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亦兵 《中国农史》1998,17(4):49-58
本文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料肥料、大牲畜、生产工具等,在全国运销的描述,来说明在农业经济运转中,生产者农民主要不是依靠自给自足,也不仅仅是在集市上出售剩余产品,为再生产准备资料;而是把自己生产的大部分或全部新产品投入市场,通过商品交换,购买农业再生产所需要的主要生产资料。这正是生产资料在清代前期全国范围流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是指同治、康熙、雍正和乾隆等4朝,在清代前期,曾出现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所谓“盛世”的主要标志包括:农业发展.耕地扩大;人口增加,务农人多;粮食昌盛,储备充裕。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常德市滨于洞庭湖西岸,是一个富丽的鱼米之乡。全市辖2区6县1市,总人口为556.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6.8%。这里盛产江南的各种农副产品,粮食、棉花、食油、生猪、鲜鱼等均居全省前茅。在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农区,农民队伍也发生了较大的分化。更为可喜的是,农业生产在农民队伍的分化中并没有萎缩,而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整个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代新的农民、新的农业、新的农村正在农民分化中出现。现将我们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宗智"过密化"理论探讨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常勇 《中国农史》2004,23(1):113-118
黄宗智以“没有发展的增长”、“过密型商品化”解释数百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变迁,在国内外史学界激起极大反响,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也有学者在发展标准、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提出了质疑,关于“过密化”的争论促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让农民自由进入劳动力市场──关于“外出务工许可证”的调查与思考赵树凯市场体制的优越性在于竞争性,即市场能够通过主体的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政府规范市场,首先是保护竞争,即保护参与竞争的各种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这种平等地位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47年前的1967年,一个叫孟德拉斯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写了一本名为《农民的终结》的书。当时,法国正是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末期,农业劳动者人口减少,大量青壮年外出,相对于城市市民而讲的"农民"逐步减少、消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法国目睹了一个千年文明变故,为社会提供食物的农业劳动者在30年里减少到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从1946年到1975年,法国农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尤其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区别于传统农民的职业农民群体逐渐发展起来。职业农民被认为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培养的对象之一。职业农民队伍的人口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国内外农业劳动力相比,是否具备显著差异?本文采用国内外比较视角,选取中国农业劳动力以及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5个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与中国职业农民在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三方面开展对比研究,尝试回答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文化偏低"问题。研究发现,相比之下,中国职业农民老龄化程度低、加重趋势缓慢;女性占比低且基本稳定;教育程度超过了国内农业劳动力整体水平,但仍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应水平。通过国内外对比得出,中国的职业农民队伍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仍然需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建设,缩小国际差距。  相似文献   

8.
上海着力构建的就业援助体系,已经逐步从市区延伸到郊县、农村。最新数据显示,在2005年上海约60万新增岗位中,非农就业者即“不以农业为工作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5.2万人。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地“非粮化”造成的粮食隐性损失已远超耕地“非农化”造成的显性损失。通过分析可知,农地“非粮化”是既定约束下农地经营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也是地方政府“寻租创租”的结果。为此,一方面,应该提高粮食的比较收益,完善精准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强农地利用监管力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从而保证粮食生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提高辽宁省新型农民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辽宁省农民教育的基本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基本状况 辽宁省有4200多万人口,其中有一半在农村.依据2002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96%,小学文化程度占3509%,初中文化程度占48.1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4.76%.可见,在我省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三分之一还多,85%均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队伍中,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6%.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较低,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素,农民素质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地方农忙季节人手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日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出现,许多地区加快了耕地流转的进程,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一些新型的市场化流转模式,如农户与企业、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农户与专业大户之间的流转“非粮化”较为明显。耕地流转“非粮化”现象一方面是农业种植比较效益的正常反应,是农民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耕地流转“非粮化”从长期来看可能因减少耕地面积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一、耕地流转“非粮化”的特点与原因从流转对象来看,农户对农户流转的耕地基本还是用来种粮食,但农户对协会、农户对企业、农户对种植养殖大户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能养活多少农民?——21世纪中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关注一个农民可以养活多少人 ,关注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也关注提高土地生产率。原因很简单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既依赖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应的持续增长 ,也依赖从农业向其他部门转移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各种资源 ,因而依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同时 ,过去由于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农产品供应不足 ,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增加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应就能增加农民收入 ,因而农业、农民、农村 (简称“三农”)问题是统一的 ,与农业部门被赋予的“基础”地位或职能也…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从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两个方面揭示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和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控制山东省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整群随机抽样,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山东省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水平为23.97%,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水平为46.81%,两种“非粮化”水平均呈现中东部高于西部的空间格局,前者主要受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水源距离、表层土壤质地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距水源距离的影响。研究结论:山东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深刻影响着耕地“非粮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需要根据自然条件适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良种培育技术;在社会经济方面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多方位解决粮食销路问题,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耕地“非粮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属于准公共物品,离不开政府干预,政府负有阻止耕地"非粮化"的责任。不同类型的耕地种植主体基于不同的价值目标选择是否种粮。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可以兼顾各耕地种植主体的价值目标,有效防范耕地"非粮化"。论述了政府干预耕地"非粮化"的原因,划分了种粮主体的类型,总结了耕地"非粮化"的原因,提出了阻止耕地"非粮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非粮化”现象的形成逻辑,确立法律规制理念,提出完善相应法律制度的路径。研究方法:法律文本分析、法律规范解释。研究结果:(1)我国当前“非粮化”现象体现出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目标与种植主体经营权之间的矛盾;(2)当前耕地保护立法与中央政策中防止“非粮化”的要求不适配,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法律保障制度;(3)“非粮化”现象本质上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可采用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理论予以治理,以实现市场系统与政府系统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结论:防止“非粮化”的法律制度构建应当以国家干预理论为核心,以赋权、限权、激励的设计思路为导向,最终实现兼顾保障农民收益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耕地面积达2800余万亩的农业大市,绥化曾经面临农业生产效益低、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等难题困扰。近年来,绥化市总结探索了"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同时,加速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8.
为民 《农家之友》2006,(11S):56-56
做为农业期刊的编辑,经常会接到许多读者朋友的电话,询问发展何种种养业致富快。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为单个的农民而言,要想“致富快”,就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宜的项目来发展。以下七类致富快的农民值得读者朋友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战略目标,这给农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头脑活络、精明强干有文化的农民已跃入市场经济之中,加快了奔小康的速度。但是,也有部分农民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质,是如何让农民离开土地的问题。因此,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使农民离开土地,是加快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