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微山县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靳光宏独创的以火焰书写汉字的“火笔书法”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火笔书法之最,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这一书法形式开创了用火焰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新领域。“书法”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文字的书写艺术”。就中国书法而言,一般是指传统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但有史以来,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更有不少闻所未闻、新奇怪异的书法创作方法。靳光宏的火笔书法就是一例。今年42岁的靳光宏酷爱书法,幼习父书,后临帖,软、硬笔兼而习之。上世纪末,一次…  相似文献   

2.
姜乐平 《走向世界》2013,(16):66-69
<正>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它附丽于文字,凭借文字书写创造的奇妙形态来表现特定的审美意义与情感艺术,因此中国书法艺术的萌发与成长,是伴随着汉文字的产生、发展而发生的。从萌生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先秦文字到后来迅速发展的篆、隶、楷、行、草等诸种书体或萌芽、或成熟的秦汉时期,再到书法作品被视为"艺术品"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书法艺术成熟和鼎盛时期的隋唐至五代,再到其后的  相似文献   

3.
福山区是烟台市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工业城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总面积48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4个镇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区,共有239个村居、社区,26万人口。福山物产丰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中国大樱桃之乡”、“中国鲁菜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和“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故乡”,  相似文献   

4.
张岳 《上海经济》2014,(7):70-71
陶瓷——文化留痕甲骨文被公认为中国早期最成熟的文字系统,但并不是最早的中国文字,郭沫若就曾称半坡彩陶上的符号有文字的性质。依据远古陶瓷记载的文化历史而言,中国文字的出现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从属于文化范畴的一门艺术,它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直接而紧密的。书法不能脱离文字,具体地说书法写的是汉字,是与文字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知道,书法是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的,这种普遍的认识似乎掩盖了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即线条的组合,是以文字形体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各具风格的文字形象。所以说,线条是书法的造型手段;而文字则是书法的艺术形象和本体,从书法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字书写的艺术。所以,我们应注意到文字本身的一些特点及对中国书法的影响:如文字的方块结构造形可以伸长或缩扁,以适应书法艺术造型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雕版印刷出现之前,古籍书册载体的情况。简介了中国历史上文字载体的发展脉络:甲骨文、金文、简策、帛书、碑刻等。认为,在东汉蔡伦改造造纸技术后,纸张并没有成为书写的主要载体,直到东晋之后,纸张才彻底取代了简帛,成为书籍最普遍的传抄工具。  相似文献   

7.
“水书,纸上的化石。”“水书源头可溯至夏代。”“水书。象形文字开发的最后领地。”“水书是一种被压迫民族所使用之文字。”“水书与古代殷人甲骨文之间。当有若干姻缘关系。”“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被称为‘文字幼儿’的是水书与纳西族东巴文。”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研究比较认为,在甲骨文、金文中,“ ”即“就”,并叠加“又”或“尤”为声符,有声化趋势,后“ ”废“就”存,为小篆所本。“就”字形体曾加“辵”旁表意,然其形体并未保留下来。“ ”字下从“高”之形体“ ”亦未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9.
龚成 《宁波通讯》2013,(1):59-59
“石鼓文”,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鼓上石刻文字,距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深受历代皇帝珍爱,被视为国宝。唐朝之前,刻有文字的石鼓曾被弃于陕西陈仓之野,唐初才被人发现。以籀文分刻于十个圆鼓形状的石头上,每鼓刻一组四言韵文,记述着先泰国君游猎诸事。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泰代小篆。从书法角度看,石鼓丈上承《泰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铜器,铭文盖十行,器五行,计121字。  相似文献   

10.
安阳名列中国七大古都,源于殷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印证,安阳是中国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都。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商代殷墟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青铜器三个要素。”殷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古代城邦之一。殷王朝的建都规划、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对后世形成中国建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把建筑称为土木工程即源于此。甲骨文是世界上四种最著名的古代文字之一,它与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并称人类文化的四大瑰宝,对人类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对汉字的发展和研究,对补史和证史起了巨大作用。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甲骨文的发现,被史学家们评价为“一片甲骨惊世界”。殷墟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期,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不仅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 安阳的古老与文明还可上溯到更久远的年代,这里有被史学界命名为“小南海文化”的25000年前的原始人洞穴,有4000年前的颛顼、帝喾活动的遗址。殷商以后,这里仍然是中国最活跃的历史舞台之一,西门豹治邺,蔺相如出山,苏秦洹上受印,扁鹊伏道遇害,曹操聚兵铜雀台,秦琼叉举瓦岗寨,岳武穆精忠报国,袁世凯窃国归西,成败荣辱,胜迹可寻。  相似文献   

11.
逆反之书     
岳培宇 《中国西部》2006,(10):108-111
当甲骨文,金文已远离我们而去,而水书依然在水族人民的生活里延续。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殷商时代的人们凡事必问鬼神的生活方式,但《水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文字,和对笃信这些文字的水族人生活习俗的了解,却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远去时代的背影。  相似文献   

12.
依据“时间演进”和“学科发展特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传播阶段、初步形成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梳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把握其规律性,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杨帆 《魅力中国》2010,(20):212-212
“爪”是象形字,按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手掌之形。其指微曲。金文中有带指甲之形者,本义指人的指甲,后引申为鸟兽的脚趾。“牙”也是个象形字,本义指槽牙,后引申为人和禽兽的牙齿。这两个字都是单音节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联合使用,如《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韩非子·二柄》:“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在这里“爪”“牙”连用作为一个联合词组,仍表示它们的本义,仅指动物的爪子和牙齿。而随着“爪“‘牙”连用频率的提高,它们组成的联合词组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并被当成一个新词使用。爪牙是鸟兽防卫与攻击不可或缺的武器,通常都比较锋利,由此种性能的比喻义而引申出以下几种意义。  相似文献   

14.
福山是烟台市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工业城区与先进制造业基地,总面积483平方公里,辖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共有239个村(居),26万人口,拥有“大樱桃之乡”、“鲁菜之乡”、“书法之乡”三大国字号名片。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故乡,素有“福山福地福人聚”之美誉。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是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今天可识的最古的汉字。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即今“殷墟博物苑”所在地。1899年为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发现,以后多次发掘,出土达十余万片,皆为商代晚期的东西。单字的总数在4500字左右,可识者在千字以上,是相当进步的一种文字。甲骨文名称的确定,由于学者们命名的视角不同而十分繁复:以“龟”、“龟甲”、“龟甲兽骨”称名的,是从承载甲骨文的质料着眼的;以“殷契”、“殷墟书契”称名的,是从出土地点和书写工具两方面着眼的;以“卜辞”、“贞卜文字”称名的,是从甲骨文用于占卜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部分传统生活用具进行设计事理分析,例如金秀瑶族禾剪与甲骨文“利”字,金秀瑶族竹制织锦工具与甲骨文“巾”字,金秀盘瑶出行背袋与甲骨文“西”字等,揭示其与“甲骨文”象形造字的渊源关系。研究旨在借助甲骨文象形释义的参考,为无本族文字的金秀瑶族传统生活用具设计的“传统性”溯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再如,金秀瑶族丧葬习俗与甲骨文“尸”字,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用具“物理”背后所蕴舍的“事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一部分主谓结构可用“之”、“者”、“所”这三个不同的虚词以不同的方式偏正化,这些偏正化的结构可以用定语性质的指示代词“其”和结构助词“之”这两个鉴定字来确认.在语法意义上,主谓结构通过“之”、“者”、“所”偏正化了的结构意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正确认识到古汉语虚词“之”、“者”、“所”使主谓结构偏正化的语法功能,对解决古汉语中与之相关的语法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潘庆 《魅力中国》2011,(2):298-298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能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关键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观是这种结合的表现形式;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主要是理论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三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实现大众化必须抓好内容常识化、与生活相结合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李明轩 《魅力中国》2014,(14):96-96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木器上的刀刻文字虽然书法风格与字体的结构都不如金文流畅圆润,但是意蕴深邃,字体笔画刚劲硬挺,从书法形体看别具一格。曾侯乙漆器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书法艺术多姿多彩。在战国时期漆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漆本制品和人们生活用品、家具、车马器、兵器、礼乐器以及葬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曾侯乙墓中的漆器可称得上艺术臻品。  相似文献   

20.
何碧玲 《魅力中国》2014,(2):101-101
甲骨文作为我国较早期文字,从已出土的甲骨文拓片和各类摹本中看出,它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基本能够反映出商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主要从拓片中出现较多的“方”字出发,研究其作为“方国”的含义,并从中分析出商王朝与其他方国的征战情况,初步了解到商代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在历史发展中,华夏民族在征战与和平中逐步实现民族融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