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经济开放度的空间差异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湘满 《当代财经》2004,(3):118-120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经济开放度能较好地刻画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湖南省经济开放度总体水平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内部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章对湖南今后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几点思考:一是点面结合,形成湖南省开放型经济的整体框架;二是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外商投资新领域;三是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产品、市场、企业结构,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2.
四、港口如何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历史悠久,科技力量强大,信息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港口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将大有作为。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港口仅仅是履行运输全过程中的装卸功能,可是转向外向型经济后,必然要带来港口功能上的变化,港口功能将会得到扩展,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延边地区作为边疆近海区域,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但相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延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一系列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山东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逐渐地创立一系列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条件归纳起来亦即投资者所需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的“硬环境”是指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等的自然与社会条件的综合,它关系到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部门、结构、水平与方向;而“软环境"则指己制定并实施的有关政策、法现和关税在内的健全的法制环境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它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山东来说,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都己具备。…  相似文献   

5.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从60年代中期开始,都先后由以“替代进口”为特征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向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带有根本性的转变,促使其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各个国家或地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吉木乃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从此,吉木乃县的经济发展迈上了快车道。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吉木乃县采访。而在当地,如何规划建设好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提升经济发展内生稳定性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经济发展阶段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经济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双循环新格局,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动力从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经济。消费对经济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匹配的生产、平等的分配和畅通的交换等环节为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条件,是消费主导型经济的典型特征。我国整体上处于消费主导型经济初级阶段。推动经济发展动力转型,需要匹配经济发展动力与经济发展阶段,促进投资主导型经济向消费主导型经济适应性转型。  相似文献   

8.
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河北经济国际化进程是河北省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都分。本通过分析河北省外为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外向型经济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 年长江经济带外贸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 .03 % 。依据详实的数据资料,本文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上中下游及省际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外向型经济行业及地域空间结构特征,并且根据经济带外向型经济行业及地域空间结构特点,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经济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出口依存度、资本依存度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5个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不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最不发达城市。从地域差异来看,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部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出口依存度、资本依存度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5个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不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最不发达城市。从地域差异来看,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部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2.
郭铁民 《发展研究》1991,(6):24-27,46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更加剧烈的挑战与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各国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低速前进,另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当站在亚太乃至全球经济战略高度来认识福建省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相结合.邓小平以及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强调,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要实现社会转型,使企业从生产型转向经营生产型,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经济发展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战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蓬勃开展,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各类经济竞争日益表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的技术水平竞争。谁在科技、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领先,谁就能在外向型经济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与外向型经济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一、科学技术对外向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外向型经济,或称对外导向经济(Exnortorientdeeconomy),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并比仅仅实行内向发展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一些城市郊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条件也已初步成熟。如何因地制宜,制定我国乡镇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的具体实际,提出我国乡镇分三个阶段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典型的地区——粤、苏、浙三省根据各自要素分布的特点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本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人力资源与外资密集型的工业园模式、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模式。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东北部、中部、西部等各经济区域实现经济发展与赶超战略的关键在于根据自身要素分布的特点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立起相应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朱丹  陈枫 《发展研究》1997,(7):15-17
在世界经济处于加快发展的大格局中,如何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从而加快发展福建省外向型乡镇企业,已成为本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围绕这一重大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十点建议。 一、实施正确的外向型经济战略 福建省外向型乡镇企业,必须顺应全国、全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依据现实基础和未来15年可能具有的内外部条件,对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作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16届年会就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讨论,主要在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为我国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克亚 《生产力研究》2012,(7):102-104,261
文章基于外资、外贸的角度分析了外向型经济与郑州市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研究了外向型经济所产生经济效果的区域差异性。结果发现: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中心城区的外向型经济指数高于远郊区,工业发展程度高的区域外向型经济指数高于其他区域;外向型经济能够推动工业基础较完善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美华 《经贸实践》2006,(11):38-39
苏州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先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做内源的民营化:温州的发展模式是:先做内源民营化,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加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两地政府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制度变迁,力图克服各自模式的内部缺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