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运用SWOT分析,对百色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百色红色旅游发展应注意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多方面筹集资金、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区域合作战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屈莉莉 《山西农经》2023,(9):111-113
在乡村旅游火热的今天,红色旅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促进了乡村的发展。文章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解读红色旅游的重要性以及红色旅游在旅游发展中的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元谋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2005年,“元谋县龙街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元谋县政府、元谋县旅游局已经上报龙街渡红色旅游项目初步建设方案。依据地处川、滇两省的结合部、属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连接周边昆明、攀枝花、楚雄等大中城市的纽带的区位优势,依托铁路、水路、公路“三通”的交通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迅速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而明显的作用,继续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历程、特性的分析,指出新形势下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巨大价值,并从全面协调发展、内涵化发展等视角提出新时期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红色旅游节事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红色旅游节事活动可以增加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情结,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本文首先对红色旅游、旅游节事和红色旅游节事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分析红色旅游节事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最后从河北省出发,建立红色旅游节事评价模型,并提出河北省红色旅游节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是我国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西北地区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基础差,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国家级贫困市(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北地区红色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红色旅游发展SWOT分析,旨在弄清西北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从而推动西北地区红色旅游持续、  相似文献   

7.
作为革命根据地的“中央苏区”具有开发红色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SWOT 方法分析了中央苏区县平远县红色旅游开发的条件,平远县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具备多种优势,且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时机.从资源组合、产品开发、资金筹措、“微旅游”视角和环境保护等五方面为平远县红色旅游的开发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SWOT分析的五台县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所在地,山西省五台县宗教旅游发展相对成熟,而红色旅游发展却相对滞后,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SWOT方法分析总结出了发展五台县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开发对策,以期为五台县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放在突出位置,表明乡村振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是关键,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对于农村现代化有着促进作用。乡村红色旅游在近年来不断得以挖掘和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本文基于对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乡村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以期为以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内容和旅游形式不断丰富,满足人们的各种旅游需求。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方式不同,是我国特有的旅游资源,集休闲娱乐、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为一体,包含丰富的特色内涵,具有"寓教于乐"的革命教育特点。红色旅游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并作为一项重要的途径,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红色旅游一般位于偏远的农村,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扶贫、乡村振兴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农村红色旅游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农村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银川旅游区的区域旅游产业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银川旅游区是宁夏旅游的首位区;分析了大银川旅游区的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及客源市场,提出了大银川旅游区的区域旅游产业的优化模式,依据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将整个区域合成一带,联合开发,优化该区的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2.
李锋  王楚晴 《水利经济》2022,40(4):79-83
为进一步优化红旗渠景区管效用水平,提升红旗渠景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了红旗渠景区旅游生态圈,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红旗渠景区的管控机制展开探讨并提出以下建议措施:构建三元主体协调的组织架构,完善旅游生态圈运行保障体系,以及优化旅游生态圈宏观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家标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9681-2005)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油中苏丹红含量的方法进行优化,使方法更加简便快捷,且满足实验要求。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ProElut SDH固相萃取柱净化,经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外标法定量。优化后的方法中,苏丹红Ⅰ~Ⅳ在0.16~2.5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苏丹红Ⅰ~Ⅳ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 7μg/kg、0.011 1μg/kg、0.011 9μg/kg、0.011 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9.21%~95.69%。优化后的实验方法易于操作,能够缩短实验时间,有良好的回收率,更适合检测辣椒油中苏丹红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沙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沙漠旅游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和田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沙漠旅游资源均为独一无二的精品,特色突出,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价值.本文阐述了和田地区沙漠旅游资源的特点,并探讨了沙漠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推出开发麻扎塔格风景区、大河沿-达里亚博依民俗文化以及尼雅寻古等景点景区.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红色旅游从起源到发展至今,学者们对于红色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就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国内红色旅游文献发表的数量和各年份的分布状况,并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类,包括红色旅游概念界定、红色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红色旅游开发与规划、红色旅游市场与营销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水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利用,水库旅游整体开发现状不乐观;以该省知名度较高的二龙山水库和红湖水库为例,对水库旅游开发现状、开发潜力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粮食主产区产量差异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及分析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2006~2015年的历年粮食产量,探讨粮食产量发展的趋势,以期为云南省粮食生产政策制定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法,对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及大理)2006~2015年的粮食产量展开调查,以此为基础,计算并研究各产区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和历年地区间产量差异。[结果]2006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为:20.5亿、26.97亿、25.8亿、25.59亿kg;2015年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分别增长为:33.45亿、45.13亿、36.73亿、35.13亿kg;昭通粮食产量整体涨幅最大,大理涨幅最小。2006年和2007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2008年和2009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0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曲靖大理。2011年,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大理红河曲靖。2012年之后,4个产区粮食产量:昭通红河大理曲靖。曲靖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达到11.4%和15.3%,远高于2006~2007年的0.7%。昭通和红河2011~2012年的粮食产量年际增幅远高于其他年份。大理的粮食产量年际最高增幅出现在2010~2011年,达到23.8%,其在2009~2010年出现粮食产量的负增长。10年间曲靖的历年粮食产量均低于昭通和红河,除2010年略高于大理外,其他9年也是低于大理的。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3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有增大的趋势。红河与大理的历年粮食产量差异有正有负,其中2008年、2009年和2011年的产量低于大理,其他年份均高于大理。[结论]2006~2015年的10年间,云南省四大粮食主产区(曲靖、昭通、红河、大理)的粮食产量总体表现为连续增加的态势,仅在个别地方的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粮食产量年际增幅差异较大,但总体均呈现为产量增加的趋势;历年粮食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昭通的粮食产量连年高于其他3地,近年来这种差距还表现为增大的趋势。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广,各种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现代化高产农业技术的推行,云南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必定还会增加,会进一步促进整个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增收。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旅游扶贫开发的内涵,分析了苍溪红军渡风景旅游区作为苍溪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并依据该地资源特色优势,对苍溪红军渡风景旅游区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创意策划。  相似文献   

19.
A survey of two rural markets in southwest Nigeria over 14 months showed that supplies, sales and prices of sheep and goats varied widely during the period with a sharp peak during the Muslim festival of' Eid-el-Kabir and a smaller peak during the Christmas-New Year period. Local West African Dwarf (WAD) sheep and goats and northern Y'ankasa sheep and Red Sokoto goats were traded in the markets and animals were purchased for rearing, trading, ceremonies, butchering/catering, sacrifice, and festival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es/breeds purcha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A hedonic price model was fitted to determine factors influencing price. After adjustments were made for age, weight, sex, time of transaction and market, WAD sheep commanded higher prices than WAD goats and Red Sokoto goats for all purposes except for butchering/catering; Red Sokoto goats commanded similar or lower prices than WAD goats depending on the purpose for purchase; and Y'ankasa sheep, principally purchased for the Eid-el-Kabir festival, commanded marginally higher prices than WAD sheep. The market share of WAD sheep is currently small and is under competition from northern sheep and goats, so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WAD sheep in the south will benefit both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the area. In genera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uyers have preferences for specific breeds and speci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so producers and sellers may benefit by targeting specific buyer categories and times of the year.  相似文献   

20.
A technology that can measure wheat gra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n segregate grain based on measurements during harvesting is on the horizon. This new technology provides wheat growers with opportunities to segregate grain that can be directed to premium markets. In this article, we identify an individual grower's optimal segregation and blending strategies under non‐uniformly curved price schedules. When price schedules are three‐step shaped,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segregation and blending strategies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a specified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Based on cash price and protein distribution data for wheat in the U.S. Pacific Northwest region over 1991–2011, an application of our theoretical model shows that on average a Hard Red Winter (respectively, Hard Red Spring) wheat grower should be willing to pay about 17.7 (respectively, 30.8) cents for segregating one bushel of wheat. We also study how growers’ net returns would be affected were the technology to be adop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