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国绿色GDP的实践看绿色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绿色GDP的概念提出以来,中国政府就致力于绿色GDP的核算工作,先后在10个省市进行绿色GDP试点项目,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在试点过程中,中国各地方政府发现了诸多的环境问题,绿色GDP显示的环境赤字数据揭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大地以自然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为代价。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据,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如果要真正提高GDP,就必须从环境保护做起,发展绿色经济。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都配合起来,开拓自己的思维设计可行的绿色经济方案。  相似文献   

2.
“绿色GDP”反思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代价的分析,提出用“绿色GDP”来重新审视中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带着遗憾的珍贵数字 中国经济多年的高增长,为我们至少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戴上了被称之为“中国奇迹”的桂冠,另一样是吸附在桂冠上的“灰尘”。其实,早就到了清除灰尘的时候,但今天,我们终于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最近两个月来,国际社会以一种复杂的心情注视着中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媒体也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中国经济奇迹的终结”等字眼刊登在许多西方报刊的显位置。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21):11-12
[英国《金融时报》5月10日]中国政府在力图抑制经济增长以保护环境之际,放弃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绿色核算”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李志俭 《发展》2002,(8):33-34
◆国外以复杂的心态看中国中国统计存在水分,这个原来由学者提出的“一家之言”却被一些西方公众传媒广泛传播,不能不让人问几个为什么?在世界发展史上,每当一个大国崛起之时,国际上总会产生种种议论、猜测、疑虑甚至担心,这是属于情理之中的事。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足为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引发了一场大争论;第二次是1992年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正快速增长,很显然的,亚洲许多财务总监现在认为它是增长得太快了。”  相似文献   

8.
温州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虽然存在着发展中的问题,但还不至于像外界所说的“温州经济衰落”、“温州模式正日暮途穷”那样悲观。温州模式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模式,它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进人21世纪,江苏经济虽然也以高于全国平均的速度在增长,但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浙江经济则以高于江苏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发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下半年起,依靠外力和政府强势推动的江苏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外部投资“断奶”的状况,而浙江则出现了资本大量外移,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GNP大于GDP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之前,曾有“是房地产业绑架了中国经济,还是中国经济绑架了房地产业”的争论,无论怎样,“绑架”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经济现象中,本身就不是一种健康态势,隐藏着很多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中,从“较快增长”到“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再次让世人感受到热度。  相似文献   

12.
乔颖 《山东经济》2006,22(4):30-33
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提下,传统的自由经济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自由竞争理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探讨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实现路径,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是重新定位和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人类经济从“自由地发展”到“发展的自由”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绿色GDP研究还在继续,只要主管部门不叫停,这个项目就还会继续。”8月9日,“绿色GDP”研究项目技术组组长王金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他所说的主管部门是国家环保总局及国家统计局,绿色GDP项目研究由这两个部委共同主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GDP总量在2010年超越日本,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要在人均GDP上超过日本,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日经济问还存在结构、教育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的“软”差距。要缩短直至消除这种差距,需要清醒地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李浙 《宁波经济》2004,(1):35-36
在高速前行的中国经济列车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正以其强劲的“动力”引起世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16.
奋进2005     
《东方经济》2005,(1):1-1
等待着新舂的脚步,畅想着未来的一年,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一月淡理想,谈未来。从宏观的中国经济总体趋势到微观的各个行业,我们有充足的信心认为,2005年又将是我们丰收的一年。在谈到世界经济的时候,中国人也习惯了骄傲地对人说:“风景这边独好”。没有任何的理由,自信来源于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持续增长的GDP,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经济就是发展,繁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问题突现了出来,有专家指出,能源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节能与环保在“两会”中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循环经济、绿色GDP,已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成为了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分量沉重的中国改革发展“棋子”,落于中国行政版图上的中部,所激起的声响清越而厚实。过去建立在GDP数据基础上的政绩考核办法,显然不再适合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试验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只有没有了经济增速这根弦,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两型社会’建设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尤其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包括我国建国后几十年时间,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有一定的掠夺性,大多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或“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路子。但中国将不允许再走这条老路了。因此,我们已经无须忧虑增长,真正值得忧虑甚至警惕的是什么呢?是中国经济增长加快,各种各样的低效率所导致的“破坏”亦伴随经济增长加快而加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主要变量测定结果的价值远大于测定本身。这不仅为理论分析的展开准备了实证材料,也为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过程提供了“全息投影”。50年来,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沿着差额GDP的低水平下降转为低水平上升的“V”形轨迹运动,并且是在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超高速上升与跌落的交替中实现的,表现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在50年的时间序列中,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增长类型”到“衰退类型”,从“衰退类型”到“负增长类型,”从“负增长类型”到“低速稳定增长类型”,从“低速稳定增长类型”到“高速稳定类型”的四次类型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