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美法系没有专门的行政合同的概念,大陆法系分为法国和德国两个理论流派.我国应综合考虑合同的目的和内容来构建我国的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的划分标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合同的性质,从合同的目的、合同主体、合同内容来看属于"行政合同"范畴,区分过程对于确立区分标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物权法给出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定概念,并第一次将其性质界定为用益物权,对其设立、流转做了具体规定,探究这些知识不仅有完善我国物权制度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提高法律应用能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一直是法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笔者从我国现行的合理有效的涉及我国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我国现阶段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着手,探究我国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律特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日益增多。基于法律文本的视角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现行法律体系针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所做出的规定是相互抵触的,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对法律进行修改。使整个法律体系的内容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我国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实践中问题重重。各地掀起了关于此权利的改革,较为典型的试点地区包括苏州、芜湖、嘉兴和成都。论文通过对这些试点地区实践的思考,发现改革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法律对之仍采取限制甚至禁止的措施,改革并构建新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已成为必然。本文指出应按照“同地、同价、同权”原则,赋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流转集体土地的权利。同时,在区分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流转,建立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新一轮制度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立法方案;研究方法是运用物权法理论,梳理现存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对未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作出设计。研究发现,《物权法》并没有与现行法相互衔接,建立统一的、体系化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正在修订的《房地产法》和《土地管理法》也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研究建议修订《暂行条例》并将之上升为法律来实现这一目标,其核心思路是在建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分类体系基础上,落实和细化《物权法》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律地位、设定、流转、终止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国有建设用地的供给量又严重不足。城市化以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必然促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流转市场,而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也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一种事实上的物权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产生于江苏、浙江的一些省市。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政策上肯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然而,即将于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物权法却未包含此种物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受到了物权法定基本原则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149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性很强,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和明确。依据立法精神并结合现行制度和社会现实,通过出让及其后的依法流转方式取得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时不宜再向权利人收取具有对价性质的费用;该条款对于外国人在我国住宅的适用不必要也不应该做出限制性或排除性的特别规定;至于该款规定是否适用于“住宅商用”的商铺和未建造住宅的空地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刘悦  窦艳杰 《现代经济》2007,6(6):150-152
随着土地经济价值的提高,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加强土地管理,保证建设项目合法用地,防止非法和超限使用土地等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大对建设项目用地证后的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建设用地证后管理的概念和其所包含的内容,并分析建设用地证后管理在土地管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招标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些外地已成为投资获取土地使用权的主要途径。在杭州参与竟拍的还有杭州市经济适用房公司。有的市领导认为:城市建设靠土地,一个市长不会经营土地,就不会经营城市。他们的基本经验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所有征地和收购土地都是土地管理部门所辖的土地备中心承办,任何单位不得直接参与。以招标拍卖的形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有利于土地管理上有兴利除弊。一是克服了土地部门随项目被动供地的局面,形成了以供地条件引导项目需求的主动式供地和集约供地;二是克服了用地上的不正之风和土地资源浪费;三是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真正保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土地资产的量化和增值;四是减轻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压力,使复杂的问题得到了简单化的解决,提高了土地管理执法的质量;五是从机制上堵住了暗箱操作的黑洞,有利于清正廉洁和保护干部。我省招标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已开始启动,但多是协议出让的方式进行,其盲目性、随意性非常大。因此,各级政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推动国有土地招标拍卖工作的责任感,大力推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直接的方式,随房地产交易,土地使用权随之转移.如何认定这一转让方式合同效力,在司法界有不同的认识.一种是间接的方式,土地使用权人用该宗土地与他人合作或合资开发经营房地产,从而间接实现该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间接转让方式合同效力认定的前提是必须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必须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国有控股公司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如今信息化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发展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本文简单阐述了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管理特点,即涉及范围广、敏感度较高以及综合性较强,分析了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强化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如重视树立信息化建设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更新管理理念,促使信息有效传递、提升软件,重视专业技术培养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与收益分配相关法规及政策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找出其中的脉络变化及其矛盾所在,进而提出修改与完善建议。文章通过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发现,现行相关法规之间、法规与政策之间、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尤其是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内涵、流转主体的界定及收益分配等方面。据此,提出对其进行规范和统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宏 《企业家天地》2011,(11):96-97
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建设用地的需求剧增,“圈地”、滥用土地甚至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使土地资源配置的内在经济规律与政府的调控意愿相衔接,既关注到建设用地调控进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又预防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必须将建设用地需求与经济社会系统综合考虑,本文从湖南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现有土地利用情况、未来发展规划来探析湖南建设用地现状.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法、时间序列法研究马鞍山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供给状况.结果显示:马鞍山市建设用地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因此,要合理利用建设用地指标,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在保障耕地不减少、生态更安全的前提下,寻求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的路径和方法,以保障马鞍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主要对我国目前电力建设单位合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合同管理的制度框架和测试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各环节内容都与合同有关。标准合同管理成为了现代商法中契约定型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能够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确保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若是合同管理不规范不落实,就会造成经营决策层面失误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标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全面落实合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土地“招拍挂”简单讲就是土地的招标、拍卖和挂牌,是一种“公开、公平、公正”出让土地的有效制度。赤壁市是湖北省率先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的县(市)之一。在经营性土地公开出让中,靠严格的制度作保障,靠到位的监督“唱主角”,靠优质的行业服务开拓市场,使经营性用地在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运作,实现了由“用土地找市长”到“用土地找市场”的转变,有效遏止了土地腐败现象的发生,奏响了土地资产收益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