右"新仙女木"事件给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而距今约11000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了对粟黍野生祖本的驯化,这应是气候环境和人口压力共同催生的结果。但人类发展水平和粟黍野生祖本特性应是其驯化的基础条件,即在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已大大提高,陶器的出现更使人类便于大规模炊煮食物;同时,粟黍的野生祖本分布较广,籽实相对易储藏,既可以大规模栽培,又可以解决因食物季节性短缺带来的饥饿问题。另外,在距今11000年左右甚至更早时期,粟黍野生祖本的籽实要比现在大或已进化出更大籽实的品种,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粟黍外传的特别意义在于,可能会给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变革,而且涉及到的人口迁徙也可能影响当地的种群生态。  相似文献   

4.
西金城遗址淀粉粒分析表明,来源于小麦族(the Tribe Triticeae)大麦属(Hordeum spp.)的淀粉最多,约占淀粉粒总数的70%,其次为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此外还有少量疑似高粱属(Sorghum spp.)、豆科(Leguminosae)及块根块茎类植物淀粉粒。据此结果可推断,西金城遗址的先民采用了多种作物混耕,并辅以少量采集经济的生计模式。其中尤其是大量大麦属淀粉粒的发现表明中原地区的先民早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即已开始种植麦类作物,这对研究麦类作物在中国的起源、传播及扩散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器物不同部位残存的淀粉粒也可以有效对其用途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5.
河泊所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是一处重要的石寨山文化聚落遗址。2014年,考古人员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浮选工作。浮选发现了小麦、稻、粟、黍、大豆等炭化谷物和大量的稻基盘,以及丰富的杂草种子。在炭化谷物中,稻、小麦和粟的数量百分比和出土概率较高,应当是主要的农作物种类。黍、大豆和赤豆的数量百分比及出土概率较低,是辅助性的农作物种类。基于农作物加工废弃物及杂草种子的分析,我们认为河泊所遗址的稻为本地种植。此外,结合光坟头和学山遗址发现的植物遗存来看,石寨山文化时期滇池地区已开始了小麦、稻、粟、黍、大豆及大麦等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云南地区主要的作物结构在此时期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华耐(Waney)调查考察台湾高山族和雅美族种植粟的全过程,指出雅美族还处于驯化粟的初期阶段,高山族则显然已进入驯化的后期阶段。两者的细节对比非常有趣.对农业的起源富有启发性。粟在驯化过程中其品种的多样化是通过不断的严格选择、相互交换种子和执着的宗教信仰及禁忌而实现的。但华耐认为中国的粟是由南而北由和平文化传给仰韶文化的观点则是十分错误的。本文根据华耐的研究.结合中国粟的情况,指出我们研究古代农业存在着就文献论文献的不足,如把《诗·大雅·生民》歌颂后稷的事迹和农业技术的成就,即视为西周农业的新创造,显然是偏晚了.忽略了粟(黍也一样)驯化过程的复杂性和久远性,其实这些技术应当是在西周以前早已形成,并渐渐发展,日趋完善。到西周才见诸文字记载而已。这再一次表明研究农业或作物起源需要同少数民族农业结合考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物栽培历史的阶段划分和传统农业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中国农史》2012,(2):3-16
我国原始农业约开始于1万年之前,最先驯化栽培的主要有黍、粟、稻、麻、菽等粮食作物。生产工具的不断发明更新,外来作物与本土作物的大融合,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对作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及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根据作物栽培历史的技术特点,将之划分为:史前植物(作物)采集驯化期、传统农业萌芽期、北方旱作农业形成发展期、南方稻作农业形成发展期、多熟制农业形成发展期等五个阶段。以作物种质资源的起源、驯化、传播和利用为主线,探索我国传统农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及动因。本文认为:在我国作物栽培技术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和农学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农业物质和文化遗产。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杂粮作物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社教 《中国农史》1997,16(3):41-47
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杂粮作物及其分布王社教本文依据大量的地方志及其他有关资料,对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杂粮生产及分布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认为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杂粮作物主要有豆类、黍、稷、粟、高粱及芋薯类等,其中豆类作物分布最为普遍,南北各地皆有,尤以黄...  相似文献   

9.
汉代河西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粟、大麦、小麦、穬麦、青稞、黍、糜、、豆等。其中谷是粮食的总称;粟又称禾,即谷子,去壳后为小米;粱既可指好米,亦可代指好粟。麦有大麦、小麦之别,河西汉简中的麦主要是指小麦;穬麦是一种抗寒抗旱能力较强的作物,但并非青稞;稷就是粟而非穄;黍、糜、、穄皆同物异名,俗称糜子,其籽实去壳后为黄米;可能也是穄的另一种称谓;青黍即青稞;豆(胡豆)即今之豌豆。它们既是河西民众和边塞吏卒的日常食物,也被用作家畜家禽的饲料,有的还可酿酒。  相似文献   

10.
尚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豫北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2018年在尚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采用针对性采样法在遗址发掘区采集土样11份,并进行了浮选。浮选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和大麦三种农作物,以及其他6种杂草类和一些果壳类等非农作物植物遗存。浮选结果显示,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最高,黍次之,未见水稻、大豆,说明以尚村遗址为代表的豫北地区龙山时期的农业结构应该是以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此外,尚村遗址发现葡萄和一些碎果壳,说明当时人类还从事植物采集活动,这可能是一种辅助类农业生产活动。通过与中原地区其他遗址浮选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豫北地区以种植粟和黍两种旱地作物为主,豫西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豫中地区为稻旱混作的特点。本次植物遗存的研究为探讨豫北地区农业结构特点提供了新的思考,加强了我们对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的区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12月 2 0日下午 ,南京大学历史系范毓周教授应邀前来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作了一场关于“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传播”的学术报告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人文学院等院系师生参加了报告会。范毓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曾多次赴欧美讲学 ,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在报告中 ,范毓周教授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传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 ,他从文化、文明等概念入手 ,探讨了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问题 ,指出中国文明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所谓中国文明西来说是毫无历史根据的。其次 ,他对文明形成的各种理论与判断…  相似文献   

12.
2014年秋季对丁公遗址的发掘过程中,系统采集了植物考古研究样品。文章报道龙山文化时期灰坑、地层等遗迹单位浮选到的炭化种子果实情况。植物组合包括农作物和非农作物,农作物包括粟、黍、稻、小麦和大豆,其中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为主,稻作农业占有相当比重,小麦比较少。非农作物类植物遗存数量比较多,包括农田杂草和野生植物。炭化植物遗存为了解丁公遗址龙山时期聚落的植物利用、生计模式、农业生产和环境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汪沟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城区北2公里汪沟村南濒临索河支流故道的岗地上,是豫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2014-2016年三个季度的发掘中我们系统采集了浮选土样,浮选结果显示:汪沟遗址的农作物有粟、黍、稻和大豆,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都很高,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是汪沟遗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稻作农业所占比重很小,大豆种植也较少。国电荥阳电厂热源入郑管网工程发掘区植物遗存出土密度较高,可能是遗址的居住区,遗址靠近壕沟的区域植物遗存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游修龄 《中国农史》1994,13(1):72-77
本文详细介绍了华耐调查考察台湾高山族和雅美族种植粟的全过程,指出雅美族还处于驯化粟的初期阶段,高山族则显然已进入驯化的后期阶段,两者的细节对比非常有趣,对农业的起源富有启发性,粟在驯化过程中其品种的多样化是通过不断的严格选择,相互交换种子和执着的宗教信爷及禁忌而实现的,但华耐认为中国的粟是南而北由和平文化传给爷韶文化的观点则是十分错误的,本文根据华耐的研究,结合中国粟的情况,指出我们研究古代农业的  相似文献   

15.
王世红  衣保中 《中国农史》2016,(4):91-103,114
秦汉时期马的饲料主要分为饲粮和饲草两类。饲粮类包括谷、粟、麦、穬麦、菽、黍、稗等,其中谷、粟是总称;粟包括粱、穈等;麦在当时是大、小麦之统称;(禾旁)(禾皇)之种属尚未确定;穬麦估计是青稞;菽是豆类,或曰豆指胡豆或黑豆;黍是穄类,俗称黄米;稗是稗属,其米可食。饲草类包括刍稁、茭、茭豆、苜蓿等,其中以刍稁、茭为主,茭豆和苜蓿不多见。马的饲养还涉及到饲草储存、计量、配给量、供给时间等需要厘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禾”、“谷”、“稻”、“粟”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的粮食作物文献中,使用很广,出现很多的是禾,谷,粟三字。这三个字既是专名,又常作总名用,而且作专名用时,同一字可指不同的作物,如不注意区别,容易引起误解。这不禁使人产生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疑问,这是笔者写这篇探源的原因。一、禾、谷、粟的专名用法禾。禾是中国禾谷类作物第一个创造的字。甲骨文的(?)是一株粟的全貌,包括穗,叶,茎,根四部分,是典型的象形字。以后,即以禾为偏旁,衍生出早期的穀、秫、秫、黍、(?)(即穗)等形声、会意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三部分批评农业起源的农神说和单中心说。①把农业的起源归功于一两个英雄的神话在世界上是普遍的,最著名的有中国的神农、后稷,希腊的得墨忒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吐达瓦等。但不能把本民族的神话当作全人类的信史。②农业的起源有三个层面:哪个地区的居民最早从事农业?主要的农作物由哪里的居民最早驯化?原产于哪个地区?③考察了粮棉油糖烟五大类,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粟、马铃薯、棉花、油菜、烟草、甘蔗共十种最重要的农作物的起源、中心和传播。全文的结论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有多个中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谷子或粟(foxtail millet)、燕麦(oat)、大麦(barely)、荞麦(buckwheat)和秫米或黍(broomcorn)的一些特殊营养成分,对模式动物或人类健康的影响,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杂粮未来研究前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仰韶时代晚期的中原地区,不同于庙底沟文化时期一统的局面,面临着各区域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竞争加剧、外来强势文化影响等诸多挑战。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和变化、其背后的动因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分析了中原地区仰韶时代晚期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出土粟1426粒、黍305粒、稻米5粒、大豆7粒)和河南洛阳班沟遗址(出土粟637粒、黍16粒、稻米1粒)的植物遗存状况,结合中原地区其他仰韶晚期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情况,认为庙底沟时期形成的,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得到了延续,在农业耕种制度方面相对粗放。大豆开始普遍出现,但数量还较少。稻米在仰韶晚期遗址中的数量明显提升(新街遗址出土802粒,庙底沟遗址出土648粒,土门遗址出土738粒,苏羊遗址2589粒,汪沟遗址出土668粒),甚至在新街遗址为代表的遗址中形成了稻旱混作的新兴农业生产模式,其在不同遗址重要性的高低受到了遗址所在区域的位置、饮食传统、聚落等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原地区在这一时期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大大增多,农作物的传播和人群的迁移频率也空前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杂粮一般是指除稻米、小麦以外的粮食,它包括玉米、高粱、粟、黍、荞麦等。杂粮作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加.粗、杂粮备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关科研院校及企业对杂粮的研究也加大,新产品不断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